新课改实施后,我们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从表面的简单读物到深层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理解、概括、读写、鉴赏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其学习的内容与方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进行阅读时,可以将其心理健康的教育渗透进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美,创造出多种的阅读形态。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教育是为更多的综合型的人才而设,而小学是教育的最初阶段,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品格。目前,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对心理健康的渗透还不够充分,渗透手段不够灵活,表现形式单调,缺乏创意,难以吸引到学生的关注与关注。而且,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并没有把阅读和心理健康相结合,这就造成了一些问题,比如:学习兴趣不强,学习自觉性差,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三:第一,教师在讲授时,不懂得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方法等等,从而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其次,许多学校没有充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地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最后,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化、不够灵活、不够新颖。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掌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是提升小学语文整体阅读的重要条件和依据。本文认为,通过对阅读的学习、理解意义等方面的研究,是一种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它使我们对阅读的正确理解与认知,使我们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使心理状态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说阅读是与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与心理健康的联系,笔者提出要把心理健康的教学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立足于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小学阶段,阅读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上,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眼界,改变学生原有的思想。在心理学上,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增强其人生感悟,充实其精神世界,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与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首先,要主动转换思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注重学生的不同,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更为民主化的人际关系,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与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实践,以保证阅读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促进阅读效果,同时也能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在教学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学
阅读素材大多来自知名作家,讲述的大多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其中不乏真挚的情感,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意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生命的壮歌》中,在阅读完毕以后,教师可以下载生命桥等视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有关的动画视频,营造出一个更为逼真的情景。教师在把视频的内容播放以后,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反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教师再把文章引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通过建立动画情景,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文本的内涵,与自己进行比较,加深对周围人的认识,影响和推动学生的发展。
(三)加强教学实践活动,深化教学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光靠上课还远远不够。因此,在阅读课上,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把心理健康知识渗入到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后的主题阅读,也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课外的实践中去。比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之后,教师可以用母爱作为一个话题,给学生推荐一些主题阅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素材。教师可以进行选择性地阅读,并将其复印后发给学生,以便学生自己教学阅读。此外,在阅读活动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全班的学生参加主题班会,或是以班为单位,组织“致母亲一封信”的活动。利用这种方式,将阅读与学生的日常活动相结合,通过课外活动影响到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掌握知识,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阅读课上,教师应该更加注意对课文的讲解,尤其是那些优美的风景,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得更加细致,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美。在描述人物特征时,教师要按照剧情来指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体会角色的内在情感,并把握适当的时机进行渗透,使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心态。比如,在《了不起的女孩》学习中,学生看过这篇文章,就发现主角的意志很坚定,哪怕身体有残疾,也不想被别人甩在后面,相比于那些被宠坏的小学生,他要强大得多。在这里,教师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变得更坚强、更大胆、更有勇气去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学生的发展。
(五)易扩展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只是逐字逐句的剖析,那么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就不够深入了。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心理健康知识渗入到阅读活动中,使学生懂得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主角的情绪。比如《惊弓之鸟》这一节,教师就可以利用其中的道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因为某件事而留下心理伤害。
五、结论
综上所述,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中去,而如何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中去,这是每个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在阅读课上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并在以后的工作和理论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袁丽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颜延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7,(05):34.
[3]张爱年.乐学·体验·领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上),2015,(02):23.
[4]袁丽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初等教育,2017(10).
[5]洪丹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初等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