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和小学属于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必要的幼小衔接不仅有助于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学习,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提出了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践策略,旨在提升幼小衔接的科学性、有效性。
一、幼小衔接教育重要性
(一)有助于减缓幼儿心理压力
幼儿的心智发育水平比较低,当其进入小学后,面对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改变,给其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幼儿出现手足无措等现象,部分反应过于激烈的幼儿还会出现严重的抵触、厌学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导致幼儿难以适应小学学习,还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而通过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教育,使得幼儿在幼儿园入学准备阶段中,已经熟悉了小学阶段的新要求、新模式,使得幼儿在入学之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建设和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心态也会随之发生转变,使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进入到新阶段的学习中。
(二)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在幼儿阶段的教育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幼儿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在这些不良习惯的影响下,幼儿常常无法快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更有甚者,部分幼儿还会由此跌入恶性循环中,对整个学习生涯都产生严重的影响。而通过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使得幼儿在入学准备阶段中,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此时,当幼儿进入到小学阶段之后,不仅可以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还会在良好学习习惯、行动习惯的驱使下,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
二、新时期背景下幼儿园科学幼小衔接策略
(一)以课程为载体
进入到小学阶段后,幼儿的身份也随之变为“学生”。身份变化的同时,幼儿也面临着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要求的转变。鉴于这一明显的改变,为了促使幼儿顺利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聚焦这一阶段教育特点,对课程设置作出了明确的要求。鉴于此,幼儿园在实施幼小衔接教育时,应遵循相关规定,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儿童本位”的原则下,设置针对性的课程,以便于幼儿在衔接课程中,理解“小学”,向往“小学”,并乐学、善学、会学。具体来说,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园可结合幼儿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一套融合性的课程,使得幼儿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能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行为能力,还可以形成一定的探索行为等。例如,在“找朋友”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满足幼小衔接教育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完善,增加了小学教学的元素:在课程中增添了故事、图片和音效。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游戏和启发教学模式融合到一起,引领幼儿开展故事阅读,并对故事情感进行讨论,以便于幼儿在表达中逐渐形成“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二)以教育模式为手段
幼小衔接教育并非突击教育,也并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而是依托幼儿熟悉的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小学教育元素。面对这一要求,在有效衔接教育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首先,延长教学时间。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延长上课时间,训练幼儿的“坐功”;其次,尝试改变教育环境。幼儿教师可借鉴小学教育班级环境,在幼儿教室内增添黑板、展览墙等,还可模拟小学班级中的座椅排列方式,为幼儿营造一个小学学习的环境,以便于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最后,还可以依托幼儿教育,模拟小学阶段的学习场景。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幼儿日常教育活动,围绕“一年级”这一中心,设置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以此激发幼儿的向往之情。具体来说,在幼儿主题游戏活动中,可为其设置“一年级畅想会”,并利用视频动画,为幼儿展示一些小学生入学图片和视频等,使得幼儿在形象的感知中,对小学充满期待之情。然后,教师引领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年级的生活”,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如此,通过教育模式的改进和完善,使得幼儿对一年级形成了初步的认知,不仅减少了恐惧感,也增加了向往和期待之情。
(三)以家园共育为保障
幼小衔接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教育工程,单凭幼儿园教育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积极开展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为了提升幼小衔接教育质量,幼儿园必须积极开展家园共育。一方面,幼儿教师可依托信息化平台,向幼儿家长渗透先进的幼小衔接教育观念,及时改变家长的错误认识,引领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进行重新定位,使得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中,配合幼儿园完成目标。另一方面,双方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幼小衔接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规则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参与。鉴于此,为了提升幼小衔接教育的质量,幼儿园教师还应以家园共育作为着力点,引领幼儿家长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环境。
三、结语
全面做好幼小衔接教育,不仅是幼儿顺利进入小学阶段的保障,还是实现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幼儿园应紧紧围绕《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围绕“如何衔接?”“衔什么?”展开探索,努力形成一套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幼小衔接教育模式,使得幼儿平稳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参考文献
[1]刘晨.重视学前教育做好幼小衔接[J].教书育人,2022(34):31-33.
[2]武艳利.幼儿教育中幼小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0(2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