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主题的实施策略研究
陈华彬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华彬,.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主题的实施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119.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生命教育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题的实施策略需要与深度学习理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治观念。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探索与深度学习理念相契合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 深度学习视域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主题实施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119
基金资助:

一、认识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2022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进而“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和敬畏生命的意识”,最终达到健全人格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生命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学生们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系统地接受生命教育,学生们能够逐渐培养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的意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感悟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学生们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能够深刻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从而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并接纳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而形成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关系。

生命教育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们正确面对生命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在面对挫折和逆境时,学生们能够学会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种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心理上变得更加坚韧,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提供实用的技能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将生命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如此,学生们不仅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还能够在道德和法治的框架下,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尊重生命的原则。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在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健康成长,更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主题的实施策略

(一) 创设深度情境,唤醒生命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具有健康生活的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与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深度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明白生命来之不易,进而产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实现生命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例如,在教学“同学相伴”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亲身体验合作与友谊的重要性。如此,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还能在实践中学会解决冲突和问题的技巧。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生动的生命教育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们在讨论和分析中深化对生命价值和道德法治的理解。这样,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从而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生命观和法治观。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的活动,让学生们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通过模拟审判过程,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法律程序和法治精神。

(二)整合媒体资源,链接生命理解

教师可以巧妙地整合各种多媒体资源,例如生动的视频、形象的动画以及互动性强的软件,这些手段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此,学生们可以在更加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吸收知识,从而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时,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段生动的动画短片,这段短片详细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相互支持、共同承担责任的温馨场景。这样,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和承担责任的重要性。短片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互动教学软件,引导学生们参与模拟家庭决策过程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将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学习如何在家庭中承担责任、作出贡献,并且学会如何处理家庭事务和解决家庭问题。如此,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还能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关于家庭责任的相关概念。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丰富实践活动,增进生命感悟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社区服务等,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实践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领导能力的平台,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个人潜能。

例如,在教学“低碳生活每一天”时,教师可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校园内的环保项目中来。这些项目可以包括各种形式,例如回收利用计划、校园绿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的环保行动。如此,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具体的环保任务。这样,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还能够有效地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开展深度思考,促进生命成长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鼓励他们分享个人的感受、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在活动中的成长。通过写作、讨论或小组分享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加深对道德与法治概念的理解。自我反思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在面对新的挑战和问题时,运用道德规范和法治原则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此,学生可以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道德判断和法律遵守方面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还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从而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更深入思考和理解。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反省,还能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作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和法治要求的决策,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五)争取家长合作

教师可以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定期举行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理念和学生在校表现。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家长志愿者项目,以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感和支持。

例如,在教学“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时,教师可以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相关主题讨论活动中来,鼓励家长们积极分享他们对于孩子成长的独特见解和宝贵经验。如此,家长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理念,还能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加强和延伸学校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简单易行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小活动或游戏,建议家长们在家中与孩子一同参与,这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孩子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如此,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主题的实施策略研究,不仅需要教师们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实现全面发展,为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担当的社会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期待教育工作者能够继续探索更多与深度学习理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德忠.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究[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10):141.

[2] 彭龙瑞. 深度学习让素养真正提高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学习教学策略浅议[J]. 学周刊,2022,11(11):101-10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