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更需要从根本上寻找解决之道。近年来,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逐渐向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一些新型的治疗手段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免疫调节治疗、基因治疗、药物靶向治疗等,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从简单地缓解症状到更深层次地干预疾病机制,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无疑是在朝着更有效、更科学的方向迈进。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好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幸福的未来。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的126例患者来自于我院门诊因CB急性发作而住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这些患者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3例。治疗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为(70.23±2.56)岁;平均病程为(7.14±2.03)年;急性发作持续时间为(4.34±0.89)天;其中有11例患者患有原发性高血压,19例患有冠心病,26例患有2型糖尿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为(70.54±1.98)岁;平均病程为(7.20±1.87)年;急性发作期为(4.49±1.00)天;其中有15例患者患有原发性高血压,25例患有冠心病,19例患有2型糖尿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盐酸氨溴索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16)30mg,每日3次口服;氨茶碱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18)100mg,每日3次口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予糖皮质激素,并积极控制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咳喘益肺补肾汤。药物组成:巴戟天10g,山茱萸10g,太子参10g,陈皮10g,阿胶10g,黄芩10g,麦冬10g,五味子12g,生黄芪15g,补骨脂15g,山药30g,赭石30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3次口服。
2.2疗程
2组均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4疗效标准
痊愈:咳嗽、咯痰等症状或体征消失,或恢复至急性发作前,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显效:咳嗽、咯痰等症状或体征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均显著改善,但未达急性发作前水平;有效:咳嗽、咯痰等症状或体征基本改善,实验室指标均改善;无效:咳嗽、咯痰等症状或体征、实验室指标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56/63),对照组总有效率73.02%(46/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22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湿啰音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
3.3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
4讨论
CB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及久治不愈等特点,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环境、感染、年龄及免疫等多种因素长时间交互作用相关。临床使用西药抗感染、平喘、祛痰等,但存在明显戒断反应和毒副作用,老年群体无法耐受并发症而影响用药依从性。中医学认为,CB病因有外感六淫、肺气受束,或烟酒、辛辣食物灼津生痰,风寒侵袭导致气道痉挛和肺气虚弱,临床需辛温解表,祛风散寒。咳喘益肺补肾汤方中巴戟天补肾壮阳,生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消肿,均为君药;山茱萸滋补肝肾,收敛精气,太子参健脾益气,补中益气,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止遗,上药均为臣药;陈皮调理脾胃,阿胶补血滋阴,黄芩清热解毒,山药滋补脾肺,益肾固精,上药均为佐药;麦冬滋阴润燥,对于肺燥引起的咳嗽有良好效果,五味子收敛肺气,止咳平喘,赭石收敛止血,平喘定喘,上药均为使药。诸药配伍,止咳平喘,益肺补肾。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湿啰音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提示咳喘益肺补肾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56/63),对照组总有效率73.02%(46/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咳喘益肺补肾汤可提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2组治疗后PO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PCO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说明咳喘益肺补肾汤可纠正CB动脉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
综上所述,咳喘益肺补肾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B,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消除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可能与降低ERK/JNK/p38MAPK途径表达相关。
参考文献
[1]程越,邱志新,李卫民.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7,32(4):606-610.
[2]程越,邱志新,李为民.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7,32(4):606-611.
[3]李岩,郭洋.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1,28(8):38-40,47.
[4]黄健忠.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