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kan4@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期刊菜单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带你走出中医推拿的养生误区 下载:230 浏览:236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可行性与TNF-α水平观察 下载:262 浏览:3265
摘要:
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可行性与TNF-α水平观察。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医院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前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后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实施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症、次症严重程度与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总有效率控制方面,两组数据差异很大,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8.00%、88.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将其主症、次症积分和总积分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治疗后,前者该三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将其TNF-α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治疗6周后,前者该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降低TNF-α水平。
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饮片合理使用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365 浏览:5176
摘要:
评判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针对研究目的,筛选402例中药饮片治疗者,每个样本都认同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点评组和常态组,每组样本量201份,前者行以中药处方点评,后者采用常规处方取药,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间完成了医疗服务,对中药饮片不合理使用的事件进行了统计,对不良反应进行整理,调查患者对药物的满意度。分析不同干预措施下两组患者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比较两种干预方式对饮片合理应用的影响。结果:点评组有1.00%的用药禁忌处方,重复用药处方占0.50%,没有诊断不符的药方,0.50%处方剂量不合适,均比常态组低,P<0.05。不符合标准的中药饮片处方共计低于点评组和常态组的处方P<0.05。中药饮片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低于点评组和常态组。P<0.05。两组患者对药品质量评价较好。经过4个维度对用药满意度进行评价,在点评组比常态组高,P<0.05。结论:中药处方点评可规范饮片使用,能够减少不合理事件的发生。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效果分析 下载:323 浏览:3325
摘要:
探讨中药汤剂杀胚散结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2021年5月在本院受孕的18名病人作为受试者,其中9名为观察组,另有9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观察组应用中药杀胚散结汤加米非司酮,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5.55%(5/9)、有效率44.44%(4/9)、无效率11.11%(1/9)、总有效率88.88%(8/9);对照组显效率33.33%(3/9)、有效率44.44%(4/9)、无效率33.33%(3/9)、总有效率77.77%(7/9),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药物性肝损0例,白细胞数下降1例,脱皮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对照组性肝损1例,白细胞数下降2例,脱皮1例,口腔溃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杀胚散结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药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565 浏览:2557
摘要: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骨盆炎症的疗效。方法:从2021年1月~2021年5月,选择了本中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了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对比后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草药灌肠法对慢性骨盆发炎病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地降低病人的发炎程度。
中国中医药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692
访问量 :
162876
下载量 :
60952
总被引次数 :
596
影响因子 :
1.398
中国中医药最新录用
学术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