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对听力文本的深层挖掘,忽略语篇的主题意义和语用价值,导致学生在听力活动中不能有效地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影响口语输出的效果。本文结合具体的听说教学实例,探寻话语标记语for example和such as在口语语篇主题意义探究中的语用功能,旨在实现以听促说,完成交际目的。
摘要: 理查德·鲍尔斯的小说《上层林冠》在2019年荣获普利策奖,此书内容以树的方式安排,从根到干、到冠、到种,将人类文明依托在树的文明之上思考,从树的角度来描摹世界、描摹生存。除了最大的主角——树之外,小说讲了九个来自美国不同领域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聚集到树的周围。本书的高潮部分依托于发生在20世纪末的真实事件——木材之战,讲述了护林者与砍伐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惨烈的结局。串联全书的是一个终身献给聆听树木的学者帕特丽夏,她用她的研究、著作、生命、甚至她的死亡传达树的声音。小说结尾,在帕特丽夏的影响下,游戏设计者尼磊在游戏世界里创造了一个超越人类认知能力的"树的王国",在这里,亿万玩家将头脑与树结合为一体,实现了某种在"后人类"世界里的"进化"。这似乎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在这场人类与树的战争中,肉体、精神、思想上的对抗都不够,将科技与自然结合,为人脑"重新编码",更可能是一种可行之道。
摘要: 邝丽莎是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中具有商业影响力的一位作家。她凭借多部讲述华裔美国人历史的作品蜚声美国社会,其作品因关于人物细微情感的传神描写和对华裔美国人历史的细致爬梳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本篇采访稿以邝丽莎较出名的几部作品《雪花秘扇》《上海女孩》和《中国娃娃》为例,围绕创作动机、主题刻画、人物描写、华裔身份和文学批评五个维度对她进行采访,展示了邝丽莎作为拥有华裔血统的商业作家独特的创作理念与风格,也首度阐述了她对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认识。
摘要: 在小学阶段,儿童主要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进行输出,而教师对儿童写作能力培养的研究甚少。小学写作教学存在语言输入和输出在时间和内容上有断层、写作持续梯度有断层、评价环节有断层等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以人教版《英语》(PEP)五年级下册Unit 1为例,提出以微小性、关联性、多样性、持续性为特点,通过深读教材把握主题、提炼目标活化思维、创新形式融合资源、持续评价有效推进等策略设计微写作活动,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摘要: 主位推进模式能清晰地呈现语篇的信息生成过程与文章结构脉络,有助于解决读后续写中存在的学生意思表达不清、文章结构松散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主述位概念及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通过一则记叙文实例说明合理清晰的主位推进程序对于语篇衔接与连贯性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将主位推进模式应用到读后续写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