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浅析生育力保护 下载:37 浏览:195
摘要: 卵巢储备功能直接反映卵子的数量、质量以及女性的生育潜能。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影响育龄期女性生育力的一种常见慢性病,伴随潮热、出汗、性欲降低等类绝经反应,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发病的风险。通过整理中、西医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应根据女性生理周期不同阶段肾中阴阳及气血的动态变化治疗本病。经后期重在滋肾阴以生癸水,促进卵泡发育;经间期气血运动旺盛,氤氲之中帮助孕卵顺利排出;经前期阳长阴消,温阳以健运黄体,以助孕卵着床。综合卵巢储备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保护患者生育力的关键。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腺组织生物钟相关基因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86
刘桠 张翕宇 康健 晁俊 高泓 王钧冬 谢春光 《当代中医药》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血糖稳态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芪复方组和西格列汀组,每组10只,均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血糖波动模型;10只Wistar大鼠设为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喂养4周。造模成功后参芪复方组给予参芪复方浸膏1.44g/(kg·d)灌胃,西格列汀组给予西格列汀片悬液16mg/(kg·d)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5ml/(kg·d)灌胃,均连续8周。大鼠尾静脉取血,测1日内8:00、10:00、14:00、16:00、18:00 5次血糖水平,计算一日血糖平均水平(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的标准差(SDB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胰腺组织生物钟相关基因Id 2、Usp 2、CRY1、DBP mRNA表达;运用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属水平分布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MBG、SDBG升高,模型组和参芪复方组LAGE亦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芪复方组和西格列汀组大鼠MBG、SDBG、LAGE均降低(P<0.01),西格列汀组在降低SDBG、LAGE方面优于参芪复方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sp 2、CRY1 mRNA表达及丁酸菌属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芪复方组和西格列汀组大鼠Id 2 mRNA表达降低,Usp2、CRY1 mRNA表达升高,拟杆菌属、丁酸菌属水平亦升高(P<0.05或P<0.01);各组DBP mRNA表达、布劳特氏菌属和罗氏菌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复方可能通过调节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腺组织生物钟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肠道菌群菌属的分布,从而调节血糖稳态。
基于“气虚生毒”学说论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 下载:85 浏览:466
杨婵1 谢子妍1 杨嫱妃2 董文然1 谢春光3 《中国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归属于中医经脉病变,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虚为导致其紊乱的根本,气虚而生的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注脉中,诸邪结滞成毒,形成"气虚生毒"的病理状况。其紊乱调节过程与中医正气抗邪过程密切相关。应用益气解毒法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祛除邪气,邪去正安,激发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发挥正常的免疫防御、自稳及监视功能,恢复微环境紊乱,减少血管损伤。
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分析 下载:12 浏览:500
侯晓琳 高静 吴晨 曦柏 丁兮 向玉萍 李幸 郭潇潇 余静雅 2018年1期
摘要: 了解并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现状,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成都市4所福利院的237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老年人的衰弱状况,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采用Barthel指数问卷、老年抑郁量表、画钟试验、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评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况、认知能力、营养状况。结果调查对象的衰弱发生率为55.69%,非衰弱者占44.31%,其中握力低(207例,87.3%),步行速度慢(172例,72.6%),躯体活动量低(131例,55.3%)是发生最多的3个衰弱指标。退休前职业、吸烟、饮酒、运动锻炼、患慢性病情况、服药情况、急性事件发生情况、健康自评状况、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日常生活能力、抑郁、认知能力及营养状况方面存在差异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状况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现状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关注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问题,及时采取干预策略,以预防衰弱发生或延缓衰弱进程。
证素辨证的基本原理与问题分析 下载:85 浏览:474
叶桦1 冯全生1 温川飙1 张松2 张艺凡3 许强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7期
摘要: 证素辨证是最近几十年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热点,在学科内部,证素辨证实现了对多种辨证体系的统一;在学科之间,证素辨证实现了中医学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证素辨证有着重要的学科意义。证素辨证发展至今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和接受,但要运用于真实临床,还有不少困难。从数学建模角度分析证素辨证的基本原理,从真实临床应用角度分析证素辨证存在的问题。
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概述 下载:78 浏览:430
李璐1 李辉2 朱天民1 朱鑫1 胡守亮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其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CRS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内镜手术,药物治疗,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等。这些疗法各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特色,就这些疗法的研究现状做扼要归纳。
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下载:86 浏览:421
张愿1 谢红艳2 周琳悦1 田苑1 谢春光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糖、血脂及平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戒烟等。同时治疗组予以中药加味参芪复方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850 mg/d,两组观察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空腹(FPG)及餐后2 h葡萄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变化情况,分析加味参芪复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 hPBG及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BG及HbA1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厚朴提取工艺及其“发汗”前后的含量测定 下载:79 浏览:490
摘要: 目的:优化厚朴提取工艺,从厚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变化,阐释厚朴"发汗"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以提取物干膏得率、厚朴酚、和厚朴酚三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对厚朴提取时的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对"发汗"及"未发汗"厚朴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对比其"发汗"前后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厚朴样品100 g,加入70%乙醇提取,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发汗"后厚朴的厚朴酚提取率提高45.04%,和厚朴酚含量提高32.27%。结论:正交设计结合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稳定可行,具有良好重复性;"发汗"能增加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提取率,从化学成分角度阐释了厚朴"发汗"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用穴特点 下载:85 浏览:496
汪杏 赵芸芸 蔡力妍 杨紫艺 周梦媛 任玉兰 徐韬 赵凌 陈姣 《中国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分析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穴使用特点及规律。搜集从1990年1月—2015年12月发表在中英文数据库中的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月经性偏头痛针灸临床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筛选出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腧穴及取穴部位,探索总结出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选经用穴的潜在规律。从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腧穴运用频次统计上看,足少阳经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首选经脉,风池、率谷、百会、太冲等穴的使用频次较高,取穴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颈项部,所以对月经性偏头痛的治疗还是以局部取穴为主,同时现代还比较注重远端取穴;太冲穴不仅为足少阳经的表里经脉上的腧穴,同时还是足厥阴经的原穴、腧穴;此外,对交会穴的选用也是现代针灸处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凡土脏取决于胆”议从胆论治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80 浏览:489
郭静 王智超 吴雨潇 谢沛俊 郝彦伟 喻俊榕 李斌 《中国中医药》 2020年4期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归属于中医"痴呆""呆病""健忘"等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此病多以肾精失养,髓海空虚为主要病机,治疗多从脾、肾两脏着手,鲜有提及从胆论治。从中医学"凡土脏取决于胆"理论切入,以土脏与AD发病的关系为着眼点,并结合胆内藏精汁,助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胆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胆内寄相火,参与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和特性,阐述从胆论治AD的理论基础,以期为中医临床更加有效的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参考。
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79 浏览:480
孙年怡1,2 何宇3 王文春2 柏玲2 张安仁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为开展间断禁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同时为健康饮食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综述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间断禁食在某些常见神经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实验基础,其应用范围及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求证。
感毒清益气解毒机制的诠释 下载:92 浏览:498
王振兴1 潘怡1 张秀1 徐世军2 王永炎3 王飞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4期
摘要: 益气解毒法是课题组长期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科研临床中总结而出的中医治则。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益气解毒法的理论内涵,感毒清组方特点、药理机制及临床研究对感毒清益气解毒机制作出分类诠释。诠释目的是深入挖掘益气解毒法的本质特征,对感毒清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虚邪犯证)的机理进行科学地解释,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基于“脾胰同源”应用养阴益气活血法减少血糖波动干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 下载:96 浏览:498
刘晓瑞1 刘桠2 张翕宇2 晁俊2 黄彬洋1 谢春光2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脾胰同源"应用养阴益气活血法观察参芪复方对糖尿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建立由高脂饲料喂养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参芪复方组,西药西格列汀组,各组灌胃8周。实验期间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在灌胃的第4周每周1次测定1日内5个时间点的血糖情况,并计算MBG、SDBG、LABG值。灌胃8周后处死GK大鼠,检测各组血脂水平、CRP、血清胰岛素、血清胰高血糖素、血清GLP-1,对腹主动脉及胰腺组织进行HE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参芪组一般状况优于模型组,血糖波动方面,每日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和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值优于模型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以及C反应蛋白(CRP)较模型组降低,但与西药组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INS)与胰高血糖素(GC)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GLP-1较模型组有显著的差异(P<0.01)。病理方面,参芪组腹主动脉和胰腺切片优于模型组和西药组。结论应用参芪复方可以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GK大鼠的一般状态,提高GLP-1的浓度,控制血糖的波动幅度;且可以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CRP,减轻模型GK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进展。
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差异lncRNA的筛选及分析 下载:89 浏览:495
摘要: 目的找出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发生、发展相关的lncRNA,并探讨其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ncRNA/mRNA芯片对6例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和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进行基因表达谱检测,两组数据对比得到差异lncRNA,再对差异lncRNA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并将靶基因与差异mRNA联合分析,从中找出可能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发病相关的lncRNA。结果筛选出差异lncRNA 275条,其中上调lncRNA数为217条,下调lncRNA数为58条。采用顺式调控预测,相关的差异lncRNA有161条;采用反式调控预测,相关的差异lncRNA有107条。在与差异mRNA数据中对比发现,靶基因表达水平有改变的lncRNA 7条。结论 lncRNA AF116618、HMlincRNA880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作为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新的诊断标志物和药物靶点的可能。
在校医学生职业暴露现状的调查—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下载:83 浏览:246
摘要: 了解并总结在校医学生职业暴露教育的现状,为加强医学生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而降低医学生的职业暴露风险。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临床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共计288例。调查对象在职业暴露知识方面得分较低,87.15%的调查对象未参加任何形式的职业暴露教育,有6.6%的调查对象从未获取过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结论:调查对象的职业暴露知识匮乏、意识不够,但大多数调查对象又认可提高职业暴露意识的重要性,并希望能够有职业暴露教育课程的开设。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阿尔茨海默症病机演变规律 下载:87 浏览:474
魏江平1,2 代渊2,3 文跃强2,4 徐世军1,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3期
摘要: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着眼,分析机体生命气化活动与该理论的关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衰退是阿尔茨海默症发生的基础,"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异常为阿尔茨海默症病机核心,而改善"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异常是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策略。指出平调阴阳、振动阳气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形成的关键,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阶段防治当以补气助阳为主,兼以养阴补血;阿尔茨海默症阶段当以养阴补髓、填精充脑、化阴成形为主,兼顾益气助阳,重在修复或重建损伤的脑络。
成都市成华区2004-2016年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97 浏览:481
唐雪蕾1 何海2 王德伟1 李虹璇1 王嘉川3 蔡端4 凌海洋5 李苑6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系统,收集成华区2004-2016年的成年艾滋病患者的基础、随访、治疗及转归信息,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 431例成华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其中死亡53例,病死率为3.7%,患者在第1~5年的累计生存率为0.97、0.96、0.96、0.95、0.93,6年以上患者累计生存率为0.9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显示相对于入组治疗年龄<30岁者,30~39岁、40~49岁及≥50组患者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96(95%CI:0.351~1.804),1.698(95%CI:0.784~3.680),2.513(95%CI:1.260~5.013);相对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者,基线CD4细胞计数100~199个/mm3与≥200个/mm3组患者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602(95%CI:0.313~1.156),0.186(95%CI:0.094~0.365)。结论成华区以社区为核心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效明显,降低抗病毒治疗门槛,及早发现并开展治疗,加强对高龄患者的关注,对延迟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抗病毒治疗成效有重要意义。
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进展 下载:256 浏览:2583
摘要: 儿童变应性鼻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中医治疗的不断发展中,推拿、针灸、穴位敷贴等外治法以及中药内治的联合疗法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儿童鼻炎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鼻炎中医治疗的最新进展,着重关注中医外治法和联合疗法的研究与应用,为儿童鼻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更为详实的信息。
中医功法锻炼处方对亚健康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应用 下载:307 浏览:3084
杨希 陈文英 雷雪 魏启华 魏礼红 李丽 孙雪茗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功法锻炼处方在亚健康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2月亚健康颈椎病患者92例为对象,信封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中医功法锻炼处方干预,两组均完成4周干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椎动脉血液速度、颈椎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4周后眩晕、颈部受风寒发作、猝倒、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82.61%(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功法锻炼处方用于亚健康颈椎病患者中,能降低证候积分,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椎动脉血液速度及颈椎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药改善薄型子宫内膜胚胎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研究进展 下载:240 浏览:2011
摘要: 虽然辅助生殖技术(ART)日益成熟,但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目前尚不乐观。近年来,中医药因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ART的各阶段,可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成功着床。现将近五年来,中医药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中薄型子宫内膜所致胚胎反复植入失败(RIF)病例的研究进展汇总如下,为提高此类患者的胚胎种植率、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