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日常化师生交往及其超越 下载:55 浏览:363

王七巧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日常化师生交往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保守性的特征,具体来说,交往行为呈现重复性,交往空间和时间具有封闭性,以及交往体验的不契合性。非日常化师生交往是日常化师生交往的一种超越,其特征表现为交往行为的创造性、交往空间和时间的开放性、交往体验的契合性。要实现从日常化到非日常化师生交往的飞跃,达到师生个性的生成,离不开师生建立起自觉关系。

“问题学生”的消极意义及其转化 下载:66 浏览:385

王七巧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问题学生"虽成了教育活动中的习惯词汇,但当一些学生做出了与社会规范不相符的行为时,也只能说明其行为本身存在问题,绝对不意味着他就是所谓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这一标签的出现不仅仅是对这些学生行为上的误解,更是对其内心的误解,由于此种误解,"问题学生"所显示的消极意义就体现在这些学生身上了。消极意义从情感上出发会引发学生的焦虑,更是对学生维持自我的一种打击。因此,"问题学生"的消极意义被合理地转化,还需要教育者从弱化标签意识、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帮助学生体验自我三方面努力。

“问题学生”的消极意义及其转化 下载:61 浏览:417

王七巧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问题学生"虽成了教育活动中的习惯词汇,但当一些学生做出了与社会规范不相符的行为时,也只能说明其行为本身存在问题,绝对不意味着他就是所谓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这一标签的出现不仅仅是对这些学生行为上的误解,更是对其内心的误解,由于此种误解,"问题学生"所显示的消极意义就体现在这些学生身上了。消极意义从情感上出发会引发学生的焦虑,更是对学生维持自我的一种打击。因此,"问题学生"的消极意义被合理地转化,还需要教育者从弱化标签意识、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帮助学生体验自我三方面努力。

[1/1]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联系:400-2568-668
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