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于新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于新艳,. “双新”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 国际教育论坛,20209. DOI:.
摘要: 在现阶段“双新”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需整合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衔接核心素养,设置阅读导向和目标;同时,引进信息技术,创新学生的阅读学习方式,并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使学生进行深入全面学习。
关键词: “双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DOI:
基金资助:

引言:当前,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需整合新内容、新方法、新策略,创新教学过程,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生态体系和架构,使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提升。

一、“双新”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挑战

在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还面临多方面挑战,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硬性指标;同时,在新课程方案中,对阅读教学方法、细节进行了重新定义和管控,对教学内容、形式、方法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部分老师还未做到灵活适应,对新标准、新模式、新计划了解不清晰、不全面,从而阻碍教学工作高效开展。此外,大部分教师未强化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未设置灵活丰富的阅读实践任务,导致理论与实践存在相互脱离的情况,很难以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理念。除此之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再加上部分阅读资源匮乏,环境受限,导致阅读教学流于表面形式。总之,在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还面临上述的难题。

二、“双新”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依托核心素养,设置阅读导向

阅读导向也可以称为阅读规划,在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需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设置阅读导向,以学生在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欠缺为出发点,设置一个完整全面的阅读研学计划和方案。其中,教师从语言构建与应用角度设置阅读目标时,需重点强化对学生语言知识积累、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在思维发展与提升层面,需要重点引领学生参与批判性、创造性学习,要求教师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但是,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需要同步增强学生的同理心,避免学生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形成对抗性人格。此外,从审美鉴赏与创造角度,教师需引领学生研学文本中的美学元素,关注其中的艺术手法、情感表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后,从文化传承与理解维度,教师在设立阅读目标时,可挑选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文本,引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总之,语文教师需从核心素养的维度来划分明确的阅读目标和规划,提高教学水平。本文以《苏州园林》一课为例,给出以下分析。

1. 语言构建与应用

在《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积累文中描绘园林美景的优美词句,如“亭台轩榭”、“池沼假山”、“曲径通幽”等,通过朗读、抄写和造句练习,强化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设计了一项“园林美景描绘”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创作一段描述自己想象中园林景色的短文,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设置了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苏州园林的设计体现了哪些哲学思想?”或“如果你是园林设计师,你会如何改进苏州园林的某个部分以更好地融入现代元素?”这些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进行深度思考,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同时,教师强调在批判性思维过程中保持同理心,提醒学生尊重原作者的设计理念,避免无根据的否定,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思维品质。

3. 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分析《苏州园林》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美学元素,如园林布局的对称与不对称之美、空间感的营造、植物的搭配等,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和实地(或虚拟)参观苏州园林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园林的艺术魅力。此外,教师还组织了一次“园林美学赏析”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文中的一个或多个美学点进行深入探讨,并制作PPT或海报进行展示,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

鉴于《苏州园林》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的缩影,教师在设置阅读目标时特别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设计理念等,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同时,教师还安排了一次“我与苏州园林”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经历或感受,撰写关于苏州园林或更广泛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传承意识。

(二)引进信息技术,创新阅读学习形式

在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需要引进信息技术,创新阅读学习形式,增强教学效果。在该环节,教师应当对数字化的阅读材料进行科学合理应用,可利用网络资源,如电子图书、在线期刊、数字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相关材料不仅覆盖课文内容,还拓展了课外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同时,教师还需要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结合交互式系统以及仿真虚拟软件,带动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体验式学习。在良好的视听情境中,获取更加深刻的学习感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引进智慧阅读教学工具,指引学生在信息化工具、人工智能系统的引领下,开展更加精准高效的学习,比如,在人工智能系统的帮助下,对文本字词句进行理解和应用,实现个性化学习。最后,教师也应当基于信息化技术,分析学生在阅读学习期间的表现状况,基于大数据分析,整合学生在阅读期间的学习资料,绘制学生的能力成长曲线,评估其存在的欠缺,从而在阅读教学期间实施有针对性指导。

例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提供了课文的电子版供学生预习和复习,还利用网络资源,如电子图书库中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相关章节、在线期刊《中国园林》中关于苏州园林的学术论文、数字图书馆中的历史影像资料等,为学生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元的阅读环境。这些材料不仅覆盖了课文内容,还从不同角度拓展了学生对苏州园林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理解,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且,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苏州园林的魅力,教师引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如高清视频展示苏州园林的四季变换、3D动画模拟园林的空间布局等。同时,利用交互式系统,设计了一个“虚拟游园”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走进”苏州园林,通过点击、拖拽等动作探索园林的各个角落,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对苏州园林的理解更加深刻。此外,教师引入了智慧阅读教学平台,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为学生推荐个性化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例如,针对在阅读理解上遇到困难的学生,平台会自动推送更多关于苏州园林细节描述和背景知识的文章;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则提供更高层次的写作训练任务。此外,平台还能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实现精准高效的学习。

(三)强化理实互动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需要加强理实互动,引领学生参与迁移性学习,对文本中的情感想法产生共鸣,从而提高阅读学习品质。这要求教师将阅读教学内容与学生实习生活紧密贴合在一起,设计贴近于生活实际的阅读情境和任务,带动学生进行迁移拓展探究。而为了提升阅读实践教学品质,教师还可以引进跨学科研学主题,结合多门学科知识概念,带动学生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参与实践探究。比如,可以让学生将历史与语文融合在一起,利用语言技巧和方法,结合史料,对文本进行输出和表达。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就文本中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结合读后续写、改写、仿写,加强实践指导,使阅读学习得到延伸拓展。总之,教师需采取理实互动的策略,指引学生将文本知识内容进行灵活应用,提高学习品质和效率。

例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我家的小园林”项目,要求学生观察并描绘自己家中或社区中的小型绿化空间,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手法和词汇,如“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等,来展现其独特之美。这个任务不仅让学生将阅读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还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美的发现和表达能力,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应用。为了深化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理解,教师组织了一次跨学科研学活动——“历史与园林的对话”。活动中,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研究苏州园林中某个景点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及其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学生需结合历史学科知识,查阅史料,撰写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以PPT或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此外,学生还运用语文知识,如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对研究报告进行润色和修饰,使其更具文学性和感染力。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在《苏州园林》的深入探讨阶段,教师采用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首先,教师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苏州园林为何能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随后,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结合读后续写、改写、仿写等写作形式,从不同角度(如设计理念、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进行阐述。例如,有学生选择改写课文中的某个段落,通过增加心理描写和细节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学生则续写课文,设想自己作为游客在苏州园林中的所见所感。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阅读学习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和拓展。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应当结合行之有效的手段,引进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模式,结合全新的任务驱动、信息化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倪谢超.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景阳冈》一文教学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2(2):5.DOI:10.3969/j.issn.1003-7020.2017.02.035.

[2]郭从艳,陈亚颦,吴世嵩,等.特性,素养,策略:"双新"背景下高中人文地理知识教学[J].地理教学, 2024(1):55-57.

作者简介:于新艳(1989.11),女, 汉族, 山东临沂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

教材版本:统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