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的教育方式需要教师保证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时,,适当地融入理论知识。在“课程游戏”的背景下开展幼儿教育活动,能够保障幼儿课外活动的时间,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给幼儿提供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在这一时期,要充分利用游戏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改进教学计划,以全面提升儿童的整体素质,提升儿童早期教育质量。
一、学前教育开展自主游戏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
关于幼儿阶段的运动相关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肢体动作的发展以及涉及到语言互动的动作发展。其中,肢体动作的发展涵盖了涉及爬行、步行、跳跃、奔跑等多种具体动作的训练;而涉及到语言互动的动作发展则包括了诸如拼图、插桩等需借助语言辅助完成的动作行为。通过此类自主游戏的运用,能够有计划引导幼儿进入更深入的身体协调性与平衡性培养中去,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反应能力。
(二) 促进幼儿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进步
自主游戏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既轻松又无压力的娱乐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儿童对语言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潜能,对幼儿的全面成长及未来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在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主动寻找并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各种游戏经验。
(三)协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通常情况下,学龄前儿童会依据个人喜好选择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伴作为游戏伙伴,进而成立一些类似于"小团队"的组织,并在其中确立相应的规则条例,积极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同事之间互相支持和帮助。对于这种游戏形式中产生的摩擦情况,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这是幼儿步入社会,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无形之中锤炼着幼儿的心理素质。另外,通过这种自主游戏的活动,幼儿也能习得来自游戏本身的那份满足感,使幼儿更加融入集体之中。
二、游戏化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策略的分析
(一)注意幼儿的需求
在早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幼儿放在教学核心位置,并把活动作为幼儿成长的“梯子”来使用。教师要听取儿童的心声,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科学地安排好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同时,老师也要主动和孩子沟通,了解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以便为幼儿设计更好的游戏。比如,在组织幼儿参与游戏前,老师应该和幼儿沟通,倾听幼儿的想法。首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调查问卷,指导父母协助幼儿填写问卷,从而知道幼儿最喜爱的是什么类型的游戏。其次,通过与幼儿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爱好。最后,通过分析活动纲要,了解儿童未来的发展,进而综合儿童的成长需求与偏好。显而易见,利用线上和线下的各种方法,提供与儿童沟通的平台,主动听取儿童的意见,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改革计划进行深入分析,让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且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提供安全、有创意的游戏环境
游戏宗旨坚持“环境即教育”的原则,提供安全、有趣、丰富的游戏氛围,让幼儿能更好地独立地进行学习与探究,为幼儿提供安全且符合其心理特征的幼儿进行自主性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为了保证儿童的生理健康,儿童的安全是最根本的要求,所以儿童的玩耍必须要有一个安全的玩耍环境。活动区域必须是平坦的,无锋利的物体和危险的物体,活动设备必须是稳固的,持久的。教师应注意幼儿游戏时的注意事项,并及时消除可能造成儿童伤害的隐患,保证儿童的生命安全。其次,为幼儿提供安全,富有创造性的游戏场所,能刺激幼儿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在选择游戏环境时,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比如可以在幼儿的周围布置一些攀爬和越障的装备,让幼儿用自己的探索和尝试来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们也应为幼儿准备一些天然的素材,例如树枝,石头,沙子等,让幼儿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教师还应该为幼儿提供既安全又富有创意的教学情境,并对教学情境的设计与规划给予了科学的思考。在设计中,要以儿童的发展特征和需要为依据,在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游戏挑战和探索的机会。
(三)控制活动时长
幼儿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般活动高度集中时间不超过10分钟。因此,在引导儿童参与到游戏中时,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控制活动时长的重要性,教师要合理地计划好游戏时间,不能过度消耗幼儿的精力,要让幼儿在最好的玩耍时间里彻底掌握相关的知识。比如“超市选购”情境仿真游戏,教师通过对儿童进入超市、购物、付款等环节进行合理的调控,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幼儿提供各类需要使用的工具。其次,儿童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角色,有些儿童可以选择当客户,有些儿童可以选择当收银员,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第三,教师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游戏时间,尽量减少逛商场的次数,尽量不超过5分钟,把支付时间限制在3分钟之内。这样,就可以让儿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商品的购置以及简单的加减法操作,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显然,在老师指导下,根据游戏的种类与进程,合理地安排游戏时间,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利用儿童的游戏时间,还能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使游戏活动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使其具有更好的教育意义。
(四)对体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
在游戏教育中,游戏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学生的兴趣,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培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幼儿的学习习性、兴趣进行研究,并利用互联网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师要不断地对游戏资源进行充实、调整和总结,以保证游戏的高效进行。比如,在进行“过马路”的游戏中,老师要引导幼儿进行情景性的小游戏。老师首先要营造游戏氛围,比如在地面上画斑马线,在十字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给情景式的教学增加一种氛围。在进行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幼儿的喜欢,把“佩奇”、“灰太狼”和“喜羊羊”等玩具放在路上,让幼儿有一种自己和他们一起过马路的感觉。同时,烤披萨还可以借助父母和社区的资源,给孩子们带来不同的教育体验。教师也可以将“扶老人过马路”这一热门话题与游戏相联系,来考验幼儿是否愿意伸出援手,提高幼儿的适应力及对社区的责任心。这样既可以缩短儿童与社会的距离,又可以起到教育儿童的良好作用.
(五)多元策略,促成游戏与教育有机结合
尽管游戏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是一种极其喜爱的活动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中,游戏可不仅仅意味着纯粹的娱乐,更是一种兼具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尝试将生活场景中的各种元素与各类游戏活动相融合,编制适合学前教学的课程,如源自集合教育的“公交站排队游戏”或是基于简单加减法运算法则的“过家家购物游戏”等等。这些游戏能够引导幼儿更为有效地接触和学习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在打造学前教育自主游戏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乐趣性、游戏性和生活性的三者融汇贯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建设。比如,教师可以尝试与学校食堂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以“餐厅”为主题的富有乐趣的游戏课程,让幼儿在模拟餐厅场景的同时,了解各种职业职责及其对食物的需求。在设计游戏角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分别饰演顾客、收银员、服务员、厨师等不同的角色,利用游戏来引导幼儿理解用餐礼仪和餐饮流程。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联合幼儿家长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精心策划一眚游戏化教学活动,全面拓展学前教育的游戏空间,将更多的展示与学习机会交还给幼儿,从而使得游戏内容呈现出丰富多样、持续性的特点,实现寓教于乐、学中有玩、玩中有学的理想教育形态。
(六) 做好德育渗透,提高游戏价值
素质教育思想与游戏思想的融合,使得幼儿教师对德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在考虑怎样做好儿童思想品德的时候,要培养幼儿的智慧与道德,并且德育已经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德育工作,旨在将德育与游戏相结合,保证儿童在玩耍中获得良好的道德素质。在游戏中,教师通过对幼儿的活动进行主题、形式的设计,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在此之前,老师可以让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应该怎样丢弃垃圾,并且要让幼儿明白,随意丢弃垃圾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接着,老师将塑料瓶,落叶,报纸等材料分发给幼儿,并组织幼儿开展手工活动,使幼儿能用自己的手来清扫垃圾,同时也使幼儿意识到了可循环利用的意义,主动对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回收。通过上述的活动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中,能够使儿童在玩耍中感受到游戏的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素质培养。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感受到互相帮助的情感,促进幼儿德育素养的良好成长,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结束语
可以说,在幼儿教育领域,“课程游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游戏化的大环境下,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规划与目的,幼儿园管理者应该注重游戏课程的设计与执行,并以课程游戏的方式不断地进行变革与现代化。幼儿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组织、引导者,要精心设计以游戏为基础的教学活动,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孩子们的年龄和能力,我们会对教育方式进行调整,让幼儿在玩中发展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杨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教学实践[J].名师在线,2022(31):94-96.
[2] 陈惠影.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绘本与区域游戏的结合策略[J].家长,2022(30):159-161.
[3] 李晓兰.快乐学习 快乐成长——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和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148-149.
[4]张燕燕,汤文娟.论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