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一体化背景下的初中思政生活化教学策略
庄素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庄素娟,. 基于思政一体化背景下的初中思政生活化教学策略[J]. 国际教育论坛,2022.6. DOI:.
摘要: 在思政一体化的教育环境中,大部分教师已经成功地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课堂的局限,这使得初中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得到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了突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学生能对教学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本文着重针对思政一体化背景下的初中思政生活化教学展开详细讨论,以期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初中思政;生活化
DOI:
基金资助:

在当下的基础教育当中,将思政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融入初中思政课程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能力。思政一体化背景下的初中思政生活化教学能对思政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扩展,使学生的品德素质得到充分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初中思政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深化,通过积极改良教学措施来保证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一、思政一体化下初中思政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一)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思政一体化建设对学校思政课程的总体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与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相适应,充分体现各个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在思政整合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应用精确教学策略,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地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用更精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提倡初中思政一体化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初中教育各层次内容的衔接问题,推动思政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上的系统与一致性,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1]。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思政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将生命化教学思想融入德育课堂,有利于形成正面、健康的课堂气氛。受思政课程本身理论特性的影响,再加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排斥,教师在课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教学方式既突破了传统单向授课方式,又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创造了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学生可以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且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进而使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思政一体化的指导下,把生命化教学思想渗透到思政课堂中,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明显的效果。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是单纯地掌握简单的文化知识就能应付,还需要有卓越的个性品质。所以,在新时期的思政教育中,教师要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认识和应用,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生命质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竞争意识和完善的个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保证学生将来可以满怀信心地走向社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

二、思政一体化下初中思政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注重生活化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对很多事情的了解还很少,且对很多事情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根据这一特征,初中地理教师要格外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导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运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当代初中学生的生命动向,并对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精心筛选一系列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真实案例,通过生动呈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思政元素的深刻内涵,从而促使学生对思政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基于这一点,教师要对地理学科与课程思政存在紧密联系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用趣味化教学方式,在课堂导入中演示,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地转移,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这一举措既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2]。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抗战精神”这一思政目标,教师可深入挖掘并融入相关思政元素。具体而言,当课程涉及白云山地段时,教师可借此契机,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该地段所承载的历史真实事件相关视频音频资料,让学生深刻领会我国和平稳定局面的来之不易,从而在心底根植起强烈的爱国情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山曾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将士们在此英勇无畏,即便面对严寒侵袭,仍坚守防御阵地,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这一光辉事迹,无疑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抗战精神。另外,针对白云山战役中的“酷寒”环境特点,教师可顺势拓展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了解白云山独特的地形地貌,还能通过这一实际案例,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实现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布置生活化作业,培养生活意识

生活化作业设置,是在目前“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它能让学生们的学业负担得到很好地缓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为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对传统的书写作业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指导学生在对课程内容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业,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率地做好功课,使作业的本质功能得以发挥。与此同时,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生活作业,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实时地了解,从而对教学策略进行灵活地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和全面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道德和法治意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学科学习上[3]。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布置语文学科课后作业时,可以指导学生在网上寻找有关各种人物的信息,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余华《活着》等有关的影片。通过让学生仔细观看这些影视片段,深入阅读这些材料,让学生对各种角色的生活经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为社会默默做出贡献的人,如辛苦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风雨无阻坚守岗位的交警,辛苦工作的外卖小哥。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从各种角色的生命历程中,感悟到生命的高尚和伟大,从而使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语文学科素养也都能得到培养。

(三)开展各项活动,回归生活及培养能力

思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价值对思政一体化环境下的生活化教学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把课堂思政知识向校外拓展,主动进行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投身到实际工作中去。与此同时,学生应该把思政教材中所获得的体验,变成自己的亲身体验,从而使自己在思政课堂上充分地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另外,在课堂中,教师也要设计一些富有实践意义的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展知识。

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世界近代史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尝试写出相关主题的文章,制作出学习材料,如宣传专刊和学习小报。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要认真地对其进行审核,选出最好的作品,进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保证学生能在团队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合作精神和竞争精神。同时,在充分利用历史教材的前提下,要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反省与评估,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不断地激励学生主动地参加,保证思政教育与学科结合,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课程思政有效结合,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思政一体化是基础教育实施“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思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科学地设计出恰当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坚定地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雪青.初中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7):167,248.

[2]吴海涛."大思政"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索[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31):139-141.

[3]祁旺堂.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如何才能生活化[J].考试周刊,2021(39):147-1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