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肩负着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的重任,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为开展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情感、重技能轻价值的倾向,未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融入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的现状分析
1.1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识字、词语理解、阅读技巧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的培养,这种倾向导致阅读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阅读速度和答题技巧,将阅读课程简化为应试训练,忽视了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价值内涵,还有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中往往点到即止,未能深入挖掘文本的育人价值[1]。这种重视程度不足的现状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更严重制约了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形成机械、功利的阅读习惯,难以真正领会文学作品的魅力,也难以通过阅读获得情感熏陶和价值引领。
1.2实施效果不佳
即便有教师尝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实施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简单化地将情感教育等同于情绪宣泄,将价值观引导简化为说教,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例如在阅读爱国主题文章时部分教师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朗读课文、背诵段落的层面,或者简单地要求学生说出"我爱祖国"等口号,而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爱国的真正内涵和具体表现。还有些教师在处理文本中的情感和价值冲突时倾向于给出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另外一些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的方法过于抽象或脱离实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这些问题导致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的实施效果不佳,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学生可能表面上接受了教师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准则[2]。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的必要性
2.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价值判断能力,通过精心选择富有情感色彩和价值内涵的文本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多样化的情感,感受人性的善良与美好,理解社会的复杂与多元,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心理和道德基础[3]。例如在阅读描写家庭亲情的文章时,学生可以体会亲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培养感恩之心、在阅读反映社会现实的报道时能够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学会包容与理解,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情感熏陶和价值引导学生不仅在智力上得到发展更在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实现全面进步,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2.2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将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情感因素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机,当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文本的情感魅力时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主动探索文本的深层含义。另一方面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学生通过情感投入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旨,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例如在阅读描写友情的故事时,如果学生能够联系自身经历,体会人物之间的情感纽带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友谊主题。此外价值观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当学生意识到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培养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时,他们会更加重视阅读活动,主动思考文本中的价值取向,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4]。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还能促进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知可以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不仅不会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反而能够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的内容选择
3.1突出人文主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选择突出人文主题的内容至关重要,教师应精心挑选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文本,如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这类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情感意蕴和价值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价值思考。例如选择描写历史人物的传记可以让学生感受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选择反映社会进步的报道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通过阅读这些富有人文精神的文本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探讨人性、道德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善恶是非,培养道德判断能力[5]。
3.2贴近生活实际
在选择阅读教学内容时应注重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以便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这类内容包括描写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文章,反映社会现实的报道以及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等,贴近生活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学生将所学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比如选择描写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友谊的可贵,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选择反映环境保护的文章能够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责任感,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一些探讨成长烦恼、学习压力等话题的文章,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阅读感受,讨论如何将文本中的价值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使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更具实效性。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的方法创新
4.1情景体验法
情景体验法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效创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创设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人物情感,体验文本蕴含的价值理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文本中的情感氛围和价值取向,例如在阅读描写英雄人物的文章时让学生模仿英雄的语言和行为,深入理解英雄精神的内涵,又如在学习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时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创设诗歌中的意境,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怀[6]。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与文本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等,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实现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的目标。
4.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也是一种创新的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或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主题相近但观点或表现手法不同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中的情感表达和价值取向。例如可以选取描写不同类型友情的文章让学生比较分析,思考什么是真挚的友谊,从而培养正确的交友观,在学习爱国主题的文章时选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表现形式,深化对爱国情怀的理解。另外比较分析法还可以用于同一文本内部不同人物或情节的对比,例如在阅读童话故事时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正反面人物的行为和结局,从中体会善恶之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情感的丰富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创新[7]。
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的实施策略
5.1优化师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优化师生互动是实施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策略,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形成创造良好环境,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情感元素和价值取向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发表看法。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持包容态度,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当学生表达的观点存在偏差时不应简单否定,而是通过进一步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修正认识。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感悟文本的情感内涵和价值意义,例如在阅读关于环保主题的文章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然后分享各自的想法和实践计划,同时还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展现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更有效的促进学生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的实现。
5.2加强家校合作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不应局限于课堂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加强家校合作是确保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持续有效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设计亲子共读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共同感受文本的情感魅力,分享对价值观念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例如推荐适合亲子共读的书目并设计相应的阅读任务,如讨论书中人物的行为是否值得学习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书中的积极价值观[8]。其次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形成情况,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可以通过家长会、个别交流等方式向家长传达学校在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阅读相关活动如阅读分享会、主题演讲等,让家长亲身体验并支持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时可以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邀请不同行业的家长来校分享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情感体验和价值认知,例如邀请医生家长分享救死扶伤的经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邀请企业家家长分享创业历程,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家校合作方式能够将课堂上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感受情感、内化价值,从而实现更持久、更深入的教育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融入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优化师生互动、加强家校合作,通过系统、持续的努力必将培养出具有良好情感素质和正确价值观念的新时代小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兴梅.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24,(23):33-37.
[2]蔡婕.“心”实践收获“心”的成果——谈小学语文立德树人的方法与途径[J].读写算,2024,(14):41-43.
[3]吴丽玉.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4,(07):53-55.
[4]贾玲玲.“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艺术,2024,(03):63-64.
[5]罗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十三).宜春市宜阳新区官园学校;,2023:5.
[6]李金河.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163-164.
[7]赵惠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新教育,2018,(34):65-66.
[8]俞妍玉.重视情感教育提升道德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