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资源,彰显园外实践课程特性。
1.实地考察,盘周边资源。
深入实地,细致考察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公共设施,如历史悠久的淹城遗址公园、生机勃勃的新天地公园、寓教于乐的淹城野生动物园等,同时也不忘挖掘社区内的小型而独特的资源点,如商场的趣味互动区、银行的金融启蒙角、邮局的信件传递体验等。这些资源的盘点,紧密结合幼儿的兴趣点与家长的支持能力,围绕多元主题设计社会实践探究活动,旨在为幼儿打开一扇扇通往知识与实践的大门。
2.合理利用,挖资源内涵。
打破学科壁垒,以跨学科整合的方式,将各类资源围绕特定主题进行有机串联,使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系统地获得与主题相关的综合经验。例如,“博物馆奇遇记”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欣赏陶艺作品的同时,提升审美情趣与艺术鉴赏力;“地铁探险家”则通过实地考察,激发幼儿对城市交通的好奇与探索欲;“春日新天地”则让幼儿在自然中漫步,感受季节更迭,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科学归档,绘资源地图。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我们建立了详尽的资源档案,并绘制了直观的资源地图。这份地图不仅标注了各类资源的地理位置,还详细记录了资源的特点、适访时间、联系方式、容量限制及教育价值等信息。同时,我们利用二维码技术,将资源利用的实际案例、活动故事等数字化内容链接至地图,使资源地图成为教师策划活动的得力助手,也为幼儿的学习之旅增添了更多趣味与便捷。
4.有效构建,创资源地图。
以“空间”、“时间”、“人群”为维度,全面梳理幼儿园、社区、家庭及人文环境中的各类资源,通过调查访谈、现场观察、交流对话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每个资源点的教育潜力与学习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基于幼儿已有经验,预设适宜的发展目标与学习活动,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及身体发展等多方面的均衡成长。这一过程不仅是资源的简单罗列,更是对幼儿学习生态的深度构建与持续优化,旨在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与幼儿个体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盘点资源,甄选园外实践课程内容
1.进行以地域特色为线索的资源盘点和利用。
基于我园的地域特色,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发展出发,立足“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形成14大课程基地,共同开发14个课程项目,为幼儿提供菜单式自主选择学习,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再进行甄选。如“淹城遗址公园”“新天地公园”“淹城野生动物园”“武进消防大队”“淹城春秋乐园”等都是我们开展户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西太湖、滆湖公园等场所都是家庭露营、踏青的最佳选择,让幼儿在户外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究和体验。
新城阳光幼儿园三公里课程资源调查统计
序号 | 资源 | 距离 | 资源利用 | ||
资源内容 | 发展价值 | ||||
1 | 淹城遗址公园 | 2.9公里 | 环境 资源 | 大草坪、河流、树木 | 1.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的变化,知道不同季节树叶的变化。 2.亲近自然,萌发幼儿保护自然的意识。 3.通过多种感官,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
人力 资源 | 家长资源、工作人员 老年艺术爱好者 | ||||
2 | 市民广场 | 1.5公里 | 环境 资源 | 有特色荷花标志物、空旷的平地、健身器材、常州好人纳税榜 | 1.了解市民广场的创建的价值与文化。 2.知道自己是常州人,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健身的重要性,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健身的意愿。 4.通过观察中老人户外休闲健身的场景,萌发关爱老人的性感。 5.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能够在户外大胆进行表演。 |
人力 资源 | 家长资源、健身中老年人 | ||||
3 | 新天地公园 | 1.1公里 | 环境 资源 | 大草坪、河流、树木 | 1. 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的变化,知道不同季节树叶的变化。 2. 亲近自然,萌发保护自然的意识。 3. 通过多种感官,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4.知道在公共场合不单独活动,不随便跟陌生人走。 5.认识常见的场所标识,如:公共厕所、禁止吸烟等。 6.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能够和长辈、老人交流、沟通。 7.会用礼貌的方式与工作人员表达自己的需求。 8.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
人力 资源 | 家长资源、工作人员 老年艺术爱好者 | ||||
4 | 淹城野生动物园 | 1.9公里 | 环境 资源 | 动物观赏区、游乐设施、 动物表演区 | 1.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了解动物的特点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进一步探索动物的生活习性。 2.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发现动物的特征,在观察、喂养中感受动物的生活习性,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3.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快乐,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
人力 资源 | 游客、工作人员
| ||||
5 | 湖塘消费品综合市场 | 1.4公里 | 环境 资源 | 菜场布局图、分类 | 1.认识各种菜,了解其食用部位以及营养价值。 2.知道市场分为蔬菜区、肉菜区、水产区、海鲜区等。 3.能根据线索提示,找到相对应的菜。 4.能主动与店主进行交流:挑菜、询价、还价、付钱、找零等完成买菜的基本流程。 5.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参观礼仪。 6.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
人力 资源 | 工作人员、摊主、其他顾客
| ||||
6 | 武进星河小学科学创想中心 | 1.5公里 | 校园 文化 | 新颖的校本课程,高品位的艺术教育 | 1.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了解生命(胚胎)发育的过程,珍惜生命,学会自我保护。 3.热爱地球妈妈,萌发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4.正确区分垃圾的种类,学会垃圾分类。 5.了解火山爆发的形成原理。 |
7 | 武进消防大队 | 1.9公里 | 环境 资源 | 设施设备、器械、消防知识、消防服、头盔器械、消防历史 | 1.认识不同消防车的用途。 2.探索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3.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4.观察、了解消防员从事的工作。 5.遇到问题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与消防讲解员进行交流。 6.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喜爱敬佩消防员的情感。 |
人力 资源 | 消防员 | ||||
8 | 淹城春秋乐园 | 1.4公里 | 环境 资源 | 诸子百家文化、春秋文化演艺区、春秋民俗文化区、春秋文化体验区 | 1. 淹城春秋乐园取材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人文、历史、文化,了解春秋文化、诸子百家文化、礼乐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 2.学会制作秋梨膏,了解民俗文化。 3.学会制作香囊。 4.了解汉服文化,学会欣赏汉服之美。 |
人力 资源 | 工作人员、解说员 | ||||
9 | 武进汽车城 | 2.6公里 | 社会 资源 | 汽车城由各大汽车4S店组成 | 1.了解汽车的种类、基本结构等相关信息。 2.引导幼儿发现汽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汽车的认识。 4.认真倾听,乐意与工作人员进行互动。 |
人文 资源 | 4S店内工作人员 | ||||
10 | 兀陶陶艺 | 1.9公里 | 环境 资源 | 各种陶艺制品 陶土烤制炉 | 1.通过摸、捏、听、做,丰富对泥巴的感知,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2.通过练习搓条、团圆、压扁、粘合、塑形、上色等泥工技能,感受玩陶泥带来的快乐。 3.喜欢亲近自然,对自然资源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培养与激发对“陶土”文化艺术的热爱与传承。 4.能够用陶土大胆地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事物。 |
人力 资源 | 陶艺师 | ||||
11 | 凤凰谷美术馆 | 1.7公里 | 社会 资源 | 不同风格的美术馆 | 1.寻找生活中的美,能利用生活中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2.认识了解民间艺术,萌发对美的事物的喜爱和兴趣。 3.通过用生活中的圆形进行印画,感受大小虚实不同的圆形组合的画面效果。 4.了解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并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和发现。 |
材料 资源 | 艺术绘本及幼儿生活经验 | ||||
12 | 麦德龙 | 865米 | 环境 资源 | 货架、标签牌、各类商品、广告画面
| 1.引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2.引导幼儿尊重、关心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4.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或任务。 5.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6.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 |
人力 资源 | 超市工作人员、其他顾客 | ||||
13 | 地铁一号线(新天地站) | 617米 | 环境 资源 | 地铁站、电梯、地图、标识、多种机器 | 1.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 3.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科技产品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
人力 资源 | 地勤、驾驶员、技术人员 | ||||
14 | 武进图书馆 | 1.7公里 | 环境 资源
| 常见标识、区域布局 图书种类、商品分类
| 1.了解关于图书馆的内容。 2.尝试自主检索、查阅。 3.了解借书规则,尝试自主借阅。 4.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5.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6.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
人力 资源
| 图书管理员、工作人员 |
2.进行以人群为线索的资源盘点和利用。
以幼儿为中心,将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类人按群体进行分类,对家长群体、社工群体等进行资源分析与利用。在大班“幼小衔接”系列课程开展和实施中,我们带领幼儿走进小学,探索月种特色课程中,我们可以邀请园艺师傅或有种植经验的奶奶外婆,让幼儿进一步掌握种植的技能和方法;在寻找春天、纸鸢放飞的系列课程开展中,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其中,让幼儿体验亲子陪伴的幸福、亲子游戏的快乐;在开展主题气节系列课程时,邀请食堂人员为我们准备食材等,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节气的习俗和常识。
人群 | 人员细分 | 资源优势 |
教职工群体 | 教师 | 专业性强、可充分利用 |
其他工作人员(保育教师、食堂人员) | 专业性强、可充分利用 | |
家长群体 | 父母 | 角色优势、资源维度广 |
其他亲人 | 亲密度高、资源维度广 | |
社工群体 | 志愿者 | 专业优势、新鲜感 |
图书馆、汽车城、超市、地铁站等工作人员 | 专业优势、特定场所 |
三、整合资源,创新园外实践课程体系。
1.利用多元的周边资源,让主题式园外实践活动更具“广泛性”。
幼儿的经验是与环境有意义互动而来的,幼儿接触的环境愈广,获得的经验也就愈丰富;幼儿的学习就是他们亲自行动的过程,也是资源不断被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例如我们在园外实践活动中加入本地的一些传统文化,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探索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我们利用本土的淹城春秋乐园,武进博物馆等等,可以让幼儿学习春秋的历史知识,了解春秋时代的文物,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故事总结能力,高效地完成历史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教学。
2.构建完整的活动方案,让主题式园外实践活动更具“系统性”。
基于幼儿实际和幼儿园指导纲要,借鉴3—6岁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与建构模式,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认知基础和发展需求,坚持寓教于乐的宗旨,构建适合我园的主题式园外实践活动方案。我们开发实施六个园外实践活动
课程,即“星星”寻春忙、汽车总动员、“红小梦”我来啦、三月与你都是“春天”、走进书的世界、Hi小学。每个活动方案的建构包括地图资源、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网络图、活动内容、课程设计、环境创设、家园互动等。遵循3—6岁幼儿发展规律,各主题式园外实践活动中关注幼儿动作、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目标,使活动设计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课题组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最终将形成基于本园特色的主题式园外实践活动方案集。
3.依托多样的实施途径,让主题式园外实践活动更具“丰富性”。
园外实践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伸。以“多元整合”的理念,根据主题的核心话题,设计了多项园外实践活动,如,开展小班主题“熊出没”时,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开展了“走进棕熊馆”的活动;开展小班主题“我爱大自然”时,结合季节特点及时开展了“走进新天地公园”的实践活动;在开展中班主题“我们的城市”时,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现代的城市,我们来到了新天地地铁站,近距离了解地铁的运营,体验地铁的便利。这些活动的组织不仅进一步完善充实了主题活动内容,帮助幼儿更全面地理解主题的核心价值,同时我们的课程意识在不断的提升。用“完整儿童”的理念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我们积极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园外实践活动,把活动的重心偏向孩子,如开展了“走进麦德龙超市”“走进淹城春秋乐园”“走进湖塘博物馆”等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实施,让我们的课程资源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关注周边的资源与孩子生活的关系,还意识到这些资源与当前幼儿园实施课程的关系,把这些资源转化成能够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使我们的园外实践活动更具“丰富性”。我们将进一步塑造资源观、课程观,关注幼儿生活,关注幼儿园周边的资源,积极推进主题式园外实践活动资源的建设。以资源建设的视角优化园外实践活动的实施,挖掘周边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充分发挥幼儿园周边资源的价值,关注主题式活动开展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不断提升主题式园外实践活动发质量,促进幼儿在与园外周边资源的互动中深度学习、主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