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日益重要。如何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性,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研究将对此展开系统分析。
一、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信息技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能以生动、直观、有趣的独特呈现方式吸引学生,如通过多媒体展示、虚拟情境创设等,让抽象的语文知识更形象具体[1]。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运用视频展示激烈战斗场景和壮士英勇行为,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情感共鸣,使其更愿深入了解课文背后历史和意义,从被动接受知识逐渐转变为主动探索,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二)丰富教学资源,拓展知识领域
信息加工理论指出,学习者构建知识体系需要接触大量信息。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其能够获取海量且多样的学习资料。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学生可借助网络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历史价值及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更深刻地认识到圆明园毁灭的惨痛损失,增强民族责任感。
(三)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综合素养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个体具有多种智能,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等。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方式,有助于开发和培养其多种智能,进而提升综合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如通过在线合作学习、虚拟实验等,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和创新机会。学习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时,运用模拟软件让学生尝试不同赛马策略,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令其在语文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二、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有限
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表明,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来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要求教师具备相应能力,然而部分教师因缺乏持续地学习和培训,导致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不足[2]。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功能和操作不够熟悉,这影响了教学效果。比如在使用教学软件时不了解高级功能,无法发挥其辅助教学作用。教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时,若教师不能熟练运用动画制作工具展示故事情节,就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度不高
课程整合理论强调应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以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未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本质,导致应用不当。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未能紧密结合语文课程内容,存在脱节情况。比如讲解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时,只是简单展示风景图片,未深入挖掘课文语言美和文化内涵,也没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赏析和文化比较。
(三)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互动缺乏针对性
个体差异理论指出,每个学生在学习风格、学习进度、认知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所以教学应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然而,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时,未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致使互动效果欠佳。例如进行在线讨论活动时,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的讨论话题可能过简,无法激发深入思考。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话题难度可能过大,使其难以参与。
三、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应用能力
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普及的教育环境中,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师而言,熟练掌握并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提升课堂互动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3]。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平台,应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全面且深入的信息技术培训活动。例如,学校可以邀请业内知名的信息技术专家到校举办专题讲座。这些专家不仅能够介绍最新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趋势,还能结合具体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如《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详细展示如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制作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历史背景介绍短片,或者利用3D建模软件创建直观的战斗场景模型,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
同时,学校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的专业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涵盖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进行高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如何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筛选和整合与《少年闰土》《好的故事》等课文相关的优质教学素材,如精美的图片、生动的音频和有趣的动画等。此外,学校还可以搭建教师内部的交流平台,例如建立专门的教师交流群或论坛。在这里,教师们可以分享彼此在运用信息技术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金色的鱼钩》等课文时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挑战。比如,某位教师可能分享了如何运用互动式电子白板的绘图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狼牙山”,增强学生对课文场景的直观感受。另一位教师则可能介绍了利用手机直播功能,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写作,实时分享观察所得,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二)优化教学设计,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是提升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课堂互动性的核心环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紧密围绕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从而精准地选择和运用最为恰当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4]。比如,在教授《威尼斯的小艇》这篇充满异域风情的课文时,如果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切感受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独特的魅力和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通过让学生戴上VR设备,学生仿佛瞬间置身于威尼斯纵横交错的水巷之中,亲身体验小艇在狭窄河道中灵活穿梭的场景,真切地看到船夫们熟练的驾驶技巧,甚至能感受到微风拂面和水波荡漾。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再比如,在讲解《松鼠》这篇描写生动的说明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专业的动画制作软件,如Adobe Animate,将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活动方式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们可以看到松鼠在树枝间跳跃、收集松果的可爱模样,听到松鼠欢快的叫声,使原本抽象的文字描述变得栩栩如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精准互动
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兴趣偏好等方面都存在着独特的差异。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评估,是实现精准互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功能强大的在线学习平台,如一起作业网、学而思网校等,全面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例如,在学习《落花生》等寓意深刻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收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质量和频率、课后作业的完成时间和正确率、在线测试的成绩波动以及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程度、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
对于语言感知力较强但写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专门的在线写作辅导工具,如批改网,为其推荐与《四季之美》《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相关的范文,并通过在线留言、语音讲解等方式给予针对性的写作思路指导和技巧训练。而对于学习进度较慢、在理解《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等较复杂的课文时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QQ等,在课后为其耐心解答疑问,提供额外的辅导资料,如详细的课文解析视频、知识点思维导图等,帮助其逐步克服学习障碍,跟上班级的整体学习进度。
(四)布置资料查找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结合具体的教学主题,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对于培养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比如,在学习《牛郎织女》这一经典民间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民间故事的特点、不同地区流传的牛郎织女故事的版本差异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运用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学术数据库等工具,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归纳。学生可能会发现有的版本中牛郎织女的相遇更加传奇,有的版本中对天庭的描绘更加神秘,通过对比分析这些不同版本,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民间故事的传承与演变。
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呼吁环保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查找关于环境保护的最新数据和实际案例。学生们可能会找到有关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砍伐、海洋污染等方面的权威报告和新闻报道,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其对环保问题严重性的认识,还能培养其运用数据和事实来支持观点的能力,为课堂讨论和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五)引入情境再现,增强学习体验
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创设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为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带来更加直观、深刻的学习感受,使其更加身临其境地领悟语文知识的魅力。以《草原》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精心挑选的草原风光视频。视频中,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洁白的羊群像朵朵白云在草地上缓缓移动,骏马奔腾的场景气势恢宏。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词语所描绘的美景,仿佛能够闻到青草的芬芳,听到悠扬的马头琴声,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老舍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教授《故宫博物院》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故宫的全景图片和内部建筑的高清细节图。从雄伟壮观的午门到金碧辉煌的太和殿,从精巧别致的御花园到神秘幽静的冷宫,每一张图片都仿佛在诉说着故宫的历史沧桑。学生们可以仔细观察故宫建筑的独特结构、精美的装饰图案和色彩搭配,结合课文中的描述,想象自己漫步在故宫的石板路上,感受着这座古老宫殿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6]。
(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组织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是一种充满趣味和活力的互动方式,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显著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互动效果。例如,在学习《景阳冈》这篇充满惊险情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武松、店家、老虎等角色。学生们在扮演武松时,需要揣摩他的英勇无畏和豪爽性格,通过生动的动作和坚定的语气展现出武松打虎时的果敢。扮演店家时,则要表现出其热情与细心。而扮演老虎时,则要展现出凶猛的气势。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评价,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体会,比如如何通过表情和动作更好地展现人物特点,同时对其他同学的表演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景阳冈》所传达的勇敢精神和古典文学的魅力。又如,在学习《红楼春趣》这篇展现古典文化之美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学生们在扮演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和独特的性格特点,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出大观园中青春洋溢的氛围和贵族生活的精致。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的艺术魅力,激发其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结论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的融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解决现存问题,实施有效策略,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展.基于希沃白板的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索[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1,(06):37-40.
[2]魏晔.初中语文课堂增强课堂互动性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45):181.
[3]王彦江,王公旭.浅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环境下学校所做的一点探索[J].数字通信世界,2020,(04):230.
[4]林一秀.基于网络信息时代的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50-51.
[5]邰洋.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化学课堂信息流的双向互动[J].考试周刊,2017,(32):64-65.
[6]顾建.创设信息互动情境提升语文学习效益[J].成才之路,2014,(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