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构建“亲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黄海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海燕,. “双减”背景下,构建“亲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20238. DOI:.
摘要: 围绕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推进课程培革与建设,基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坚持“英雄为范、仁爱合作、知行合一、担当有为”的育人理念,打造以学校特色的“英雄文化”课程体系—小英才课程为依托的“亲子课堂”,是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发展,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为此,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知识与学生的能力、兴趣,创建寓教于乐的“课风”,致力于改善教育环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这是学生终身发展与学习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双减;亲子课堂;模式;小学
DOI:
基金资助: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新型的教育理念涌入小学教育知识。尤其是“双减”政策落地,为切实推进教育提质减负的目标,学校推出课后服务,以解决学生放学后的接送问题,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思维仍然比较滞后,未能突出“亲子课堂”的核心观点,仍然按照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样的教学形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为了使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还需要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形式,活跃授课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学习活动当中去,以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根基。

二、亲子课堂的核心概念

“亲子课堂”需体现教学关系的“亲”。简单来说,在课堂教学期间,要重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维护,体现教育的亲和感与亲近感。同时也要体现教学状态中的“亲”,即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引领学生亲自经历、亲身实践。而“亲子课堂”中的“子”则代表学子的“子”,指向“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1]。

三、“双减”背景下亲子课堂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

首先,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当前课堂所运用的方法仍然比较机械,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体验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传统的课堂更注重知识的传递过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亲身经历极其重要,但部分教师在打造“亲子课堂”的过程之中,仍然执着于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学生体验感的留存。

其次,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在“双减政策”之下,教育提质减负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就实际来看,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减压减负不够深刻等问题,仍然比较明显。尤其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此时学生面临着升初中学习的压力,对于陌生的学校环境必然会出现恐惧和担忧的心理。此时,如果教师仍然无法真正落实“双减政策”的理念,不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感需求,那么也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从而直接降低课程教学效率[2]。

四、“双减”背景下构建“亲子课堂”的价值

首先,建构和谐的教育氛围。教育“亲和力”是新课程理念下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小学课堂教学之中,推进亲子课堂建构,不仅能够协调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更能够推动素质教育持续发展。在“亲子课堂”建构之中,基于亲历、亲证、亲构的教学方法,积极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证实与证伪之中,以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活跃课堂教育氛围,还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带给学生智慧、希望与信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与尊重是情感互动,提高课程教学效率的关键。作为教师,必然要在课堂教学之中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论学生的年龄、成绩,都要给予平等的对待与理解,关注学生的情感诉求,了解学生的心声与困惑,并及时提供帮助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情感健康发展,强化课程教学效率,让学生身处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之中,实现学业、情感的双丰收,从而真正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终身。

五、“双减”背景下构建“亲子课堂”的路径

(一)做好导学工作,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可以看出,打造“亲子课堂”,落实德育教育任务是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常言道:“亲其师则信其道。”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最深切的人际关系[3]。由于学生年龄小,此时的学生从心理上极其信任教师。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小学生刚跨进小学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之情与敬畏心理。有调查发现,84%的小学生,低年龄学段的学生则为100%认为只有听老师才是好学生。皮亚杰认为“6至8岁的儿童正处于道德认知发展最为权威的阶段”,此时,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儿童的影响是极大的。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在课堂导学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感受到文章所传达出来的爱国、悲壮之情,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平台。在本课教学之前,就整合好相关的预习教学素材,并以微课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这个阶段,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还可以在微课资源中插入“小练笔”,通过线上试题的方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作为调整教学流程的重要资源。然后在课堂导学阶段,就可以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入等方法,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源,带领全班学生共同思考与探究,感悟文章情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深度赏析文中的关键段落。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更能够改变学生的传统认知方式,实现核心素养的自我建构。

(二)善用现代设备,创设寓教于乐学习氛围

在育人方面,我校坚持“英雄为范、仁爱合作、知行合一、担当有为”的育人理念,尤其是在“双减”政策推行之后,为了使学生成为有才品、有才智、有才能、有才情的,全面发展的“四有”灵动小英才,需要教师一方面秉承仁爱合作,体现课堂教学之中的师生、生生关系,让亲子课堂更加和善;另一方面,要秉承知行合一,担当有为的思想,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4]。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育状态的把握也是极其重要的。新课标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强调学生要作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就需要教师善用现有的教学素材,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将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一个有灵魂的“生命体”,给予学生思想、互动的机会与时间,保证每个孩子的思维都能跟随教师的进度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只有凸显出课堂的“亲和力”,才能让整节课程变得更加灵活生动,这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延申亲子课堂,引领学生建构知识系统

亲子课堂的创建,不仅体现了我校的育人目标,还能为学生的成长,生活与学习提供极强的“助推力”。素质教育强调教育本质的关系为“亲善”、“和睦”。尤其是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不仅能够巧妙地拉近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还能塑造活跃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之中变得更加主动。尤其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有教师信任、尊重、相信、关爱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关爱与信任,才能带给学生智慧、希望与信心为学生进入初中学的学习打好基础。

“亲子课堂”体现了教育思维的开阔性。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带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课后继续思考,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传统的课外学习往往以完成课后作业为主,甚至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标,会设置大量的书面作业,组织学生参与“题海战术”。这样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了突出“双减政策”的提质减负理念,还需要教师结合所学内容,打造特殊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前往课外探索知识。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打造“亲子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为切实落实教育的提质减负理念,需要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思维与方法,以“三环五步”,即“预习、共习、拓习”;“预学、导学、质学、共学、拓学”的课模调整教学内容,以创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龚宁. 让学校成为孩子幸福成长的乐园[J]. 人民教育,2022(6):8.

[2] 夏瑞. 基于"双减"政策,优化指引环节——小学英语低年级亲子阅读的开展与指导建议[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0):679.

[3] 王岚. "双减"之下,加什么?[J]. 中小学校长,2021(11):7-10.

[4] 段红梅. 为心赋能向阳而生 ——浅谈"双减"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2(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