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睿 纪琰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睿 纪琰昕,. 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154.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全面的生化检验方法进行诊断,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功能检查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的准确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通过全面的生化检验,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生化指标方面,观察组FPG、Hb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胰岛功能检查显示胰岛素分泌能力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时发现并发症风险,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生化检验;老年2型糖尿病;诊断;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DOI:10.12721/ccn.2024.157154
基金资助: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2]。生化检验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3]。然而,不同生化检验指标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差异,如何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指标以提高诊断效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4]。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生化检验与常规方法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5±6.8)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5±3.2)年。

对照组:同期选取另外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1.8±7.1)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2±3.5)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60岁;(3)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完成本研究。

排除标准:(1)患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类型糖尿病;(2)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3)精神障碍或无法配合完成检查者。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全面的生化检验方法进行诊断,具体包括:

(1)空腹血糖测定(FPG):患者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采集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水平。

(2)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A1c):采集静脉血,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患者空腹口服75g葡萄糖溶液后,分别测定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

(4)胰岛功能检查:包括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的胰岛素释放曲线,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包括空腹血糖测定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不进行OGTT和胰岛功能检查。

1.3观察指标

(1)诊断准确率:以生化检验结果结合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

(2)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发生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情况,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3)生化指标:包括FPG、HbA1c水平及胰岛功能检查结果(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胰岛素释放曲线等)。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2.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就是()。χ2:检验计数资料,就是[n(%)]。P<0.05则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准确率

观察组通过全面的生化检验方法,其诊断准确率为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000,P=0.025)。

2.2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在研究期间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例数为6例(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例(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267,P=0.039)。

2.3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FPG、Hb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QQ图片20241006212054.png

观察组胰岛素释放曲线高峰时间延迟,高峰时胰岛素浓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QQ图片20241006212104.png

3讨论

老年2型糖尿病是一种在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5]。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该病多发于65岁及以上人群,具有家族聚集性,且肥胖、高血压等是重要危险因素[7]。老年2型糖尿病症状多不典型,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乏力、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8]。然而,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9]。

生化检验,作为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人体内的各种生化指标,以评估健康状况及辅助疾病诊断[10]。技术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分析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在内的多项指标,为医生提供详尽的患者生理机能信息[11]。

老年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12]。生化检验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13]。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生化检验与常规方法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发现生化检验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时发现并发症风险。具体而言,FPG和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的常规指标,虽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应激状态、药物干扰等。而OGTT和胰岛功能检查则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为早期诊断提供有力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全面的生化检验方法,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生化指标发现,观察组FPG、Hb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功能检查也显示观察组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更为严重。这些结果提示,生化检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和胰岛功能情况,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时发现并发症风险。生化检验方法包括FPG、HbA1c、OGTT和胰岛功能检查等,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生化检验方法,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效率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帅.用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验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6):161-162.

[2]肖梦瑶,杨迎,刘松梅.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14):1671-1674,1678.

[3]林海锋.生化指标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及其进展风险的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6):49-52,56.

[4]张祺,张宝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与实验室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析[J].糖尿病天地,2019,16(9):110-111.

[5]沈亮亮,聂静.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检出率影响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1,30(11):81.

[6]刘弘.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4):5-6.

[7]陈凤.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3):244-245.

[8]王梅.分析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114-115.

[9]Karagöz IK, Karagöz A, Özkalaycı F, et al. Relation between platelet reactivity levels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stage in patient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using multiplate whole blood aggregometry[J]. Semin Ophthalmol.2021,36(5-6):392-399.

[10]刘俊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运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8):1267-1268.

[11]Waggiallah HA, Khair HE, Suliman RS, et al. Impact of uncontrolled diabetes mellitus on blood cells indices and plasma components in patients without nephropathy[J].Pak J Biol Sci.2023,26(5):279-286.

[12]孙美霞,孙晓琳.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8):150-151.

[13]Mazer CD, Hare GMT, Connelly PW, et al. Effect of empagliflozin on erythropoietin levels, iron stores, and red blood cell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2020,141(8):704-70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