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观察
赵媛 王玉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媛 王玉洁,.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观察[J]. 医学研究杂志,20249. DOI:.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60例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0例,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更低,PT、APTT水平显著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作用时间显著更短,SAS和SDS评分显著更低,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分显著更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腹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时间,改善凝血功能,促进恢复,提升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减少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腹部全麻手术;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
DOI:
基金资助:

腹部全麻手术患者易出现麻醉苏醒躁动,容易引发高血压、心率异常等情况,患者无意识动作可能导致输液管等脱落,出现导管误吸、气管痉挛等不良事件,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预后效果不佳[1]。本研究针对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22.2-2023.2内就诊的60例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50.21±4.25岁)和实验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50.34±4.3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都是自主选择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当中。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例如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保温干预:在手术开始前进行室内温度、湿度的调整,在手术台上铺上电子保温毯,在手术过程中用保温毯、棉被等覆盖患者非手术部位进行保温,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保温毯温度调节。如需进行输液或者冲洗创面,使用电子液体加温仪对输注液体、冲洗液体进行加温或取用保温箱内经加温的无菌溶液。术中所用湿纱布需经过加温后的无菌溶液浸泡。注意观察患者衣物、被褥潮湿情况,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干燥整洁。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患者非手术部位的皮肤暴露。

(2)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沟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治疗、手术、麻醉相关知识,提前告知麻醉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和不良反应,缓解患者担忧、焦虑等负性情绪。对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进行麻醉相关知识的培训,讲解麻醉躁动的症状、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等,针对可能引发麻醉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过往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根据患者病情和身心状况制定更具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根据手术所需和患者情况慎重进行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的选择。

麻醉前对患者身心状况进行评估,保证患者生理、心理状况较好,适合进行麻醉与手术。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评估心理状况,存在情绪激动、过度紧张等情况时需及时安抚,了解患者负性情绪来源,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负性情绪,提供心理支撑,与患者建立连接,构建更加和谐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提升依从性。对院内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介绍,引导患者熟悉院内环境,减少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感。

提前进行麻醉躁动发生的预案制定,引导患者术后气管导管出现不适需先调整呼吸,在呼吸恢复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气管拔除,结合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知识水平等告知各类导管留置的目的和可能引发的不适,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减少担忧,缓解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告知负性情绪可能对麻醉和治疗产生的不良影响,尽量满足合理需求,引导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面对。

讲解术后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术后引导平卧静养,避免血管神经等受到压迫出现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呼吸畅通,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根据患者建议进行约束带的调整,协助更换体位。术后麻醉效果逐步减退,注意观察患者疼痛情况,通过沟通交流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在必要的情况下可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感。对动脉血气情况进行监测,避免术后药物残留产生呼吸受阻、不通气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反馈处理。

1.3 疗效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通过血气分析仪对记录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通过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包括情绪功能(EF)、社会功能(SF)、认知功能(CF)、角色功能(RF)、躯体功能(PF)及生活质量总评分(QL)。

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期间指标(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作用时间),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通过SDS、SAS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情况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通过院内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软件中进行比较分析,对于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检验,分别用x2和t进行,分别用百分占比(%)和(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分别是135.64±12.47、85.29±10.41、76.49±10.38,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是148.67±13.19、95.47±11.09、87.44±8.62。两组患者收缩压t =3.931,P=0.001;两组患者舒张压t =3.665,P=0.001;两组患者心率t =4.445,P=0.001。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更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PT(s)、APTT(s)分别是13.24±4.06、34.18±5.47,对照组患者PT、APTT分别是15.61±3.87、38.74±5.31。两组患者PT水平t =2.314,P=0.024;两组患者APTT水平t =3.276,P=0.002。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护理后实验组的PT、APTT水平显著更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分别是82.14±5.41、81.42±5.36、81.54±5.21、80.37±4.94、82.07±5.34,生活质量总评分81.47±5.24,对照组患者患者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分别是70.27±6.38、71.23±5.78、71.34±5.35、70.77±5.75、72.30±5.17,生活质量总评分70.81±5.59。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t =7.620,P=0.001。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间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作用时间分别是12.11±2.14、21.20±2.16、156.47±16.51,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作用时间分别是17.53±3.12、25.47±3.88、175.69±15.89。两组清醒时间t =7.846,P=0.001;两组清醒时间t =5.266,P=0.001;两组清醒时间t =4.594,P=0.001。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护理后实验组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作用时间显著更短,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完成后的SAS和SDS评分分别是34.56±5.13和35.27±4.78,对照组患者护理完成后的SAS和SDS评分分别是44.46±5.51和45.61±5.38。护理后SAS评分t =7.202,P=0.001;SDS评分t =7.869,P=0.001。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护理后实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更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是6.38±1.18、4.39±0.88,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是6.36±1.21、5.99±1.08。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分t =7.316,P=0.001。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护理后实验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更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7 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2.67%,对照组满意度70.68%,x2=16.154,P=0.001。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部全麻手术中,患者出现低体温会对手术治疗效果、预后情况产生不利影响。手术时间过长、使用低温冲洗液、室内温度过低、患者暴露皮肤过多、保暖措施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2]。通过保温干预有助于促进麻醉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作用,有助于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改善凝血功能,促进凝血机制正常运行,保障患者体温保持正常水平,降低凝血紊乱发生概率,促进患者麻醉后苏醒、促进术后恢复,有利于改善预后[3]。患者在全麻苏醒期间易发生躁动,导致切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躁动易导致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增加心血管并发症风险,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4]。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通过多方面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躁动发生的概率,避免躁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对机体的损害[5]。术前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措施引导患者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术后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有效预防躁动的发生[6]。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建立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积极性,促进疗效,改善预后[7]。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更低,PT、APTT水平显著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作用时间显著更短,SAS和SDS评分显著更低,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分显著更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腹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时间,改善凝血功能,促进恢复,提升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减少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有一定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娟娟,李丹丹.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21,41(01):143-144.

[2] 马婉谊.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3):452-453.

[3] 宋媛媛,谭晶,王婷.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及血液指标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11):1826-1828.

[4] 黄伟波,陈志宇,肖祥礼等.围术期保温及无线温度持续监测系统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22,44(13):2074-2077.

[5] 季芳,许慧,赵云云.综合保温护理在甲状腺肿瘤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5):6689-6692.

[6] 吴培,葛倩萍,陈佳.全麻苏醒期实施保温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2):155-157.

[7] 李彩花,练捷震,刁丽珍等.预见性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在预防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1):1947-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