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会对实施CT或MRI等检查的婴幼儿予以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操作,以达到镇静的效果,确保检查顺利完成。水合氯醛给药后可在10-20min左右出现催眠、镇静与抗惊厥的效果的效果,且该状态会持续6-8h左右,同时此药安全性较高,不会诱发严重副作用,醒后婴幼儿通常无明显不适。但实际临床发现[1],受灌肠后排便、插入深度不够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婴幼儿予以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操作后并不能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容易出现二次灌肠等问题,以致于增加婴幼儿不适,加剧家属负面情绪。做好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效果,而既往常规护理模式简单叮嘱灌肠方法已不能适用于当前临床需求,持续质量改进会通过明确现有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改进方案,并反复重复以上操作来持续化发现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存在的护理缺陷,而后进行优化,使之最大程度提高保留灌肠镇静成功率。基于此,本次研究中于2022年10月-2024年2月选取本院收治行CT或MRI检查的10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常规护理与在此基础上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后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2年10月-2024年2月选取本院收治行CT或MRI检查的10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而后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28/22,年龄:(2.62±0.33)岁,体重:(10.52±1.62)kg,身高:(56.62±5.33)cm;研究组中男/女:26/24,年龄:(2.62±0.33)岁,体重:(10.63±1.41)kg,身高:(56.35±5.80)cm。以上各组婴幼儿数据信息均衡且同质化,P>0.05。
纳入标准:年龄范围在0-6岁之间的婴幼儿,性别不限;行CT或MRI检查,且开具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医嘱;家属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
排除标准:水合氯醛过敏;因其他因素无法正常实施保留灌肠操作,如大便失禁或腹泻等;伴有急性心衰或缺氧问题;CT或MRI检查禁忌症;近期直肠手术史;伴有肠道感染性疾病;家属配合度低下。
1.2方法
对照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期间实施常规护理:首先对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其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实施目的,尤其强调注意事项,即检查前去除婴幼儿身上的金属物品等。而后明确用药剂量,即取0.5ml/kg的剂量予以水合氯醛(10%),每次1g属于此药的最大给药剂量。给药前需将婴幼儿情绪安抚好,协助其采取卧位姿势,向对肛门与肛管进行润滑,而后以2.5-4.0cm、5.0-7.5cm的插入深度分别对应婴儿、幼儿,拔除肛管后要求家属保持挤压10min左右婴幼儿双侧臀部动作,并轻拍促使其入眠。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1)搜集护理质量证据:对当前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效果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搜集,并对搜集问题进行分类规划,同时以查询资料等形式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证据。(2)制定持续质量管理计划:即依据搜索护理质量证据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A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与家属加强沟通,告知其实施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重要性、方法等,并向家属了解婴幼儿生活习惯等。护理人员可通过予以婴幼儿毛绒玩具、播放卡通视频等形式消除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使其放松心态,减少不良情绪。B灌肠前准备工作:可依据婴幼儿实际年龄为其选择适宜的灌肠管,以免观察观察选择不适宜而造成肠道损伤的情况。了解婴幼儿胃肠道准备情况,最好在灌肠时间安排在排便后15min左右,必要时可遵医嘱借助于开塞露等措施来排空肠道,确保灌肠操作前处于空虚的胃肠道状态,以促使药物吸收。灌肠前排查婴幼儿近期有无腹泻等情况,以防范实施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操作而造成胃肠道刺激等。C灌肠期间注意内容:除了以常规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灌肠外,还需确保灌肠动作的轻柔性,对于有哭闹行为的婴幼儿,可采取转移其注意力的方式提高配合度。可适当将水合氯醛药液进行加温预热,并控制好药物剂量,以减少药物不良刺激。D灌肠结束后处理:要求实施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措施后,捏闭肛门,保持该状态至少5min,并立即协助婴幼儿采取舒适体位姿势,以促进入眠,同时应密切观察婴幼儿状态,如体位变化、体征变化、呼吸与皮肤状态等,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汇报医师处理。(3)执行与监管:严格落实持续质量管理计划内容,并由护士长定期或定期检查该计划落实情况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情况,对于落实不到位与落实措施有误等期间,应予以个人责任追究。(4)持续质量改进:即对上以质量改进循环后,需组织开展会议进行讨论,而后重新搜集护理质量证据,并制定、执行与监管质量管理计划,重复循环进行以上操作,持续性改进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1.3.1镇静效果:借助于Ramsay评分评价镇静效果,共包括有6级、5级、4级、3级、2级、1级镇静评价等级,以此表示:无反应;处于催眠状态对强声刺激性反应迟钝;处于催眠状态对强声刺激性反应较大;对指令有反应;处于安静表现;处于焦躁、躁动表现[2]。
1.3.2镇静起效时间:包括5-15min镇静起效时间、16-30min镇静起效时间、>30min镇静起效时间。
1.3.3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二次给药发生率、药液外渗发生率。
1.3.4家属满意度评分:使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此表满分值为60分,得分越高,则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越高[3]。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数据以SPSS.0软件分析,以类别与性质整理的数据检验用χ2值;以中心位置与离散程度整理的数据检验用t检验,观察所得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依据为P<0.05。
2.结果
2.1镇静效果比较
两组镇静效果4级机率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镇静1级、2级与3级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级与6级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镇静效果比较[n(%)]
2.2镇静起效时间比较
两组16-30min镇静起效时间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5-15minn镇静起效时间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0min镇静起效时间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镇静起效时间比较[n(%)]
2.3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二次给药发生率、药液外渗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4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家属满意度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婴幼儿实施CT或MRI检查时,会因为对人员陌生、害怕仪器等因素而出现哭闹躁动的情况,以致于影响检查顺利度与有效度。而实施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操作措施则可改善这一问题,为促使此项措施达到预期镇静催眠效果与提高安全性,还需配合实施有效护理措施[4]。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强调在解决现有质量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循环性、持续性、螺旋性进行搜集质量证据、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执行与监管等步骤来不断使得护理质量达到新水平,用于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操作中有助于促使此项操作按预期达到良好效果。
本研究结果2.1-2.2中:两组镇静效果4级机率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镇静1级、2级与3级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级与6级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16-30min镇静起效时间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5-15minn镇静起效时间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0min镇静起效时间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见效效率与效果。该项护理模式可预见性搜集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操作中婴幼儿不配合与检查失败等问题,而后会制定方案最大程度减少环境与人员对婴幼儿产生的陌生感,以减少哭闹行为,防范哭闹增加腹压而造成药液外渗影响镇静效果,并会通过合理的胃肠道排空指导、药液加温预热干预措施最大程度碱性灌肠操作对婴幼儿肠道产生的不适感、刺激性,同时会在灌肠结束后以调整体位姿势,正确夹闭肛门等促使药效发挥良好作用,最终达到镇静成功的效果,并减少镇静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本研究结果2.3中:研究组二次给药发生率、药液外渗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安全性。持续质量改进会循环搜索与解决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助于预见性评估潜在不良事件风险,而后作出应对措施,以此最大程度提高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顺利度、安全度。本研究结果2.4中:研究组家属满意度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操作实施后家属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将关注既往常规护理忽视家属健康教育与婴幼儿心理调节的缺陷,会依据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措施要求,对家属进行宣教,以减轻其焦虑感、担忧感,且会注意调节婴幼儿情绪,减少哭闹行为,进而提高婴幼儿与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同时该项措施可予以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婴幼儿全面性、个性化、连续性护理措施,细致、合理且有效的护理服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属满意度[5]。
总之,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措施实施期间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服务,有助于快速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减少不良事件,且家属对该护理模式较为满意,因此有必要使得该模式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秀萍,李颖,姚媚.0~3岁婴幼儿水合氯醛灌肠前采取护理干预方法提高镇静催眠效果相关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6):1005-1006.
[2]邹俊遐,朱振云.护理专案改善在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效果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7):505-508.
[3]郑惠灵,刘高峰,张小贞等.品管圈在提高先心婴幼儿水合氯醛镇静后心脏彩超首次检查成功率的应用[J].临床研究,2022,30(9):156-159.
[4]陈爽.小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7):158-160+164.
[5]孙燕,匡海霞.优质护理对小儿核磁检查水合氯醛制动效果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