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国网上海电力企业为优化营商环境颁布了一系列举措,旨在推进电力营销服务改革,整合资源,提高服务质效。相关部门多措并举,为电力营销智能精准服务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电力企业应在日常业务管理中,以落实智能精准服务为目标,以营商环境优化为依据,持续推进电力营销服务改革体系深化,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
1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性
1.1促进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精细营销模型就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评价,从而使其成为一种综合的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采用高精化的营销方法,不仅能对营销流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还能在不同的运作环境中,提高营销监管和审计的水平。
1.2推动公司的长远、稳定发展
电力市场的发展是一种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确保自身长期稳定发展而开展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从长远来看,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才能取得较大的发展。最后,本文给出了以精益为核心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对策略管理模式的调整,企业可以有效地提升市场竞争力,保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对公司来说,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方式。
1.3有利于提高电力利用率
电力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就必须在市场营销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市场细分和定位精准,对于不同地区、同一区域内具有消费能力的客户群体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是差异性产品或者服务,而对于那些规模小且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群体而言则是没有差别性价格产品或服务等。所以,电力公司必须持续改进自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客户的真实需要,才能有效地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
2电力营销智能精准服务落实的影响因素
2.1营商环境对电力营销智能精准服务落实的影响
优化营商环境对电力营销智能精准服务的落实有积极影响,也为电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首先,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为电力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和稳定的创业和投资环境。例如,简化注册手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能吸引更多创业者和投资者进入电力行业,推动智能精准服务创新和发展。其次,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行政审批速度和效率,减少电力企业办事时间和成本。例如,电力企业依据政策简化审批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行电子化审批等措施,提高了电力企业获取相关许可和证照的效率,促进了智能精准服务的快速推广和应用。此外,营商环境的改善伴随着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和规范,以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相关部门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有效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力企业提供高质量、可靠的智能精准服务。最后,优化营商环境应加强政府与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政府可提供市场信息、数据统计和分析报告等,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指导其提供更精准的智能精准服务。同时,政府还能为电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2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电力营销落实智能精准服务期间,其他因素也会对服务落实质效产生影响,如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力度、电力企业的技术条件、从业人员素质、先进的服务理念等。良好的技术条件是智能服务体系构建的核心,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是关键,贯彻先进服务理念是重点,政策保障是前提。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也应考量其他因素对电力营销智能精准服务落实的影响,以实现营商环境与条件的同步协调发展。
3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电力营销智能精准服务落实保障措施
3.1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营销能力
为满足电力营销形势,实现优质营销的管理目标,要对现有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进行优化,通过对管理机制的优化能够降低决策风险,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市场把握力。首先,要增强营销人员与各部门员工之间的合作,做到与企业生产、管理、财务结算等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精准配合。其次,要建立多层级的管理组织体系,厘清职能定位,健全多维度、多层级协同、保障、监督机制,做到营销决策有据可依,高效可控。建议实行以集团总部电力营销管理机构为一级管理主体,省级电力营销管理和运营机构为二级责任主体的两级营销管控体系,实现全国、区域、省级市场营销机构联动,资源统一调配,业务集中管控,提升整体竞争力。最后,在营销人员能力方面,要加强电力市场形势分析,提高分析的针对性、时效性,增加市场感知力、把握力,全面提高营销人员业务能力。
3.2强化营销队伍的建设,探索新型激励机制
发电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首先要配齐配强电力营销人员,建立合理的多岗位选拔、培养制度,建议从市场分析、交易报价、结算风控岗位配置专业营销人员。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员工的招聘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市场意识、对电力市场有一定理解和营销技术的人才,根据营销人员的能力特点安排在相应的营销岗位上,组成一支强有力的营销团队。同时,探索、完善市场化考评激励制度,加大对市场交易、客户服务等激励力度,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激发交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强化内部控制体系
为了有效控制电力营销业务风险,除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外,企业还需要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制定内部控制标准、完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机制和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等。首先,建立内部审计机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监控和评估。企业应当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制定审计计划和程序,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并将审计结果及时报告给企业管理层。其次,制定内部控制标准也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内部控制标准,可以规范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另外,完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机制也是控制电力营销业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机制,对企业的关键信息进行加密和保护,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为电力营销服务改革提供依据,指明方向。以“五省五增、五新五优、四早办电”相关举措为指导,电力企业应进一步明确电力营销智能精准服务的内涵,识别日常工作中影响服务落实的相关因素,在精准服务落实中遵循新的服务理念、引进智能服务技术,做好业务人员的素质提升和服务优化工作,以确保电力营销智能精准服务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李俊楠,周默,张龙.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用户侧服务转型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3,40(9):73-75.
[2]曹利慧,廖晓云.电力营销服务中的智能化转型与发展趋势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3,40(9):318-319.
[3]郭亚琪,侯本辉,张勤,等.提高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水平中新时代服务理念的应用[J].中外企业文化,2023(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