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疾病,其能够对病人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对该种疾病进行治疗时,临床上多会对早期病人实施保守治疗,并对晚期病人实施透析或肾移植,以此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对于肾移植手术,随着医疗技术持续发展,该种手术的成功率正在不断提高,但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肾移植手术结束后,病人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且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导致生活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肾移植手术结束后,需要对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满足病人内在需求,改善其生活质量。但目前采用的护理方法实施效果欠佳,本身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性,且过于注重规章制度,细致化水平较低[1]。为此有学者指出,在开展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时,有必要应用循证护理干预,以相关文献及病人实际状况为基础编制护理方案,从而增强护理方案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实现对病人生活品质产生积极影响,降低其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为探究循证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效果,本文特此展开研究,以期可以为医护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提供支持,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分析
1.1.一般资料
以完全随机的方法在我院选择210例肾移植术后病人,所有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对抽签的方法进行利用,以此将病人分成两个小组,也就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括105例病人。在对照组中,男性病人的数量是59例,女性病人的数量是46例,年龄都处在24岁到71岁的范围内,平均值是(44.71±2.94)岁。该组中有80例属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25例属于亲属活体肾移植。在观察组中,男性病人的数量是60例,女性病人的数量是45例,年龄都处在24岁到69岁的范围内,平均值是(44.62±2.99)岁。该组中有53例属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赠,52例属于亲属活体肾移植。参与本研究的病人各项基础性资料已进行比较,结果是不存在明显差异,病人之间能够进行对比。正式开展本次研究前,已排除认知功能存在障碍、无法清楚表达自身实际想法的病人,且已将研究内容根据实际状况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并成功取得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认同。
1.2.研究方法
将组别作为参考依据,分别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也就是依照规章制度对病人实施药物管理,保证病人每日能够按时服用药物,并落实饮食干预,满足病人的营养需要。需要做好饮食管理,优化病人的饮食方案,并实施抗感染治疗,以此降低病人出现感染的可能性。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在循证护理开始前,需要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具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实施文献检索,采集最佳证据。在完成上述工作后,需要对证据的可操作性与可靠性进行研究,并由专家决定是否对证据进行使用。在确定最佳研究证据后,需要对临床经验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充分掌握病人真实意愿及具体情况,以此在临床护理中对证据进行应用,提高护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编制护理方案。护理工作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宣教。医护人员需要对病人进行精准评估,了解其文化背景,并围绕所患疾病与肾移植进行讲解,提高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病人提出问题时,医护人员必须进行耐心解答,以消除病人具有的顾虑;②心理干预[2]。医护人员需要对病人进行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状况,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可选择为病人适当列举成功案例,以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并告知病人治疗的意义;③医护人员需要配合医师治疗,并在病人处在疾病不同治疗阶段时,为其提供能够保护胃黏膜、肝肾功能、白蛋白的药物。若发现病人白细胞低下,应对其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落实对口腔黏膜与两颊黏膜的保护手段,指导病人通过软毛刷刷牙;④用药管理。医护人员需要与病人进行充分交流,告知其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在用药管理中,考虑到部分病人的年龄较大,相对于中年人认知水平较差,故而进行用药指导时,医护人员必须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在手术结束后,需要为病人提供免疫制剂,为其详细讲解与免疫制剂相关的知识内容,告知其使用免疫制剂的重要性。在病人能够对免疫制剂进行自行服用时,需要告知病人辅助药物的判断方法,以防止药物混淆,从而造成不良后果;⑤观察排斥反应。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告知病人与术后排斥反应相关的知识内容,告知其如何对排斥反应引起的症状进行判断,并做好对病人体温、脉搏的测量工作,了解其实际数值。若通过测量发现异常现象,必须立即通知医师,以保证病人健康;⑥饮食干预。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的饮食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方案各项内容,落实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此提高饮食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饮食方面,应以低脂、低盐饮食为主,适当增大优质蛋白摄入量,禁止病人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⑦生活管理[3]。医护人员需要调查病人的营养情况,帮助病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病人能够得到充足休息。需要指导病人适当参加锻炼,以提高病情控制效果;⑧预防感染。在肾移植手术结束后,病人需要坚持服用免疫制剂。为防止病人出现感染现象,保护肾功能,医护人员必须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要求其注意病人卫生,定时更换床单被褥等贴身物品,以防止感染现象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并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不同指标的判定标准如下:(一)生活质量。由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物质生活进行评价,每项满分是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病人的生活质量越好。(二)并发症。该指标包括3项内容,分别是肺部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血糖异常。(三)遵医行为。由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体重控制、自我监测、合理饮食、正确用药、规律作息依从度进行评价,每项仅统计依从的病人。(四)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采用的调查工具是院内专家结合国际标准自行编制的问卷。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病人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生活质量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2.2.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如下(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3.分析两组遵医行为
两组病人的遵医行为如下(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遵医行为对比
2.4.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如下(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不同慢性肾病终末阶段的病理表现,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目前对慢性肾衰竭病人进行治疗时,医疗人员多会采用肾移植手术,并通过该种手术提高病人的存活率[4]。但在深入分析肾移植手术后,可发现其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性,本身有可能引起并发症,进而影响病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病人处在围手术期时,需要对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满足病人具有的内在需要,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病人生活品质。对于传统护理方法,其虽然应用时间较长,但本身存在许多缺陷,且过于注重规章制度,难以针对病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肾移植术后护理方法进行革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领域属于新趋势,其要求医护人员将科学理论作为参考依据,尊重病人意愿,结合自身经验、操作技能对针对性护理方案进行编制,以此提高护理水平[5]。在深入分析循证护理过程后,可发现其主要包括4个过程,分别是护理问题确定、文献检索、循证方法评价证据与实践,不同过程之间均具有密切联系,若未做好某项环节,必将对循证护理干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在应用循证护理方法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将病人作为护理主体,将相应的护理研究作为重要依据,进而制定可靠的护理方案。循证护理能够打破传统护理模式,解决传统护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且能够拉近护理过程与病人意愿之间的联系,促使临床护理效果实现最优化[6]。因此在开展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时,需要对该种护理方法加以重视,并进行科学利用。有学者围绕循证护理在肾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发现通过该种护理方法,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将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将得到控制,且生活品质将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该学者认为,循证护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7]。通过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发现在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将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将下降,且护理满意度将明显提高,遵医行为将得到强化,该点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因此本文具有充足的依据认为,循证护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在肾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成效,其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强化其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应对该种护理方法加以重视,并进行科学利用。
参考文献:
[1]张丽,张东敬,刘淑珍.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8):73-75.
[2]邓聪,孙卫民,林梅双,林艳芬.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病原体及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21,27(02):279-283.
[3]郭颖,郭华,丁艺珠.配偶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身体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325-3328.
[4]曾乐.肾移植术后患者住院期间饮食护理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7(11):21-22.
[5]朱欢欢,仰贤凤.循证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1):180-182.
[6]张艳,唐倩.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4):112.
[7]王素平.循证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07):88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