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退化,极易导致骨折,常见类型是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等,需接受髋部手术治疗,但老年患者对手术中麻醉的耐受力较低,需选取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减轻对老年患者的影响[1]。本次研究老年髋部手术中应用神经阻滞与轻比重腰麻的效果,详细的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2岁-89岁,平均(73.44±4.58)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6岁,平均(75.54±4.88)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面罩吸氧,调节氧流量为2L/min,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神经阻滞,患者采取侧卧体位,将患侧的髋关节向上,定位腰丛穿刺点,进行常规铺巾消毒,我们在索诺声Edge超声联合贝朗Stimuplex-HNS11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采用Pajunk 神经刺激针(21G×100mm)平面内方法进行腰丛穿刺,引出支配区域肌肉伸缩反应,确认回抽无血后,将30ml浓度为0.33%的罗哌卡因注入;屈曲患者髋部45°,屈曲膝部70°,在超声及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采取患侧骶骨旁入路进行坐骨神经穿刺,至目标穿刺点后,引出支配区域肌肉伸缩反应,确认回抽无血后,将20ml浓度为0.4%的罗哌卡因注入。
观察组应用轻比重腰麻,引导患者采取侧卧体位,保持患侧的髋关节向上,以L2-3间隙作为穿刺点,采用损伤最小的驼人牌一次性腰硬联合麻醉包中的5#腰穿针(0.5×110mm)直接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针直至蛛网膜下腔后,缓慢注入(大约20-30秒)0.5%轻比重罗哌卡因(1%耐诺品1.25ml+注射用水1.25ml),总容量为2.5ml。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辅助用药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t、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运动阻滞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2.2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
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x±s)
2.3两组辅助用药情况对比
对照组需增加静脉辅助药物共6例,其中4例缓慢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5ug/kg/h,2例应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1.5-2ng/ml维持;观察组术中未有辅助用药,两组均未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3 讨论
髋部手术是临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手段,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退化,对手术中麻醉的耐受性较低,为促进老年患者的快速康复,改善其预后,需慎重选择麻醉方式、麻醉用药。
神经阻滞可取得患者下肢单侧肢体的完全麻醉效果,同时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且其麻醉效果不会受到抗凝治疗所带来的影响,效果较佳,但在神经阻滞麻醉中常需增加静脉辅助药物才能够取得满足手术要求的镇痛效果[2]。轻比重腰麻具有药量小、起效快和麻醉效果确切的特点,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其用药罗哌卡因具有运动阻滞轻、血管扩张作用弱和脂溶性等特点,安全性较高,适用于老年患者[3]。
综上所述,老年髋部手术应用神经阻滞和轻比重腰麻均可取得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且血流动力学均较稳定,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海亮,郝静静,路喻清,白延斌.轻比重腰麻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09):1134-1137.
[2]沈丽娟,吴浩云,仲洪侠,孙小浩,郭雅婷.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9,45(04):350-352.
[3]郝春香,韩春姬,陈国庆,刘舒云,张昌盛.轻比重腰麻与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07):100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