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免疫因素以及感染因素等,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下腹坠胀、腰骶疼痛等,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中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但是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无法达到预期。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各类临床均有独到的治疗方法。中医将慢性盆腔炎归类为带下、癥瘕反冲。雷火灸是针灸的一种,通过在艾条上加入中药,能够改善患者的机体循环。而中药灌肠能够通过肛门给药的方式,使肠黏膜吸收药物,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两种治疗方法均在中医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有鉴于此,本文特研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20年8月~2022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7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6例。纳入标准:(1)均系我院慢性盆腔炎患者;(2)主要表现包括腰骶疼痛、白带增加、腹部胀痛等;(3)经B超确诊,提示盆腔或输卵管积液;(4)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妇科肿瘤及其他生殖泌尿疾病;(2)近期内接受过临床治;(3)合并内外科重大病灶;(4)合并精神异常;(5)自愿放弃研究;(6)中途退出或失访。实验组年龄21~43岁,均值为(33.61±5.96)岁;病程3~6个月;均值为(4.65±1.24)个月。参照组年龄23~46岁,均值为(33.86±5.71)岁;病程4~6个月;均值为(4.75±1.30)个月。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0.05),符合临床对比条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行常规治疗:给予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生产企业: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153)联合康妇消炎栓(生产企业:葵花药业集团(伊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3022143)治疗,治疗方法为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每天1次,每次0.5g;康妇消炎栓在患者排便干净后,将指套戴好,并进行肛门给药,给药深度为5cm左右,每天2次,每次1粒。连续用药7d。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加用雷火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1)雷火灸:指导患者仰卧位,随后改为俯卧位,将雷火灸点燃后放置于盒中,灸治患者两侧子宫穴、次髎穴及水道穴,在治疗时采用毛巾遮盖,每次治疗时间为0.5h,每天1次。连续治疗10d。(2)中药灌肠:方剂组成包括川芎30g、丹参30g、蒲黄30g及赤芍30g、三棱15g、五灵脂、15g、莪术15g、当归15g、透骨草15g、枳实15g、皂角刺15g、乳香10g及没药10g。将上述药物加清水浸泡0.5h,并煎煮至100ml。从患者肛门插入肛管给药,肛管深度12cm左右,随后进行灌肠治疗。在药液进入后将肛管拔出,药物在体内保留2h,每天1次,连续治疗20d。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积液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
1.3.1 治疗效果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临终症状消失,无压痛,B超检查结果正常)、有效(症状缓解,压痛反应减轻,B超检查包块体积缩小。)及无效(不符合上述条件)。治疗有效率=
1.3.2 积液情况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采用B超检查的方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盆腔积液及输卵管积液深度。
1.3.3 疾病复发情况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时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c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时,组间对比差异成立。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表[n(%)]
2.2 两组积液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输卵管积液深度与盆腔积液深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输卵管积液深度与盆腔积液深度水平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2所示。
2.3 两组疾病复发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复发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疾病复发情况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3所示。
表3 两组疾病复发情况对比表[n(%)]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为女性多发疾病,而且复发率高,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常规临床药物治疗中以抗菌药物为主要治疗药物,但是随着菌病耐药性的增加,使得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从中医角度来看,慢性盆腔炎的主要致病机制为机体湿邪积聚而导致经络闭塞,血运不畅而获病。因此,解除患者湿邪,通经活络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向。有鉴于此,本文特研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的效果。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两组治疗前输卵管积液深度与盆腔积液深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输卵管积液深度与盆腔积液深度水平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复发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疾病复发情况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雷火灸通过艾绒与中药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对穴位进行有利刺激,使得皮肤屏障打开,强化其对于药物的吸收。而本次研究中,中药灌肠方剂中,选取丹参、赤芍、川芎、当归等药物。丹参可以通经止痛、祛瘀活血,当归能够止痛调经、活性补血;当归、川芎及赤芍同用能够治疗痛经与闭经血滞,没药能够定痛散瘀、乳香可以生肌消肿。五灵脂与蒲黄合用能够止痛化瘀,透骨草、枳实与皂角刺联用能够止痛行气、除湿消积、行气止痛。全方共用能够有效祛除湿邪,活血化瘀、止痛除湿。对带下及癥瘕功效良好。而从临床角度来看中医灌肠能够增加盆腔的药物浓度,并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血管扩张水平,提高内循环的稳定,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而雷火灸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产生辐射能量,出现红外线与近红外线,使药物直达机体深处,改善躯体机能。
综上所述,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积液情况改善,复发情况减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建议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严妍,龚坚,宁鹏. 中药灌肠、雷火灸联合旋振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应用价值[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2,44(2):272-275.
[2] 林瑛. 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1):120-121.
[3] 吴敏萍. 中药灌肠+雷火灸联合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在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J]. 健康女性,2021(42):52-53.
[4] 许秀秀,王帆. 通任红藤败酱汤、中药灌肠方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6):158-159.
[5] 吕美琼. 中药灌肠结合雷火灸治疗迁延难愈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4):171-172.
[6] 陈兰. 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