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提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总体纲领,《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企业的工作任务、政府的监管责任、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随后,各行业纷纷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水利水电行业相继出台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意见、各专业领域辨识及评价导则等,有效推动了水利水电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发展,并依托水利水电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实现安全风险预测预警。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
1.1安全事故应急机制缺失
创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机制十分必要,但是在我国的普遍状况是应急机制欠缺,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之时通常看起来手足无措,导致安全性困境没法立即处理,乃至加重局势的严重水平。大部分管理人员也许搞清楚了安全工作的必要性,也了解安全风险,了解安全生产事故,但是部分人却存有侥幸心理,觉得自身承担的工程项目不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在出现意外发生以前,没人能预测分析到意外何时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也是这般,在安全生产事故真实发生以前,没有人可以提早预测哪里会发生什么问题,这也是大家的盲区,是一部分管理人员存有侥幸心理的缘故所属。恰好是因为那样心理状态,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机制缺失,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机制的缺失导致在遭遇真实的安全生产事故之时,通常不可以马上开展合理解决,反倒推迟了安全事故的时间,加重了安全事故危害性。故此,安全事故应急机制的缺失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
1.2管理责任机制缺失
管理责任机制缺失,实际上就是在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中支配权与责任不统一和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不确立。当企业内部存有这一难题时,只知安全管理发生难题,最终追究责任时通常无法寻找到最后责任人。相对找不着责任人而言,更为严重的难题是在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中由于责任不统一,有关责任人办事效率不高,安全管理工作推动艰难。岗位职责不确立及其责任不统一,最后造成的便是安全管理无法贯彻落实,导致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机制缺失造成了安全风险,增加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管理责任机制的缺失也是危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有关工作人员务必多方面高度重视。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优化对策
2.1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提高安全监督检查能力对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监理部门的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理体系,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以免后续施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监理单位需要严格检查施工单位的水平和资质是否达标,每完成一个工程环节,都要在检查并确认无误以后才能开始下一个环节的施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能监督,重点考察安全性文件和工艺检查报告。排水系统、用电系统、模板工程与基坑边坡支护对水利水电工程非常重要,也是重点管理的对象,监理单位需要严格检查这些工程的进度,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要尽可能地提高施工效率。
2.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让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操作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工作规范。施工单位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对单位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特别是需要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推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都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落实安全责任制,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单位可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服务小组,小组工作人员可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与宣传,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施工单位还需要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权利,提高安全管理的合理性。
2.3重视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便需及时查明事故的原因,避免此类事件重演。只有细致分析故障原因,才能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各部门需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针对事故发生的地点、原因等信息进行细致记录。从真实情况出发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细化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排除隐患。详细记录每次事故的原因,并将其作为安全教育的案例内容,用于安全教育活动中,促使所有工程参与人员均可从思想层面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意识到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避免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可使用分层法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依据不同的事故类型进行统计整理,对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原因等情况进行细致记录,从而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水利水电项目中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下述特征:第一,施工人员的作业事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第二,人员事故发生具有偶然性特征。对此,需依据已经发生的真实案例来认真总结教训,避免此后发生同样的事故。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安全与其质量存在较大的关系,因此施工方需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制定科学的技术管理标准遵照执行,全面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从而影响工程的实施进度。
2.4实现项目系统化、专业化与信息化的管理
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无法保证效率能够达到工程实际需求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项目进行系统化以及专业化的管理,因此需要管理阶层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企业内部制度的规范化,同时实现项目的系统化、专业化与信息化管理,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出管理人员以及管理技术、管理理念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统一的企业内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体制,保证各项措施能够具体落实在各个环节以及各个岗位上,加强对于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充分利用现阶段我国信息化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管理透明化以及实时信息共享。
2.5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建设企业及施工单位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需要以人为基础,设立专门的管理办法,对参与项目建设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单位要加大安全教育力度,让施工人员在工作当中具备较强安全意识,在实践操作技能上也有所提升,进而保障其施工安全性。施工单位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应急演练,对施工中产生的突发安全事故进行防范,减少人员伤亡。在开展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技术人员的基本操作进行审查,让其掌握施工机械的安全操作形式,提高整体水平。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民生建设形式当中,是比较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完成的好坏,都直接联系着人民的生活发展。对于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保证施工进程的有效开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管理研究[J].广西水利水电,2020,49(5):105-109.
[2]白小锐.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9):63,65.
[3]陈立军.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37(17):106-107.
[4]赵力维.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居舍,2020,40(23):147-148,182.
[5]苏富军.浅议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发展,2020,33(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