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临床中重要的辅助手段,特别是在肝脏肿瘤疾病方面[1]。肝肿瘤切除术手术难度大,出血风险高,容易损伤胆管、静脉[2]。通过三维可视化,准确掌握肝脏解剖,可以精确肝脏肿瘤大小、位置、毗邻关系[1],将肝脏肿瘤立体化,有助于术前制定正确的手术路径,对疾病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每一个临床病历都有各自的病历特点,在肝脏肿瘤疾病方面,围绕典型病例,将疾病的临床表现,疾病发病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融为一个体系[3],让实习同学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参与诊疗,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再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提高实习同学对肝脏肿瘤疾病整体认识,带动实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实习带教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月和2022年1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进行肝胆外科实习的2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有实习同学均为同一级且自愿参加对照研究。
1.2研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4名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名。入科前进行肝脏肿瘤方面理论测试,测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授课内容为肝脏解剖知识及肝肿瘤疾病的诊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三维可视化联合案例法,两组教学时长一致。
1.3教学实施。1.3.1对照组教学: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按照第8版外科学,对肝脏肿瘤,主要涉及解剖,肿瘤定义以及疾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通过临床查房形式将讲解内容加以巩固。1.3.2研究组教学:三维可视化联合案例法。通过海信医疗 Details of 3D Reconstruction 三维可视化技术,将肝脏肿瘤位置、大小,毗邻动静脉可视化,为制定手术方案及术中注意问题提供多角度关注,还能模拟手术后肝脏剩余体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讲解CT、MRI+MRCP等影像学资料。通过典型病历,引导同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肝脏患者临床表现如何”,“一般发现肝脏肿瘤的时间多长”,“肝脏肿瘤生长特点”,“肝脏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及预后”,可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肝脏肿瘤有个大体认识,存在疑问的,在实践教学中提出,通过讨论、指导解决问题。
1.4教学质量
教学结束后,通过授课内容制定考试试题,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试题包括单选、多选、简答、问答,满分100分。发放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的实习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和教学质量满意度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和教学质量满意度以(x̄±s)表示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医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4],这对对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水平、带教方式及以及带教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种信息化设施及教学设备的出现,丰富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
三维可视化技术将肝脏二维解剖变为三维立体结构,可以立体展示肝脏肿瘤的大小、位置、毗邻关系,及肝切除的肝脏体积[1],弥补临床工作中CT、MRI二维结构的不足。通过案例法分析,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除问题。对肝脏疾病的知识点更加清晰、印象更加深刻,从枯燥的课本中走出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案例法,让学生对肝脏肿瘤有了更为深刻了解,在出科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表明学生更愿意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学习,而且教学质量及满意度还高。
参考文献
[1]张海波. 医学CT图像的三维分割与可视化研究. Diss. 山东师范大学.
[2]肖亮, 谭盛, 米星宇, et al. 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荷瘤门静脉流域分析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2, 32(1):10.
[3]陈伟, 黄燕林, 滕艳娟. 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带教的评价[J]. 中华护理教育, 2011, 8(3):2.
[4]陈伟, 黄燕林, 滕艳娟. 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带教的评价[J]. 中华护理教育, 2011, 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