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探索
阿依西古·依不拉音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阿依西古·依不拉音,. 浅谈技工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探索[J]. 文学研究,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232.
摘要: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的人才,这样的现实需求,迫使学校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培育力度,尽全力开展应用型教学.对于技工院校汉语言文学课程来说,教师要把握住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强化知识教学,为学生搭建扎实的学习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理论融入到生活中,实现有效教学,同时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必须具备相应的创新性,让学生对于多个学科之间的学习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获取更多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教学探索;措施分析;教学创新
DOI:10.12721/ccn.2024.157232
基金资助:

技工院校的教师在开展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时,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自己的个人行为,充分发挥出汉语言文学的学科魅力。语言可以将一个人的整体素养体现出来,也能够体现出教师的知识素养,开展教学活动的潜质,打造高效课堂的创新性。教师的日常行为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感知到学习的魅力,还能学习到汉语言文学的渊远流长。优美的汉语言文学能够给予学生充满活力的课堂,打破沉寂的气氛,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1 、教师教学应当紧紧围绕学生,以生为本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让学生牢记知识,能够在考试的过程中解答出试卷上的问题,这样的模式迫使学生记了许多汉语言知识,但是却不能够将这些内容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掘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传递给学生的依然是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而且在这样的模式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社会联系越来越少,学生的学习并不能获得实际的提升[1]。对于教师来说,及时完成教学任务是首要的,在课堂上,要始终以学生为主角。尽量避免学生变为听众的情况出现。教学课堂上十分重要的辅助工具当属教案,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清晰的定位教案的作用,他们将重点放置在教案的书写上、规划上,反而在课堂上开展模式教学,僵硬化教学。这样的模式并不能够为学生带来实际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及时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打破形式主义,紧紧围绕着教书育人的伟大理念,对学生进行知识授予。比如,在向学生讲解公文写作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前明确教学大纲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学会公告、信函、通知这三种常见公文的具体写作流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一进行教授,必然会浪费很多的课堂时间,同时也不能够获得相应的教学效果[2]。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按照理解去书写这三份公文,完成之后,在班级内部传阅,让同学之间互相提意见,在同学心中充满疑惑之时,教师再进行解答,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课堂气氛也是轻松、活跃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地融入到课堂中,不断进步,获得实际的提升。

2、教师应当强化语言的作用

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中,语和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念。文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重点考查的是写作水平。语,顾名思义,就是说话、沟通。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传承,不仅能表现出人们的思维,同时还能体现出不同地区的语言差异。语言是思维的体现,思维是语言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尽量多开展一些主题班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多说多写,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叙述故事或者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去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在这个教学模式下,一定会锻炼一些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发言时,一定要走上讲台,面向同学要有主角意识。对于胆怯的学生,教师要去鼓励他们,让他们多做尝试,突破自我,这样才能获得实际提升[3]

3、 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德育培养

目前,在我国的很多技工院校的教学目的,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学生在学校或学习到许多的专业课,可能部分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这一课程的教育力度,并不重视没有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作用,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全面的提升,这样的行为是十分危险的,会造成学生的发展受到制约。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来说,教师不仅能够教会学生一些语文能力,同时还能够传递给他们德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对学生带来的德育培养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经过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也是各个伟大的学者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编排所出版的,其中的知识十分系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给予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很多教师都习惯让学生去注重这篇文章的华丽辞藻与优美篇章。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取得相应的教学成果,但是并不能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些印象深刻的时刻,然后让他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去体会文章的思想,反复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最终意图,去体会作者的纯洁心灵与品德。教师还要去发掘其他文章中的德育知识,将其完美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语文能力,还能够通过自己反复思索,培养出独特的德育水平。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立世的根基。优秀的语文教学,会让学生的精神境界更上一层楼[4]。如今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教育改革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来说,是难得的机会,学校与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机遇,开展实际的应用性教学,优化学生的综合水平。

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 必须做出改革,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借鉴先进的教育模式,打造全新的汉语言文学课堂,让学生可以在这门学科中感知到无尽的知识瑰宝,为学生日后的发展不断累积财富。教师的教学应当围绕着生为本的重点,摆脱形式教学的局限性 ,充分发挥出学科的德育知识,强化语言的地位,同时要开展应用型教学,让学生能够获得针对性的成长,养成优秀的性格与品德,向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发光发热,致力于国家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逸渲.浅析后现代教育思想下高校汉语言文化发展路径探析[J].汉字文化,2021(18):49-50.

[2] 张春兰.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7):178-179.

[3] 罗善红.浅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的有效路径[J].福建茶叶,2021,43(08):149-150.

[4] 胡景乾.论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路径选择[J].安康学院学报,2021,33(04):59-62.

作者简介,主要包括:阿依西古·依不拉音、1974年8月、女、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国语教学。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