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
邵兰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邵兰芳,. 如何激发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J]. 当代中文学刊,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023.
摘要: 古诗词里留下了先贤的无穷智慧,不仅包含了哲学,还有人文历史,目前传统文化正在复兴的阶段,我们通过讲述故事、品析手法、进行创作实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古诗词;讲故事;品古诗;学创作
DOI:10.12721/ccn.2023.157023
基金资助:

近期,《长安三万里》这部动画片刚刚上映,就已经是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古诗词里留下了先贤的无穷智慧,不仅包含了哲学,还有人文历史,可见,”中华民族流着诗歌的血液”〔1〕,然而,传统文化正在复兴的阶段,还需要人们共同去努力实现。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呢?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探讨一下学习古诗词的作用这个问题。

首先,学习诗词可以得到语言的审美与净化。

《左传》里讲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从这个层面来讲,语言其实是一个人社会身份的标志,当今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在表述的时候,往往带着一种粗野的气息。而《诗经》就能够起到净化语言的作用,包括唐诗宋词元曲,因为这些诗词都是用典雅的语言写成的,我们长时间地品读这样的作品,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语言的免疫力,对于那些比较粗俗的语言,都会进行净化。

其次,学习诗词可以得到思维方式及认识体系教育。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我们的民族是一个诗意的民族,因为我们看到天地万物或者看到自然,总会把自己跟大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我们总会在自然界当中引述出自己的影子。这种对自然非常特殊的体味方式,其实就是中国人的诗意思维,这种思维可以教会我们聆天雨打芭蕉的声音,可以让我们欣赏春色炊烟缕缕升起,这就是诗歌教会了我们一种生活观念,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来治愈我们心灵的创痛。

其次,学习诗词可以得到人格境界教育。

我们知道中国古人讲诗言志,所以古人,尤其是那些先贤们,总会把自己对于大道的领悟,或者对于社会的责任担当,都写到诗词里去。清代的谭嗣同写过一首词,《儿缆船并叙》说他有一次他到衡阳去坐着船,结果突然遇到了大风,眼看船就被吹翻了,这时候,有一个小孩带着缆绳,要把船拖到港里头,防止船被吹翻,结果因为风特别大,这个孩子就被拽得摔来摔去的,这个孩子虽然大声的哭嚎,但他的手坚决不松开缆绳,最终把这个船拖到了港里头。

如果我们让孩子阅读这样的诗句,是不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担当精神? 

由此可见,学习古诗词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诗词学习兴趣?

第一,讲述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吸引学生自觉阅读。

其实,古诗词是很厚重的,它的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沉的历史。在宋代有一个叫侯蒙的人,他长得不太好看,考科举考了很久都没有考上,有一天在放风筝的时候,有一个人把侯蒙的画像画到风筝上去,然后就把它放到天空上去,一群人指着侯蒙说:“看看你飞到天上去了!”他们是借意讽刺他,像你这样的人还想考科举,还想青云直上,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是,侯蒙并没有生气,而是不慌不忙地填了一首《临江仙》,诗词的意思是:我还没有考上,还没有遇到赏识我的人,谁能肯相信我很有才能呢,我在高空中看到了你们看不到的美景,将来有一天你们所有的人都会看我在高空中俯视你们,果然,在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侯蒙中进士,后历任要职。

诗词中侯蒙对旁人讽刺他的这种行为是不认可的,但是在提到对方的时候,侯蒙依然表现出对对方足够的尊重,称他为“良将”。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了解到怎样去对待别人,怎样与人沟通,怎样去宽待别人的处事方式,这也是一种人格教育。通过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第二,品析古诗词常用的手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

我们常常说诗词到很美,它美在声音里、美在画面里、美在情感里。叶嘉莹说过一句话,“诗词的一半生命都是在声音里面的。”我们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一种现象,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在下面却死气沉沉地看着,一脸的惘然与无助,一节课下来,听不见学生的读书声,更不要说学习的收获了,这是很无奈的事情。因为古诗的创作不像我们的口语表述,我们平常人说话,使用的是口语,口语是一种自然生成的语言,脱口就能够说,不需要去研究平仄,但是诗歌就不是这样了,诗歌要分清浊节奏高下,甚至还要研究它的品质搭配。〔2〕

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唐城坳……

诗里的“号”“茅”“郊”“”梢”“坳”,都是押了一个“ao”韵,而这个“ao”就是模拟风声呼号的声音。所以,我们在给学生讲这些诗句的时候,让学生发现诗词其实是有声音密码的,这个时候学生很可能就会对古代的诗人创作这种技巧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破解声音里面这些声音密码了。

第三,进行古诗词创作的实践,挑战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

很多学生说,我们也读了很多诗词,也懂得了声音的鉴赏,也懂得了意像的鉴赏,那是不是就够了?诗词之美,除了声音的画面这些鉴赏之外,我们也不妨和学生尝试一下诗的创作。

2020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就规定了学生要尝试写诗歌写小小说的要求,那么,如何让学生模拟诗歌创作呢?

(一)让学生练一些对联连接龙:

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中国古代诗词是很讲究对仗的,例如:长空——细雨——寒鸦----游子…………

在让学生玩接龙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设定了一些规则,限定时间,第一轮对不出来,就被淘汰,哪个学生对不出来,谁举手补充了,谁又可以复活了。到最后,哪一组得分最高,哪一组就可以胜出。对联接龙的好处在于让学生不断的去寻找典雅的词汇,这样,学生写诗的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二)让学生玩对联塔。

截图1742203379.png玩对联塔的时候,限定时间,男生和女生分开,一组是上联,另一组是下联。这样的游戏既要炼字,又要选字,更要组合意像,甚至有时候还要选一些典故,不知不觉之间,学生水平得到提升,对于诗词创作的技巧也实践到了,那么,对于诗词他会不喜欢吗?

总之,在我们的教诗的过程当中,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启发不同阶段年龄的学生,低学段以故事、做游戏为主,高学段可以设计一些思维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诗词之美。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首先要提升我们自己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进入到诗词的境界当中,真正的爱上诗词。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