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专业护理实践与思考
张艳琼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艳琼,. 呼吸专业护理实践与思考[J]. 中国护理学报,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345.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呼吸专业护理在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护士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呼吸专业护理的重要性、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日常护理工作的总结与分析,旨在为提升呼吸专业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呼吸专业护理;护理实践;挑战与策略;未来发展方向
DOI:10.12721/ccn.2024.157345
基金资助:

一、引言

呼吸专业护理是医疗护理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面照护,包括病情监测、治疗支持、康复指导等多个方面。作为一名呼吸科护士,我深感这一专业领域的挑战与责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二、呼吸专业护理的重要性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炎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专业护士在患者照护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急性呼吸衰竭等紧急情况下,呼吸专业护士的迅速反应和正确处理,往往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此外,我们还承担着教育患者的任务,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呼吸治疗设备,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护理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 挑战

在呼吸专业护理实践中,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首先,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多变,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其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呼吸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对护士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也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 应对策略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采取了多种策略。首先,通过定期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护理技能。其次,加强团队协作,与医生、药师等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保持紧密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照护。此外,我们还注重患者的心理照护,通过倾听、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呼吸专业护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护理方案。同时,借助智能化、信息化的护理设备,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我们还将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充分发挥中医在呼吸系统疾病康复中的独特优势。

五、具体案例分析

以下是我个人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具体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呼吸专业护理的实践与挑战。

患者张先生,65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入院。入院时,患者呼吸困难,咳嗽频繁,伴有大量黄色脓痰。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护理计划:

1. 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以及观察咳嗽、痰液的性状和量。通过监测,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疗依据。

2.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我们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同时,教会患者有效的咳嗽方法,以促进痰液排出。

3. 氧疗护理: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医生建议,给予适当的氧疗。在氧疗过程中,我们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调整氧流量,确保患者安全。

4. 心理照护:COPD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我们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经过一周的精心护理,张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缓解,咳嗽减轻,痰液减少。他对我们的护理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感慨地说:“你们不仅治疗了我的身体,还治愈了我的心灵。”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呼吸专业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还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力求提供全方位的照护。

六、护理体会与思考

通过多年的呼吸专业护理工作,我深刻体会到这一领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病情、心理需求和恢复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关注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同时,我也希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呼吸专业护理的发展趋势,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

总之,呼吸专业护理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工作。我们作为护士,要勇于担当,不断探索,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照护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将收获成长与喜悦,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七、结语

呼吸专业护理在医疗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呼吸科护士,我们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勇于面对挑战,积极探索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同时,我们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拾健康与信心。

参考文献:

[1] 张蓉,徐亚萍,张楚研,等.临床实践基地护理师资团队学科方向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 15(21):166-170.

[2] 张春霞.新时期医院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幸福生活指南, 2019(22):1.

[3] 王秀杰,张伟,徐永超,等.我院护理专业毕业实习基地教学管理的困境及思考[J].科技风, 2019(11):2.DOI:CNKI:SUN:KJFT.0.2019-11-026.

[4] 吕扬, 贾燕瑞, & 高凤莉. (2021). 呼吸内科护理专业化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与思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7(3), 5.

[5] 李香莉,李佳.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心理医生月刊, 2012, 000(005):440-441.DOI:10.3969/j.issn.1007-8231.2012.05.5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