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是一门既重视理论又注重实践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新课改要求化学教学要关注学生认知规律,着眼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探索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意义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化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通过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倾向于理论化和抽象化,学生难以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通过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情境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参与实验室活动或观察化学现象发生时的反应,这样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意愿。这种实际应用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化学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
基础知识是学习的基石,对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和概念。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话题和学科,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选择和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教师要熟悉所在地区或学校的教育标准和目标,了解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和能力水平。开展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确定适合学生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设计课程之前,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调研工作,包括查阅相关教材、参考其他学校或教师的教学方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以及当前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同时教师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设计开放性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案和探索实验结果。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验活动,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课程内容的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高课程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试和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二)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模式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实现路径。教师应当依托真实的生活情境或构建虚拟情境,将化学知识有机融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习的身临其境感,提高学习动机,并促进知识内化,提升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情境教学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情境创设、问题解决、知识内化等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条,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化学教师需掌握情境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和探究性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学习。
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为例,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着手,如塑料制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此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有机化合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探究性问题,如“塑料制品中含有哪些有机化合物?”“食品添加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有机化妆品与传统化妆品有何区别?”等。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查阅资料、进行实验,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命名规则、结构特点等理论知识。经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内化。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应用。例如,让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质,探讨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或者设计一款环保型有机化妆品,分析其化学成分及作用机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并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三)开展探究式实践活动
探究式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符合生活化教学的内在要求。教师应当设计丰富多样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如实验探究、小课题研究、科普实践等,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分析总结,从而在动手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探究式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引路人和协作者的角色,倡导学生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善于反思,培养科学探究的品质和能力。
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实验,例如,通过缩聚反应制备尼龙66、聚合反应制备聚苯乙烯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提出假设、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并收集数据。通过实践探究,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反应机理的理解,培养操作技能。其次,教师可以布置小课题研究,如“日用品中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等。学生需要走进生活,观察身边的高分子材料,查阅文献资料,分析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探讨高分子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这种探究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将化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中玉.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索[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39):58-59.
[2]李金凤.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