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临床治疗癫痫的方式通常是采用抗癫痫药物来实施治疗,抗癫痫药物包括丙戊酸钠、奥卡西平、以及苯巴比妥等药物[1]。其中的丙戊酸钠能促进提升动作电位阈值,让神经细胞显著降低兴奋性,从而起到阻断异常脑电波活动扩散的作用[2]。而为了分析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脑电图及血清NSE、Hcy的影响,本文为此开展了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效果的相关研究,现数据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儿94例当成试验对象,根据治疗药物进行分组,将其分为丙戊酸钠组和奥卡西平组,每组各47例。奥卡西平组中,男、女患儿各有27例、20例;年龄在2-11岁之间,年龄平均为(6.37±2.38)岁。丙戊酸钠组中,男、女患儿各有26例、21例;年龄在2-12岁之间,年龄平均为(6.69±2.48)岁。所有患儿基本资料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家长均经详细了解后,同意签署相关文件并参与研究;(2)诊断为癫痫者;(3)审批通过。
排除标准:(1)存在结缔组织或者血友病者;(2)对治疗药物有过敏史者;(3)长时间接受肾上腺素治疗者;(4)研究前一个月服用过其他抗癫痫药物者。
1.2方法
1.2.1奥卡西平组
奥卡西平组患儿选择接受奥卡西平(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92,0.3g*20片)治疗,首次剂量为10-15mg/kg,一天1次。然后按照患儿的实际病情,每周将药物剂量增加10mg/kg,一天1次,直至有效。
1.2.2丙戊酸钠组
丙戊酸钠组患儿选择接受丙戊酸钠(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95,0.5g*30片)治疗,首次剂量为15mg/kg,一天1次。然后按照实际病情将剂量增加至20mg/kg,一天1次。所有患儿均持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NSE、Hcy水平。抽取治疗前后患儿的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通过离心处理分离血清,然后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中的Hcy水平实施检查。并利用酶联免疫法对NSE水平实施检测。
(2)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脑电图情况。通过数字化脑电图仪来记录患儿的脑电图变化情况,频域在0.5-30Hz范围之间,将其划分成β(13-30Hz)、α(8-12.8Hz)、θ(4-7.8Hz)、δ(0.5-3.8Hz)四个频段,对其30秒内β波、α波、θ波、δ波数目进行计算。
(3)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全部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t检验方式: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NSE、Hcy水平
由表1数据可知,治疗前,两组患儿的NSE、Hcy水平没有太大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NS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而治疗后的两组患儿的NSE、Hcy水平没有太大差别(P>0.05)。
表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NSE、Hcy水平比较(±s)
2.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脑电图情况
由表2数据可知,治疗前,两组患儿的β波、α波、θ波、δ波次数没有太大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β波、α波、θ波、δ波次数均显著降低,且丙戊酸钠组患儿的β波、α波、θ波、δ波次数均显著低于奥卡西平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
表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脑电图情况比较(±s,次)
续表2
2.3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
由表3数据可知,治疗后,丙戊酸钠组患儿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均低于奥卡西平组患儿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
表3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比较(±s)
3.讨论
癫痫属于一种大脑神经元因多种因素而发生异常突发性放电,造成大脑出现短暂功能障碍的慢性病症。患有此病症的患儿通常会表现出短暂意识丧失、行为障碍、以及肌肉抽搐等症状[3]。因为相较于成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全,也就成为了主要发生癫痫的人群。惊厥或者持续惊厥的状态、以及较大面积脑梗塞、脑创伤等情况均会造成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在病人血清以及脑脊液中的浓度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4]。有学者认为,持续的癫痫状态会使病人血清和脑脊液中的NSE水平显著提升。Hcy(同型半胱氨酸)是机体在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期间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若Hcy的水平提升,就会增加其出现脑血管、外周血管、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的NSE、Hcy水平没有太大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NS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而治疗后的两组患儿的NSE、Hcy水平没有太大差别(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β波、α波、θ波、δ波次数没有太大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β波、α波、θ波、δ波次数均显著降低,且丙戊酸钠组患儿的β波、α波、θ波、δ波次数均显著低于奥卡西平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丙戊酸钠组患儿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均低于奥卡西平组患儿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可说明和奥卡西平相比,丙戊酸钠更能使癫痫患儿的脑电波活动得到改善,同时还能减少患儿癫痫的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但在降低血清NSE水平和提升Hcy水平上面没有明显差别。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能使癫痫患儿的脑电波活动得到改善,降低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同时还能减少患儿癫痫的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但也会使患儿的Hcy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妹清,廖惠映,李泳祺,等. 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脑电图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5):696-699.
[2]蔡文仙,李秋波,孙广斐,等. 托吡酯及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氧化应激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20,41(5):1045-1047.
[3]李蕊.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血脂指标及血清BDNF、NSE、S100β水平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6):30-33.
[4]李秋波,蔡文仙,孙广斐,等. 托吡酯及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血清六种常微量元素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1):41-43.
[5]朱炯炯,楼良潮.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脑电图及血清APN、leptin水平变化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8):92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