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潘萍 苏梦 周双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萍 苏梦 周双燕,.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及临床有效性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46.
摘要: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及临床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22年3月-2023年2月,均实施改进措施管理,详细统
计管理前与管理后成品漏液情况、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对比分析。结果: 管理后成品漏液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P<0.05。管理后护士各项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管理中采用改进措施管理,有效降低成品漏液率,提高综合能力,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成品漏液;改进措施管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综合能力
DOI:10.12721/ccn.2023.157146
基金资助: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存在成品漏液现象,增加医疗成本[1]。研究指出,采用改进措施管理可促使团队成员积极性有效提高,并动员小组成员在团队工作中积极参与,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护士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管理的直接执行者,通过提高其综合能力,有助于预防成品漏液[2]。我科近年来发生了数起有关成品漏液事件,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病人满意度降低。本文将以我院8名护士为对象,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及临床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22年3月-2023年2月。

1.2方法

所有护士实施改进措施管理:

(1)成立小组:选取我科室8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包括操作技术、综合素质等。

(2)明确成品漏液产生原因:根据查检数据表明,错误配置或不规范配置操作、工作台面不清洁是主要原因,约占76%。成品液体渗漏的原因如下:①错配或不标准配制:护理人员在配制药剂时常由于粗心大意或操作失误而导致成品液体泄漏;针头插入深度与角度不当;未使用砂轮敲安培;药液注入过多,瓶内压力增加,挤出药液。②工作台面不清洁。③药品摆放位置错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往往使用塑料筐装液体,但框底存在菱角,可能会将大输液包装刺破,引起渗液;框中液体袋过多,记忆造成叠放、挤压等,出现漏液。④输液包装质量差:输液包装袋来自于不同厂家,质量也不同,加药口密封不严、输液袋、包装袋过薄等均可引起药液渗漏。

(4)设备改进目标:目标值= 现况值 -(现况值× 改善重点×圈员能力)=9.43%-(9.43%× 76%×71.4) =4.31%。在9月1日前将患者药液渗漏发生率由9.43%降低至4.31%。

(5)实施过程:①患者尚未用药时:应立即汇报负责人,并派人员到临床查看、确认;将发生差错的药品或液体带回,重新调配,再送回临床。②病人已服用药物:记录错误的细节,例如服药病人的科室,病床号,姓名等;ID号码,体征,错误的原因,等等。要马上向部门主管报告,按照上级的具体安排,及时处理,派专人去临床查看确认。③注意事项:如有重大错误或意外,所有有关人员均须暂时停止工作,主动协助调查及解决问题。为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各工作人员在差错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每个负责人员都要把错误的原因原原本本地汇报出来,把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便于查找错误。错误产生的缘由未查明,切勿妄下结论;工作人员不可存有私心,侥幸心理或任何不端正的想法,拖延问题处理时机,导致差错影响进一步扩大;重大事件应急处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实际技能经验,并且与该事故没有任何关联;应有专人负责重大时间的登记,经科室同意认可后放于PIVAS文件柜中,保留 3年。在与临床护士,患者及家属交谈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处理差错时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④加强对药学人员的职业危害认识,使药学人员的职业安全管理成为常态。对经验不足的新手药师,应该加大培训力度,对静脉配置中心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重点培训,并定期发布会导致职业暴露的高风险作业环节和高危因素等数据,让药师能够自觉地遵守操作规程。⑤对病室或医疗区的清扫,要从上至下,从内至外,按顺序进行;从轻微到严重的污染。要按照“由洁到污”的原则,对容易受到污染的物体进行清洗和灭菌。首先将与饮水机,电视,电视柜,输液器等物品清洁干净。再次清洁床边桌子、床头、床尾;床栏、输液座椅等。然后再对洗手盆,水龙头把手,地面进行清洁消毒拖地时,按照“后退式”方式进行。⑥强化药剂师的心理品质:在静脉药物分配中心,由于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导致药剂师的心理压力持续增大,而且还要面临大量的外部压力。管理人员要主动与配药中心的药剂师进行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工作状况和思想,倾听个体的建议,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为药剂师提供了良好的精神辅导,有效地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同时,要加强药剂师的乐观主义,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正确、积极地应对各类压力。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管理前与管理后成品漏液情况、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

2结果

2.1成品漏液率比较

在实施前,成品漏液率为9.43%。管理后的成品漏液率为2.79%.管理后的成品液体渗漏率比管理前显著降低,差异P<0.05。

2.2 管理前后护士综合能力比较分析

护理后护理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责任心强,沟通协调能力强;员工的自信,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对质量控制技巧的掌握,和谐度评分都比在管理之前高,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管理前后护士综合能力比较(X±S)

截图1742432938.png

3讨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导下,由药学技术人员依照相关流程进行药物配置的机构,集研究、临床、药学于一体。然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存在药品损耗现象。护士为药物治疗执行者、观察者,在药品配置中占据首要位置,保证用药安全性、规范性为重要问题。虽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具有一些优点,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液体泄漏等,这会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引发医疗事故[5]。所以,医院应该关注中心静脉输液泄漏的问题,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措施。本研究针对成品漏液实施改进措施管理,有效降低漏药率,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管理后成品漏液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P<0.05。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品漏液产生原因较多,如护士操作不合格、台面不清洁、输液包装不合格、药品摆放位置错误等,针对以上四方面实施改进,有效提高管理质量,降低漏液发生率。另外,本研究中,护理后的护理人员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沟通协调能力;员工的自信,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对质量控制技巧的掌握,和谐度评分都比在管理之前高,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品漏液改进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存在药品损耗现象,增加医疗成本。另外,调配差错是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常见风险事故,表示静脉药物在调配时发生差错,患者用药后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损失或者伤害,治疗时机被延误,严重者加重病情。因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还应当重视以下管理:在使用类似药物的时候,要注重对过程的管理,具体内容有:药品出入管理、药品摆放管理,有效改善药品的管控效果。详细流程如下所示:其一,在验收入库时,对药品、厂家、数量、规格等认真核对,错位摆放、错行摆放相似药品,尽可能使该药物远离;其二,在脱包时,详细药品易发生品种混淆,因此,需严格依照相关要求对药品进行放置,如针剂、针粉剂需分开防治;其三,发药时,注意力集中,认真看清发药单,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厂家及数量,逐一发药。其四,相似药品在贴标签与打包时,采用双人核对制度开展,以《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要求为依据,严格落实四查十对,预防差错;其五,在摆药过程中,关注药品的批号、厂家、剂型、规格、效期等,对药品正确摆放。例如,若药品名称相同但剂型不同,采用两行摆放方式,在上边放置粉针剂,在下方放置针剂;其六,在核对成品时,利用输液颜色、标签等对相似药品进行区分,若存在异常现象时应当立即寻找原因,及时解决。其七,在管理仓内与病区退药时,医师需对退药单仔细核对,并对货架上与退回药品的信息是否相符进行核对。

综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管理中采用改进措施管理,有效降低成品漏液率,提高综合能力,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谢显琴,许呈扬.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方法及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002):015.

[2] 王鹤.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方法与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8):221-223.

[3] 蒋华.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配置差错件数的临床疗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0,37:25-27.

[4] 段丽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不合理医嘱及药剂师干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006(018):103-105.

[5] 陈瑞霞,石继明,谢继青,等.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破损药品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 2020, 37(4):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