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妇科较为常见的良性生殖器肿瘤,主要是因子宫平滑肌出现增生而致,其高发群体是中年女性【1】。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以月经不调、腰背酸痛以及下腹坠痛居多,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孕不育的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十分严重【2】。现阶段,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途径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避免病情持续恶化,但手术治疗会造成较严重的生理创伤,患者心理负担也会进一步加重,不利于治疗措施的顺利开展【3】。因此,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于促进其预后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个体化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20年07月-2021年07月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7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与子宫肌瘤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符合手术指征;无交流认知障碍;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生殖系统疾病;既往有盆腔及腹部手术史;重要脏器合并严重器质性损伤;无精神类疾病;合并其他肿瘤及恶性肿瘤。对照组患者中36例已婚,11例未婚;年龄介于21-49岁之间,平均年龄(37.26±2.54)岁;14例为单发肌瘤,33例为多发肌瘤;病程介于0.2-6年之间,平均病程(2.37±0.52)年。实验组患者中34例已婚,13例未婚;年龄介于23-51岁之间,平均年龄(37.51±2.36)岁;16例为单发肌瘤,31例为多发肌瘤;病程介于0.3-6年之间,平均病程(2.51±0.48)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引导患者对住院环境进行熟悉,同时予以疾病知识宣教、住院指导,辅助其进行术前检查,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实施日常护理、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等。实验组予以常规基础护理上的个性化心理护理:(1)与患者保持积极沟通交流,对其心理变化情况加以全面掌握,详细介绍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风险因素及治疗方案。结合其实际需求讲解围术期相关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告知其手术治疗不会对其生育功能、性功能及女性特征产生影响,也不会出行停经现象,提升其正性认知,进而促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减轻心理压力。同时为其讲述成功治疗案例,进一步提升其治疗信心,促使其能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2)对患者开展正念训练,指导其依据正念呼吸音频及手册对科学的正念疗法进行学习,按照录像方法对身体进行扫描,闭眼体会从头至脚对各个部位的扫描感受,促使自我体内觉知功能提升,每天45min左右。同时指导其每天进行15min左右的静坐冥想,在此过程中引导其对呼吸时腹部起伏进行仔细感知,并对大脑中的思绪、想法以及冲动等进行感知,感知其产生及消失过程。另外,对患者开展正念瑜伽训练,指导其进行规范舒缓的水平伸展、向上伸展以及侧伸展等瑜伽训练,对每个动作进行耐心感受,保持呼吸自然、体位舒适,每次进行45min左右的正念瑜伽训练,每两天一次,结束体验后与患者就生活问题进行讨论,并指导其具体的解决方法。嘱患者自主选择静坐冥想、自我身体扫描、正念瑜伽训练开展混合练习,每天保持45min左右。(3)对患者进行积极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待其完成上述目标之后要与其进行耐心的沟通,对其正念训练的感悟进行主动倾听,共同讨论新的生活状态及对未来的憧憬。重新判定患者表达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问题,并据此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引导患者睡前回顾发生的事情并对其中三件美好的回忆进行记录。在日常讨论中积极讨论分享心理感受,并嘱家属对患者予以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予其充足的生活、精神支持,帮助其消除不良心理,提升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通过QLQ-C30量表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社会职能、情绪功能、物质生活四方面,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分值高则表示生活质量高【4】;(2)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心理状态,每个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分值介于0-100分,分值低则表示心理状态好【5】;(3)统计比较并发症情况,包括腹痛腹胀、伤口疼痛、尿潴留、盆腔粘连、宫颈残端出血;(4)调查比较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分为十分满意(分数在90分以上)、满意(分数在80分以上)、一般满意(分数在60分级以上)、不满意(分数在60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 21.0软件统计,以(±s)描述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行t检验;以[n(%)]描述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升且实验组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2.2 比较心理状态评分
两组干预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s)2.3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2.4 比较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引起不孕及流产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对该病的处理十分重视,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有效将患者的生育功能保留,并且手术方法对肌瘤位置、数量以及大小没有特殊的要求【6】。但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也有可能发生宫颈残端出血、盆腔粘连等并发症,加之其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手术应激性创伤,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疼痛症状,引起患者心理上的不适并产生负面情绪【7】。对子宫肌瘤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虽然对提升心理弹性有一定帮助,但其实际应用效果十分有限,对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没有太大帮助。
心理护理是组成现代护理模式的关键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始终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结合其心理状况的差异性予以个性化干预,促进其精神、心理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为术后康复提供有利条件【8】。本研究中,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促进子宫肌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分析原因主要是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借助正念训练可帮助患者将自身能量及注意力集中在其当下生活中,对自身价值更好地进行关注,积极对情绪状态进行调节。同时借助书写方式表达情绪,患者能够发现并体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进而对生命意义产生更加深入的体会,从而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9】。本研究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升且实验组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个性化心理干预有助于在减少并发症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患者对子宫肌瘤及手术治疗的认知比较浅显,担心手术治疗会对内分泌及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身心健康等的关注度更高。借助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积极乐观的心理因子有效提升,引导其积极关注生活中更加积极的部分,积极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更加积极的配合康复治疗,促进病情有效改善,避免并发症【10】。与此同时,嘱家属予以患者更多关心和心理支持,使其感受到家庭成员带来的温暖和理解,鼓励其积极参与文娱活动,促使其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主动投身到社会性娱乐活动中,进而对其各维度生活质量加以有效改善。另外,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主要是随着疾病的顺利康复及心情的好转,患者身心舒适度明显提升,进而对护理服务做出更高评价。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减少并发症,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会随之提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慧娟.个体化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病人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6):85,88.
[2]曹清香.术前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和应激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8):80-81.
[3]曲忠华.阶梯式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8):101-104.
[4]王新妮,张莉.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性功能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33):212-213.
[5]黄锦霞.心理弹性发展模型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9):3481-3482.
[6]瞿黎.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6):148-150,173.
[7]王雅娟,李文静,王芳.个体化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性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20(18):123-126.
[8]王婷.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1):166-167.
[9]刘雪艳.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7):3255-3266.
[10]佟新.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