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依据
大观念中的“大”指的不是规模和内容上的大,而是指核心价值大,它是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核心观念,是高度整合的上位观念,也是学科的本质内容和思维方式。
英语学科大观念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主题大观念指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能够基于主题建构并生成新的认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语言大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与体悟关于语言是如何理解和表达意义的知识结构、方法策略和学习观念。 两方面互为依存,互为补充。
小学英语的单元整体教学主要是指以整个课本为单位开展教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主题也有一定的衔接性,甚至有的内容是具有包含性的,所以需要教师改变以往教学中以一课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将一个大单元的主要内容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题开展教学,建立一个整体性的框架结构,立足于整个英语课程。总之,单元整体教学,是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
二、大观念下整体设计单元教学
以2022版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科大观念为引领,下面就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hat can you do?”的教学为例, 探讨如何开展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一)分析单元内容,生成单元话题、单元话题体系
1.分析单元内容
在大观念的视域下,分析及研究本单元整体内容,本单元围绕情态动词“can”展开一系列的活动,谈论自己或别人会做的事情。教材通过情景对话、小短文和故事等体裁,使学生学会有关词汇、句型、语法和阅读策略等。
2.生成单元话题、单元话题体系
本单元教材话题是“你会做什么”。从教材内容编排来看:
A部分主要谈论能为派对做什么: B部分主要谈论在运动、生活等方面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Read and write是Robin 的交友邮件。单元的核心语言是:What can you do? I can... 和一般疑问句Can you...? Yes, I can / No. I can’t, 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直接教学的话. 就会出现核心知识平行分布, 能力结构缺乏递进, 学生对话题的认知不能逐课深人的现象。因此, 我们可将话题聚焦到如何发挥能力上,从能为派对筹备做什么. 能在派对上展示什么. 到发现自己的能力短板和同学之间的能力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团结互助并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不足交朋友,学会团队合作。学会认同自我、认同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根据单元内容的分析,单元话题的生成,可以确立单元话题体系,一共有五点。
Everyone is capable
1. What can I do for the party?(A Let's talk)
2. What can I show on the party? (A Let's learn)
3, We can teach each other.( B Let's talk )
4. What else can I learn?.(B Let's learn)
5. Let's be friends. ( B Read and write)
(二)提炼各主题语篇意义,重构单元框架
分析单元内容,生成单元话题,基于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我们可以寻找教材内容和话题本身具有的语境作为情境创设的突破口。“What can you do ?” 这一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主题语境可以延伸为人与自我语境下的认识自我、丰富自我、改善自我,以及人与社会语境下的良好人际关系。这两大主题语境,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多彩和有意义的生活。
单元主题和核心语篇分析:
(三)确立核心语言知识和技能与策略
在整体教学观的指导下,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搭建单元内容框架,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并确立核心语言知识和技能与策略。单元设计遵循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不断引导学生将个人对语篇的理解和思考与语言的真实运用联系在一起,实现学科育人。
同时也为了能更好地落实到我们的课堂实操中,我们可以借助单元主题, 建立起有逻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小主题,再通过明确单元所属的主题,分析“What教什么” “Why为什么教” 和 “How怎么教”的问题,来进一步设定课时小主题及课时小目标。
三、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设计和实施单元教学活动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助力学生学思结合,要打破应试教育的学习误区,用创为本。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方向,在单元体系下的主题设置中,秉持学习活动观,创设学习活动。
语言学习活动分为逐步递进的三个层次: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
1. 学习理解类活动,是感知与注意、概括与整合、获取与梳理
对应的课堂流程是前4个环节:
1.Warm-up 2.Revision 3.Lead-in 4.Presentation
2. 应用实践类活动,是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应用
对应的课堂流程是中间2个环节:5. Practice 6.Production
3. 迁移实践类活动,是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
对应的课堂流程是最后2个环节: 7.Extension 8.Homework
了解了三类活动,我们以本单元的B 部分Read and write阅读环节Who can be my friend ? 为例,在小主题的引领下,认识到语篇是围绕机器人Robin 的一封关于交友的电子邮件,展开话题的。我们根据这三个层次创设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先判断和预测文本信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增加阅读体验,推进深度阅读。(这是学习理解类活动)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电子邮件的要素,让学生观察、理解语篇所承载的细节信息及其中的逻辑关系,找到电子邮件的结构特征,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语篇,为下一步写的任务做好铺垫。(这是应用实践类活动)
再次,给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小组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封电子邮件回复Robin,并完成写作任务后,引导学生小组互评互助,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延伸文本一下内容,假如你们成为了Robin的朋友,要给Robin办一个欢迎晚会,你会跟Robin说些什么呢,你想从Robin身上学到什么技能呢?(这是迁移实践类活动)
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创设,很好的把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层层递进。这样的教学活动的创设,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度阅读和思考,可以体会到友谊的重要性,乐于交友,珍惜友情,提高品德修养。
四、运用横纵评价,协同“教”“学”共育
评价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供了方向。依我之见,教师教学的提升更多需要时间跨度来总结。因此,从纵向来看,教师可以通过学前的诊断性评价,找出学生的薄弱点实行有效教学:通过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教学反思改进自身教学;通过学后阶段性的考察,进行总结性评价,对上一个阶段的教学进行总结。通过选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教师能在学生学习的各阶段得到教学启示。
从学生的横向思维发展入手,通过进行一些能使学生展示个人素质的表现型活动,如口语展示、阅读竞赛等,让学生能在活动中激活自身所学,考察学生多项发展。从大单元入手,设计有效的整体评价方式,分课时评价方式。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制定单元评价表,课时评价表等,将之前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评价体系有机结合,让学生思维通过横向的评价标准逐步得到提升和拓展。
如在单元评价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已设定好的各小主题目标,设计具有不同指向的作业,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细化学生的各项表现,通过“listening”“observation”“speaking”等关键词的提炼,让学生有意识地朝本节课评价的重点维度靠拢。由于评价准则得到了细化,教师需要针对评价提出具体的评价用语,使评价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如首次提问时,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上仍有提升空间,下次提问学生时,发现他有所改善,我们应适当给予精准评价“You can present your idea clearly this time.”。在这样具有导向性的评价转变下,学生主体地位能有效凸显,并意识到及时吸收评价,也是学习的重要一环。在这一评价环节中,既肯定了学生是发展的、可进步的,也使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数据化、可视化。
“教-学-评”从来不是相互割裂的,不管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评,都有其在教育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作用。虽然三者功能各有偏向,但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评价促进教学与学习,也属于教学与学习,更作为教学与学习。只有教师合理运用三者,才能更好的帮助语言学习从工具性向人文性突破,从认识语言到运用语言解决问题转变。
五、结语
在大观念的指引下,进行小学英语的整体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教师熟悉教材内容、归纳出一整套完整的教学计划的能力也是如此,教师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逐步制定教学计划,并确定教学目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白云《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5):31-35.
2.李婷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探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22-123.
3.靳帆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豫章师范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