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3:15

世纪中文出版社 ——“建设顶级中文期刊”为使命!期待与您同行......
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心、脑、血管病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内、外科诊治经验,以及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群防治和护理健康指导经验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脑血管病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77

《心脑血管病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的干预对策 下载:299 浏览:3557
  • 郑琪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患者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针对出现的焦虑恐惧心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给予正面引导。结果:针对伴有焦虑恐惧情绪的患者,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辅以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沟通及正念减压疗法,疏导了心理压力。结论:通过对住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与恐惧心理问题,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方法。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下载:334 浏览:3618
  • 杨滨 饶婷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汉爆发,疫情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此时医生,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他们面临着高压、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此次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使其保持工作时应有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风貌,保障抗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289 浏览:3901
  • 徐蓓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优质化护理为主,比较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均优于乙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双心护理操作可显著改善机体心理状况,还可改善机体生活质量,可推广。
  •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下载:332 浏览:3934
  • 尚磊 祝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为使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方法]采取观察等方法对 27例住院时间进行全封闭式严密隔离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在隔离期间存在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愤怒、绝望、依赖等心理问题[结论]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能解决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为今后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护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285 浏览:3258
  • 张莹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强化护理干预能够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同时进行强化性干预,护理技巧要求更加娴熟,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要求。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7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入中心医院接受诊治,采用平行信封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分别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n=38)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n=38)进行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社会、情感和生理四个维度的生活质量分数评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方式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化。
  • 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下载:293 浏览:3085
  • 陈雨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时段内诊疗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老年患者共92例,划分为常规组(46例)和延续组(46例)。常规组使用在院常规护理,延续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出院患者施行延续性护理,比较患者心理状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常规组心理状态评分较差于延续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延续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35%,常规组为17.39%,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既可改善其心理状态,还可预防或降低各类不良反应,可推广。
  •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与对策探讨 下载:322 浏览:3982
  • 黄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院内感染的发病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引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此类患者的院内感染的部位进行统计,对引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进行统计,展开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一般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系统、消化系统,引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一般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天数、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吸烟史、COPD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年龄,均为此类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对患者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系统、消化系统进行密切监视,对病房进行定时消毒,防止出现病原菌感染,对患者的病史以及一般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额患者应该格外关注。
  • 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91 浏览:3083
  • 王泽腾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评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补阳还五汤的用药价值。方法:参加此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1-2020/1,随机取122例,分两组,各61例,先行常规对症治疗。此外,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补阳还五汤,评估差异化用药前后患者心脏功能指标(LVEDD、LVESD、LVEF)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LVEDD、LVESD、LVEF等心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差异化服药治疗后,发现加用补阳还五汤的观察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时,让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提升疗效有帮助,患者心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可行性。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心脑血管病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06325
下载量 29512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7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