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学报
航空航天学报
《航空航天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与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有关的材料科学及工程,流体力学和动力工程,计算机及应用技术,可靠性与失放分析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航空航天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8-9680

《航空航天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PCA的核电站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研究 下载:71 浏览:447
  • 李伟 彭敏俊 刘永阔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1期
  • 摘要:
    针对目前核电站中以物理冗余为主的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主元分析(PCA)的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这种基于解析冗余的方法是对物理冗余方法的验证,解决了物理冗余方法不能实现传感器小漂移的监测,改善了冗余传感器组中多数传感器出现共模故障时,物理冗余监测方法可能给出错误融合结果的问题。使用核电站的真实传感器数据建立PCA监测模型,人为引入故障到测试数据中进行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的传感器状态监测模型的有效性。
  • 321不锈钢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及变形研究 下载:38 浏览:418
  • 王招阳1 李金全1 肖长源1 袁立铭1 林健2 雷永平2 李康立2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2期
  • 摘要:
    基于激光熔覆同轴送粉技术,在不锈钢基板表面制备了321不锈钢合金涂层,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2.2kW,扫描速度为7mm/s,送粉速率为13.2g/min,搭接率为30%时,可获得平整无缺陷的321不锈钢涂层。熔覆层可分为一次熔化区、道间重熔区和层间重熔区三部分。熔覆层的组织主要由胞状晶和树枝晶构成;相比于一次熔化区,道间重熔区和层间重熔区的组织较为粗大且硬度较低。在激光熔覆过程中,成形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形,通过改变成形路径可以减小基板变形量,提升成形件的质量。
  • 激光焊接Ti40阻燃钛合金工艺研究 下载:44 浏览:529
  • 梁仁瑜1 苏倩1 刘丰刚1 陈继明2 黄春平1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2期
  • 摘要: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钛火"防护问题开展了激光焊接Ti40阻燃钛合金工艺研究,试验获得了Ti40合金焊接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分析了此参数下激光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激光焊接工艺参数为:功率P=1800W,速度V=1.1m/min,离焦量Δf=+1mm,氩气流量为10L/min。当焊接功率低于1.8kW时,容易出现未焊透的情况,而在相同的焊接功率下,焊接速度越慢,焊接质量越差。激光焊接Ti40阻燃合金接头的微观组织主要为β柱状晶,从融合线位置开始生长,整体朝向焊缝中心的顶部聚拢;其顶部的组织为β柱状晶,底部的组织则是β柱状晶和等轴晶,底部的晶粒尺寸普遍小于顶部。
  • 基于Petri网的单元控制系统及编程研究 下载:69 浏览:431
  • 孔志学 黄飘 穆英娟 李凌霄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2期
  • 摘要:
    针对舱体制造单元控制系统开发与调试周期长、控制逻辑正确性难以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etri网建模仿真与面向对象的PLC程序快速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产品工艺流程,形成单元制造流程,并基于Petri网建立制造单元控制系统模型,通过Petri网仿真与优化,使得Petri网模型可达、有界、无死锁、无冲突,再通过在PLC程序设计中融入库所、变迁、托肯、有向弧的元素,实现Petri网并发、争夺、共享资源的特性,最后,面向Petri网模型中的对象,将Petri网模型中的对象快速映射至PLC程序中,使PLC运行逻辑与Petri网模型保持一致。本文以舱体制造单元为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应用。
  • 一种基于AVIDM4和Creo的三维协同研制方法 下载:50 浏览:337
  • 周孝伦 陈忠贵 张旭 张洪波 朱位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1期
  • 摘要:
    针对AVIDM3中产品结构维护难度大、协同信息传递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协同研制方法。该方法通过AVIDM4实现文件、模型的产品结构管理,基于Creo及二次开发工具,实现了总体与结构、总体与供配电、总体与推进、总体与工艺的协同信息高效传递。经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研制全流程验证,证明该协同设计方法实现了产品结构智能管理、协同信息高效传递,显著提升了协同设计效率,可推广到其它领域航天器研制。
  • 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固化行为及性能研究 下载:36 浏览:363
  • 解依乐 王晓洁 惠雪梅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1期
  • 摘要:
    通过高剪切均质乳化机分散与超声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氨基石墨烯(AG)改性环氧树脂(EP),研究了AG对EP的固化行为影响,发现其不影响EP的固化行为,采用非等温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AG/EP体系的固化行为,制定树脂的固化制度为:90℃/2h+115℃/2h+130℃/2h+150℃/4h。与纯EP相比,AG/EP体系拉伸强度提高7.38%,拉伸模量提高3.63%,断裂延伸率提高21.42%,弯曲模量提高6.23%,冲击强度提高158.53%,热稳定性变好。
  • 基于功能化改性氧化石墨烯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下载:72 浏览:297
  • 魏虹 蒋伟 陈长胜 黄泽勇 何贤元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1期
  • 摘要:
    研究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辛基缩水甘油醚对氧化石墨烯(GO)表面有机功能化改性的办法,并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分散制备了改性GO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采用FT-IR、XPS、SEM、TG对改性前后GO表面结构及改性GO在EP中的剥离分散性进行了表征分析。测试了改性GO增强EP浇铸体复合材料冲击性能、弯曲性能、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烷基功能化改性的GO表面成功接枝了含氧活性基团和烷基分子链结构,在EP中具有较好的浸润分散性和界面结合能力。改性GO增强EP复合材料的韧性和耐热性显著增强,添加1.5wt.%改性GO的EP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相对纯EP分别上升了67.7%、31.2%和31.7%。
  • 偏高岭土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下载:57 浏览:333
  • 周慧文 王江 宋雪峰 王振武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0期
  • 摘要:
    偏高岭土(MK)是高岭石类粘土在低温下煅烧形成的一种比表面积大、活性高的水泥矿物掺合料。而且MK制备过程中,消耗能源低,且不会污染环境。大量研究证明,MK作为一种水泥替代材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力学还有耐久性能。本文结合MK改性混凝土性能研究的相关文献,论述MK改性混凝土的力学、耐久性及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今后更好的研究和利用MK这一水泥替代材料,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
  • 基于蓝牙低功耗技术的体温监测系统的设计 下载:72 浏览:509
  • 李佳 李万军 顾俊杰 胡辉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0期
  • 摘要:
    针对传统的水银体温计非环保、读数困难以及无法记录数据等特点。本文结合嵌入式技术和蓝牙低功耗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体温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该设计采用高精度医用数字半导体温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利用蓝牙芯片将数据无线传输至手机APP,手机APP可以存储记录体温监测数据,从而对被测人员的体温在一定时间内监测。通过手机APP的温度曲线显示,可以观测被测对象的温度变化发展趋势,从而对被测对象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控。本系统与传统的水银温度计相比,测温速度快,数据可以记录与复现,并可以根据不同被测对象建立健康数据库,记录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值。同时体温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1℃,满足体温监测精度的要求。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用户体验好,在环保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 航天软件测试技术研究 下载:52 浏览:451
  • 周学花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9期
  • 摘要:
    为了更好地保障航天软件的测试质量,本文以最新的软件测试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的航天软件测试实践,总结了航天软件的特点及测试的基本要求,梳理了航天软件测试的类别,提出了航天软件测试的四步走流程,同时归纳了航天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形成了一种工程化的航天软件测试方案。
  •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在居民负荷分类中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401
  • 王慧娟 黄万方 蒲刚强 魏国晟 梁成林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9期
  • 摘要: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性能取决于所选电器特征的唯一性,特征选择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技术的重要步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居民负荷分类方法,采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连接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利用电器消耗类型特征实现负荷分类。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负荷分类方法对常用电器识别分类准确性高,具有负荷特征提取简单的优点,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低频特征负荷分解研究具有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作用,提出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较原始算法表现出更优的分类性能。
  • 基于深度密集网的多类多尺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 下载:32 浏览:336
  • 刘东然 郭冬滨 戚永军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9期
  • 摘要:
    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获取空间分辨率越来越高的遥感图像提供了便利,但由于遥感图像中目标物体种类多,尺度变化大、排列方向任意等特点,目标检测依然是极具挑战的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密集网的目标检测模型,该模型由多个密集块堆叠组成,不仅利用了隐式深度监督信息,还提取多层级、多尺度图像特征构建特征金子塔。通过在两个大规模的公开遥感影像数据集上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和评价并与主流的目标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航空航天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66
访问量 130567
下载量 41265
总被引次数 498
影响因子 0.97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