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kan17@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期刊菜单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载:401 浏览:4108
摘要:
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针对性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红蓝球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以常规方法对尿液标本进行采集,研究组33例控制阴道分泌物排出后再对尿液标本进行采集,两组进行尿常规指标、尿常规检查检出率的比较。结果:研究组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亚硝酸盐检出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尿糖、蛋白质、酸碱度低,尿比重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临床需提前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免分泌物流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研究 下载:388 浏览:4036
摘要:
针对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的结果让患者服用两性霉素B以及氟康挫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感染原因进行探究。结果: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没有不良反应的症状,主要感染原因是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药物以及免疫力低下导致的。50例患者中,45例患者通过治疗病情均有所好转,5例患者由于器官衰竭而导致死亡。结论:肺结核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是引起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要及时为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388 浏览:4123
摘要:
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125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5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63例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对照组62例患者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HBsAg进行检验,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和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别对研究组63例患者和对照组62例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组HBsAg的检出率为89%,对照组HBsAg检出率为63%,研究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在检验科中进行乙肝血清检验的工作中,采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检测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出率高,而且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性和具有重复性,所以在对乙肝患者进行初诊断和后续治疗时,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可以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下载:399 浏览:4060
摘要:
探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同时进行应对措施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共计82例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采取早晨空腹采血8ml,将血液标本分别置入两支普通采血管内,两支血液分别为非溶血标本与溶血标本,将溶血标本作为参照组,非溶血标本为研究组,两组血液标本均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发现,研究组标本的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CK)、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均低于参照组,而葡萄糖(GLU)、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血钾(K+)、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会影响检验指标的准确性,导致出现误诊等不良后果,在血液标本的检验中应采用相应措施降低溶血现象的发生。
国际检验医学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641
访问量 :
86325
下载量 :
21026
总被引次数 :
362
影响因子 :
0.626
国际检验医学最新录用
学术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