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最早、时间最长、程度最深的医务工作者,其基本素质与操守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形象。有一种说法叫三分治病,七分看护,这个说法虽不完全正确,但也足以说明护理人员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与地位。护理人员因其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而得到了人们的尊重,有“白衣天使”之称。为此,健康管理科的护理人员进行了岗位培训,并引进了一套激励制度,以实现护理队伍的稳定、护理质量的提升,使之与当今社会的生活及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相一致,并制订了一套发展规划,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科64例肝硬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其护理满意度和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无论护理满意度还是愈后生活质量评分都要好于对照组。结论:肝硬化的病人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部分病人在发病后都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在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还可以在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方面进行有效的改进。
摘要: 发热门诊主要收治的是存在发热症状的患者,涉及范围广,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身体不适、头晕头痛等症状,病情复杂且进展速度快,对临床诊治有着较高的要求,若未能尽早明确病因、尽早治疗,可能诱发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是惊厥、癫痫等症状,危害患者的健康安全[1]。发热门诊的护理工作存在较多的风险,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安全防范意识有着较高的要求。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8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配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4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VAS、SAS和 SDS得分均有较大差异。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应循证护理模式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让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减少了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摘要: 探讨分层、多样化培养模式在护士临床护理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参加临床护理训练的2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参加训练的12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训练方式进行干预),将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参加训练的120名护士作为研究组(采用分层的、多样化的训练方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护士在训练中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培训之后,研究组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知识、临床护理技能、护理培训的满意度评分都比对照组的护理人员要高(P<0.05)。结论:在护士临床护理训练中,实行分层、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效果比较明显,加强护士的整体护理能力,促进了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
摘要: 护理工作是一门艺术,它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必须对各类护理技术了如指掌,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对其进行处理,而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和综合素质。健康管理科因其服务对象的多样性,需要护理人员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适当的充实与扩展,从而在整体护理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究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在果酸换肤治疗痤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选取104例果酸换肤治疗痤疮患者,通过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52,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52,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舒适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果酸换肤治疗痤疮患者中实施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可推广。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护理工作的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社会与职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提高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对策。而且得出结论,在职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与配合。方法:选取88例在介入治疗中伴有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传统治疗方式(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 O.05),介入手术的操作时间及术后的康复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于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和全面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配合,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经康复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后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与自理能力的影响实施探究。方法:病例资料为6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均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区间段中我院诊治的,分组执行不同治疗方案,以对照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结果:出院时,对照组、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自理能力等的差异性不鲜明,于统计学来说未见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自理能力等的差异性较为鲜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经康复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后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与自理能力的影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