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以增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主要刊登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相关的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中医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97

《中国中医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清热利湿方对肛肠手术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 下载:95 浏览:471
  • 杨豪杰 刘华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清热利湿外洗方(虎杖、蒲公英、苦参、黄柏)促进肛肠手术术后创伤愈合的可能影响。方法:以SD大鼠肛旁创面模型为研究对象,在术后第3、7、11天代表愈合的3个时间点,分别观察清热利湿外洗方、生理盐水及高锰酸钾组各组创面色泽、渗出、愈合率,通过光镜观察创面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增生、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愈合及炎症情况。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新生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及胶原纤维合成、分布情况。结果:造模后第3、7、11天,清热利湿方组与高锰酸钾组对伤口分泌物影响无差异(P>0.05),两者分泌物均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造模后第3天3组创面愈合率无差异(P>0.05);第7、11天创面愈合率清热利湿方优于其他两组(P<0.05),高锰酸钾组与生理盐水组无差异(P>0.05)。光镜结果可见清热利湿方组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新生毛细血管丰富且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胶原蛋白合成多于高锰酸钾且分布规则。电镜结果可见清热利湿方组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将相邻细胞紧密嵌合;胶原纤维分布致密、规则,纤维束排列紧密。结轮:清热利湿方与高锰酸钾均能有效减少伤口分泌物,抑制急性炎症反应,但清热利湿方能更有效的促进上皮爬行、加快肉芽组织内各成分再生。

  • 从“气血流通”探析通补理论 下载:86 浏览:480
  • 吴振起1 王贵帮2 王雪峰1 刘光华3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通补"理论追溯于内经"六腑以通为用",经后世医家发挥,通补理论思想可见于各朝代。通补之法义在寓通于补,以通为补,以补为通,其根本在于气血之流通。人之生理与病理状态皆与气血之盛衰和运行息息相关,气血之流通与脏腑和经络相辅相成,亦是治病之关键,通过内外之治,使气血调和,畅流于经络,恢复脏腑之司,可达阴平阳秘之效。从气血生理功能和病理机要探析通补理论和气血流通之关系。

  • 木丹颗粒(糖末宁)治疗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据 下载:82 浏览:456
  • 徐洁淼1 王镁2 于世家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木丹颗粒是国内第一个上市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中成药,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于世家教授自主创新研发,其前身是糖末宁煎剂,已有多个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对DPN的疗效和作用机理。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木丹颗粒(糖末宁)对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症、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糖尿病足、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治疗作用。这可能与木丹颗粒(糖末宁)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减轻血管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的多靶点作用机制有关。木丹颗粒(糖末宁)对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但需进行更深入、更科学的研究以明确其作用和机制。

  • 基于本体的脾脏象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下载:79 浏览:491
  • 崔家鹏 王彩霞 袁东超 秦微 杨茗茜 倪菲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本体技术构建脾脏象理论知识体系的方法。方法:以脾脏象理论相关古籍、中医权威辞书、高校教材等为本体构建素材。经脾脏象理论术语的初筛、合并、分类、复筛,确立领域概念1315个;以扎根理论为指导,采用人工知识抽取方法,构建脾脏象理论语义关系21 558条。利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构建脾脏象理论知识图谱。结果:研制出基于脾脏象理论的52种语义关系;绘制出脾脏象理论生理体系、病理体系、诊疗体系、"脾主运化""脾主统血"等知识本体图谱,构建了脏象理论知识体系。结论:利用本体技术构建中医脾脏象理论体系,有助于脾脏象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本体可在中医领域推广应用。

  • 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下载:86 浏览:428
  • 崔国宁刘喜平曾庆涛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与重点,由于该病迁延易于反复,西医治疗多采取的是对症治疗。近些年临床研究报道中医治疗此病存在优势,其中参苓白术散是被应用于治疗此病最广的一个方剂。从单纯中医方剂治疗、中医灌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方剂联合应用治疗、中医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在本方剂干预作用下的微观环境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以各种方式应用于临床。另外,基础研究发现在参苓白术散的干预作用下,其可以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机体的炎症因子、基因蛋白的表达,这也许能为揭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中医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2876
下载量 60952
总被引次数 596
影响因子 1.39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