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中药外敷结合针刺治疗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中医证候积分影响。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分别以实验组(中药外敷结合针刺)与对照组(单纯中药外敷)作为研究对象,对疼痛指数、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都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外敷结合针刺针应用于肺癌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 若要有效落实中药销售工作,保证中药处方在零售药店中的销售额。一方面需做好重要市场价格的调控,降低中药处方的成本,以便使中药销售具备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还需在零售药店中提供适当的中药服务平台,为药品销售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构建完善的中药销售人才体系,以便使中药销售的效率与水准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基于如何实现中药销售在药店销售中的“突围”展开分析,在明确存在问题与对策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零售要点销售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参照。
摘要: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complexes,VPCs)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起源于心室,发病率高,属于中医“心悸”的范畴,多以自觉心中悸动、警惕不安为主要症状。室性早搏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也常可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目前,临床治疗室性早搏,多采取以病因治疗为主,常用手段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射频消融术。研究表明,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存在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多种毒副作用,且射频消融术本身具有严格的适应症,术中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现代医学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存在着局限性。近年来,中医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室性早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摘要: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两种慢性气道疾病,两种疾病均具有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阻塞症状以及中心呼吸道炎症等三种特征。在哮喘患者中,气道阻塞属于典型的可逆和间断出现的一种症状,但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其是持续且不可逆的。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对于两种肺疾病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在慢阻肺患者人群中,特别是高龄患者,存在着多种不同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特点的类型,该类型便包括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此类患者肺功能表现为持续性气流受限,临床表现具有与哮喘和慢阻肺相关的特性。当前,临床对于该病并无准确的定义,仅具有供临床应用的描述,但无法对慢阻肺进行充分的理解。控制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属于治疗该疾病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的中医辨治思路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摘要: 探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针灸联合中医汤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分组方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所筛选的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的病例人数分别为40例,对照组治疗采用临床常规西药,观察组治疗运用针灸联合中医汤药;详细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均占有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针灸配合中医汤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尽早治愈。
摘要: 观察中风偏瘫患者运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120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结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康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组间数据指标差异值较大(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及时开展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 探析皮肤湿疹治疗期间中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以我院治疗的60例皮肤湿疹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患者在入选后以掷骰子方式分组并记录。常规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结合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整体疗效优势突出,统计学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2月无复发;常规组复发4例,复发率13.33%,统计学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皮肤湿疹患者提供中医结合治疗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方案推广。
摘要: 拙文依中医理对六淫致病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主要是对六淫的构成因子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邪”因子,对“邪”的释义增加了“活”性部分,比如细菌、病毒等,显然和以前的定义有所区别,同时也对“风”性进行了探讨,认为“风”不会单独使人致病。拙文在2020年初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大背景下,抛砖仅为引玉。
摘要: 研究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推拿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4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优于对照组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治疗有效率85.37%(35/41);两组4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接受治疗前的各临床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均显著改善,研究组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