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以增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主要刊登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相关的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中医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97

《中国中医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基于中医理论探讨桂枝茯苓丸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机制与应用 下载:165 浏览:1669
  • 宋瑾芹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 摘要: 中医理论是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强调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整体联系,通过辨证论治等方法,运用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学说,全面系统地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临床诊疗的医学体系。本文基于中医理论,深入探讨了桂枝茯苓丸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机制与应用。桂枝茯苓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缓解相关症状。分析桂枝茯苓丸的药理作用,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揭示了其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机制,讨论了桂枝茯苓丸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中药材理化鉴别中荧光反应的应用研究 下载:124 浏览:1556
  • 邵立微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荧光反应在中药材理化鉴别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选取多种中药材样本,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法等技术手段,对中药材的荧光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荧光反应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种类区分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为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亚健康中青年群体的开展现状 下载:162 浏览:4118
  • 梁肃 徐小胶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 摘要: 本文在知网(知识元检索)相关主题词,万方相关热词得出:亚健康、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次健康状态、未病中、青年、青年、青壮年、基层医疗、基层护理、中医护理、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索近五年内文献整合分析。本文结合中青年群体亚健康研究现状与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开展现状,对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亚健康中青年群体的开展现状进行综述,发现中青年群体亚健康状态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但是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亚健康中青年群体的开展现状较差。希望为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亚健康中青年群体的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 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功能缺损症状康复中的运用 下载:165 浏览:1668
  • 宋萍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 摘要: 探究中医护理的应用对于脑卒中功能缺损症状的护理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6月内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功能缺损症患者共400例,患者经随机分组方式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应采取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对于增用中医护理的影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更佳(P<0.05)。结论:中医护理的实施增强了护理工作对于脑卒中功能缺损的康复效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基于中医理论的儿科腹泻病防治研究 下载:165 浏览:1556
  • 王惠琳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 摘要: 儿科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严重影响了儿童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中医学认为,腹泻病是由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失调、情志失常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体内气血失调,因此在治疗腹泻病方面其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本研究基于中医理论,探讨了儿科腹泻病的防治策略,以提高儿科腹泻病的防治水平,同时为中医治疗在儿科腹泻病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黄褐斑的中医分型及治疗 下载:165 浏览:1554
  • 胡又嘉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 摘要: 随着现代人对美容越来越重视,黄褐斑逐渐成为了困扰都市女性的一大难题。本病以20~50岁左右的女性高发。其基本特征是在人的面部显现黄褐色甚至黑褐色斑块,无突起,边缘清楚,大小不一,且不伴痛痒感等。初起为点状、小片状的斑块,之后可逐渐扩大,甚至融合,成为不规则的斑片。

  • 观察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下载:165 浏览:3669
  • 陈玉腕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 摘要: 分析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12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为63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夏枯草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牛黄降压丸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压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分析可知二者具有对比行(P<0.05);同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较低。

  • 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研究 下载:365 浏览:1673
  • 张凤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 摘要: 分析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方法:选择研究对象是本院治疗的76例脑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中医特色开会护理,对比两组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比较P<0.05。结论:针对脑中风偏瘫患者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具体功能,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强,如何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中医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2876
下载量 60952
总被引次数 596
影响因子 1.39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