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而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1]。对于肝癌的发病原因及其精确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被揭示。经研究表明,中国肝癌的发生主要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等有关,酗酒和接触黄曲霉毒素B1等也可能与肝癌的发病有关[2]。由于肝癌起病常隐匿,多数肝癌在发现时已是晚期而手术、化疗等治疗方式效果较差,近年来以外泌体为药物载体作用下中药成分对防治肝癌作用机制及影响的研究逐渐深化,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从中药成分以血清外泌体为递送载体对肝癌的影响做一综述。
摘要: 中成药注射剂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现代化成果,融合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制药技术,具有药效迅速、作用显著等特性。本文围绕中药注射剂的中药学特性,详细阐述了其组方原则、药效特征、生产工艺对品质的影响,以及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在临床应用分析方面,重点探讨了适应症选择的辩证施治原则,中药注射剂与西药联用的协同效应与潜在风险,以及不良反应监测与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与优化。研究指出,通过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管理,有望提升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促进其在医疗实践中的合理应用与发展。
摘要: 结合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治疗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中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实行,在签约的糖尿病患者中遴选出8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糖尿病患者伴有蛋白尿,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治疗措施分为西药治疗,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比较西药治疗项目以中医积分、体征指标、血糖变化为主。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腰膝酸软、疲倦乏力、浮肿、肢体麻木的减退速度及观察中症状评分的实际改善统计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幅度及24h内患者体征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2hPG(餐后2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FBG(空腹血糖)的改善趋向及血糖监测前后的水平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中药治疗有效降低了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水平,均衡了各项血糖指标,同时常见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摘要: 探讨温针灸在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6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范围选自2023年1月-12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n=33)和观察组(温针灸联合常规康复,n=33)。对比两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温针灸应用在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中效果积极,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摘要: 在社会发展速度稳定提升的背景下,医疗行业的发展也较为迅速,医疗行业能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医院内部还包括多种类型的档案资料,不仅含有医院经营情况,还包括患者的就医记录等内容,对医院后续的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档案管理提高重视程度,并将信息化建设工作融入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而从根本上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
摘要: 医学生职业素养是医生的最基本职业素养条件之一,医学教育是通过社会、学校、实习医院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部门的通力协调合作,对教学教育不断进行改革优化,加强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精神。自2020年以来,全中国乃至全球对于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医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深入了解在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就业意识的培养情况,《关于提高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及就业意识的研究》(2022MS030)课题组成员通过分析医学生职业素养好就业意识培养的现状,将着力于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及就业意识培养研究,提出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意识培养的对策,能够切实发现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及问题,并根据共性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进而提高医学生的整体就业情况,旨在提升医学类院校对于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以及就业意识的培养质效,从而提高我国卫生医疗人才的质量。课题组以问卷的形式对广西医学院校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摘要: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疗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肌肉痉挛程度、关节脱位次数均较对照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中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减少病人的残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摘要: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的子宫肌瘤患者均来自我院在2022年1—12月收治的病例,共计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中医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比较医治效果、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效果、子宫、肌瘤体积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29/30),比对照组的有效率更高(P<0.05)。而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也比对照组小(P<0.05)。月经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皮肤瘙痒症状和恶心呕吐症状各1例,10.00%(3/3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36.67%(11/30)(P<0.05)。结论: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实施干预,有很好的效果,可以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
摘要: 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耳部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通过选取某医院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发现这种联合疗法相比传统治疗具有显著优势。这一发现为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新思路。
摘要: 该研究旨在比较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和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理疗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颈根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研究中,选取了2022年2月~2024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和研究组(实施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的治疗方法),每组9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理疗在治疗颈椎荫息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通过对比研究,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2.22%,显示出研究组相较对照组有着明显更高的治疗成功率(P<0.05)。结论:这些数据结果表明,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理疗在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状况、促进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实际临床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摘要: 探讨针灸推拿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肢体功能改善的效果。 方法 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针灸推拿治疗的100名老年脑梗死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试验将对两组患者均施行康复基本治疗,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另外对老年脑梗死病患者施行针灸推拿治疗。结果 接受针灸推拿治疗的实验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显著高于仅接受传统康复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推拿治疗对于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通过FugI-Meyer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变化,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显著提高,实验组的显效率和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针灸推拿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越性。
摘要: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炎症因素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颗粒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和肺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前,FEV1、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 FEV1、PEF更高(P<0.05)。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消除体内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摘要: 通过对我院精神科病人进行中医护理服务选择意向的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精神科中医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结果:认为以中医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比例最小,仅占26.96%;在对中医药护理的利用与需求方面,对情志护理使用及需求最高,分别为31.30%和35.22% ;病人及家庭成员对中医药护理的认识普遍偏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对病人进行中医护理服务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为:年龄、病程、中医药护理利用、疾病的稳定性、病人及其家庭成员是否了解中医药护理服务。结论:相对于西药,精神病病人对中医护理服务的优先选择意愿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可以通过临床推广、主动宣传、健康教育、举办讲座等方式来增加病人和家属对中医护理服务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