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医学
诊断医学
《诊断医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物理、技能、症状诊断学等各门临床诊断学科的病例报告和学术论文。本刊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并致力于学术繁荣,旨在为世界范围内的医疗诊断研究人员及医疗诊断工作者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医疗诊断领域内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54

《诊断医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 下载:105 浏览:1038
  • 冯圣兵 《诊断医学》 2024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将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50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列为观察对象,同时随机抽取ABO同型血液样本10份,通过微柱凝胶技术以及凝聚胺递质技术进行交叉配血,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统计。结果:交叉配血250次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清微柱凝胶结果阳性85例,放散液微柱凝胶结果阳性82例,血清及放散液凝聚胺递质检测无阳性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89.69%,显著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清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55.56%。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放散液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70.1%,显著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放散液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53.59%。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89.69%,显著高于血清凝聚胺递质检测不合率7.2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放散液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70.1%,显著高于放散液凝聚胺递质检测不合率10.31%。结论: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进行输血时,使用微柱凝胶技术能够快速、高效进行输血,提高输血过程的安全程度,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建议推广。
  • CT增强延迟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116 浏览:1022
  • 王芳 《诊断医学》 2024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CT增强延迟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抽取本院收治的120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均进行CT增强延迟扫描、手术病理学检查,对比患者的实际检查结果。结果:120例肝脏肿瘤患者的疾病均得到确诊,手术病理学诊断准确率是100.00%。进行CT增强延迟扫描,120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95.83%。患者的CT增强延迟扫描诊断准确率和手术病理学诊断准确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结论:可将CT增强延迟扫描技术作为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首选技术,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灶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 下载:106 浏览:974
  • 韩昆 《诊断医学》 2024年9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灶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室内强回声灶的胎儿1 0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心室内强回声灶大小、数量与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相关性。结果1068例中,其中心室单发强回声灶983例(左心室965例,右心室18例),心室多发强回声灶62例(左心室48例,右心室14例) ,双心室强回声灶23例;心室单发强回声灶直径<2mm者547例,强回声灶直径2.0~2.5mm者420例,强回声灶直径>2.5mm者14例。在1068例有心室强回声灶的胎儿中不伴发心脏结构异常者985例,伴有心脏结构异常者83例。结论胎儿右心室强回声灶、心室多发强回声灶、双室强回声灶及左心室单发强回声灶直径较大者与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相关性大。
  • 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检测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下载:88 浏览:971
  • 韩昆 《诊断医学》 2024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静 脉导管多普勒血流检测对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 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接诊的3 600例孕11~14周的单胎孕妇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DV)及颈项透明层(NT)检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NT增厚及DV异常的胎儿,行超声心动图系统筛查孕18--20周和中孕期的胎儿,系统筛查所有NT及DV正常的孕22~24周胎儿,并进--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疑为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胎儿,对所有胎儿(出生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引产者进行尸解,对数据进行评价。结果3 600例胎儿中,与NT正常的胎儿比较,NT增厚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32.73%、敏感性为53.73%、特异性为98.87%;与DV正常的胎儿比较,DV异常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25.81%、敏感性为57.14%、特异性为96.74%;与NT及DV均正常的胎儿比较,NT异常合并DV异常的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62.00%、敏感性为46.27%、特异性为99.84%。结论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做出有效的产前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诊断医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30
访问量 110265
下载量 26520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8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