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解决研究
争议解决研究
《争议解决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争议解决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24

《争议解决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浅谈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 下载:97 浏览:1368
  • 尚玉为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的信息交流便捷度越来越高,但是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也对个人信息安全产生了更多威胁。因此,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个人信息行政法,以对人们的个人信息进行保障。本文主要针该类法律制度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述,并就当前该法律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进对策,以期为相关行业工作者进一步完善该法律保护体系提供些许参考。
  • 烟台市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路径研究 下载:95 浏览:1263
  • 苗晓菲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法治轨道优化营商环境,将对烟台市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烟台市高度重视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打造公平公开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必须补足当前问题短板,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全民守法等环节继续发力,充分保证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 安全生产的重要法宝 下载:97 浏览:1336
  • 刘间枝 冯英敏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安全生产是GTMC快速发展的重要法宝之一。安全管理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巩固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GTMC一直秉承“安全最优先”为首要原则。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永葆青春的重中之重,为此专门成立安全组织架构,对生产工作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日常安全管理中,不断的完善监察体制、安全管理细则,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企业安全文化的理念、安全生产的精神支柱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的。安全文化,通过各项安全举措,潜移默化的贯穿每一位GTMC员工心中。
  • 劳动合同法视角下劳务派遣研究 下载:94 浏览:1342
  • 徐一鸣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所谓的劳务派遣是一种劳动力的配置形式,其产生背景是就业多样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劳务派遣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也造就了劳务派遣具有用工方式灵活多变的优势,以及用工形式不规范的缺点。在《劳动合同法》中充分体现了其社会保障功能,因此较为精准的规定了劳务派遣的相关情形,进一步引导着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不断走向规范化的道路。本文以《劳动合同法》为全文的出发点,针对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进行深度剖析,既包含了劳务派遣现存的一些问题,也对进一步改善这种配置形式作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此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的进一步明确贡献绵薄之力。
  • 网络视域下民法的隐私权保护路径分析 下载:96 浏览:1358
  • 于彬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引发了很多问题。为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免遭不法分子侵害,采用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的方式,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进行相关法律体系的制定与修改,法律对于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同时,应针对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进行授予,通过确立明确抗辩权的方式维持双方权利的平衡。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网络视域下民法的隐私权保护路径。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争议解决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68
访问量 120587
下载量 20579
总被引次数 309
影响因子 0.80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