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100例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够减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
分析和探究心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6月 -2020 年6月期间诊治的5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降低程度较常规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2020.1-2020.12,抽取医院妇科9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展开研究,基于奇偶数法分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对照组)、心理护理(试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79%与对照组82.22%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预后,提升护理满意度。
摘要: 目的 研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不同时间进程下民众的心理应激反应。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0年6月期间东莞市居民500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微信建立起5个微信群,每个群人数为100人,每日记录群内居民对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所反映的心理应激情况。 结果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不同时间进程下,与1天-10天相比,其余各时间进程下民众的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维度评分均高于1天-10天,且51天-60天与其余各组相比,民众的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维度评分均更高,P<0.05。 结论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民众的心理应激反应可能经历恐慌期、防御期、适应期和恢复期,恢复期民众心理应激反应明显优于其余各时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护理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结果:护理1周、1个月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98.96±0.26)分,对照组为(90.13±0.10)分,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感并改善负性心理状态,且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摘要: 目的:探讨给予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运用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88.57%,P<0.05;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均较高且比较中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运用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抑郁和焦虑状态,并可提升保胎成功率。
摘要: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对2组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总质量评分(7.86±1.2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总质量评分(6.20±1.3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摘要: 目的 分析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41例。其中,给予传统护理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心理状态护理前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有下降,且研究组更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提高其求生的意念和治疗的效果。
摘要: 研究心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中的作用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数据随机自患者中抽取出20例作为心理干预组,加用心理干预护理;另抽取出20例作为常规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最终通过比较两组病患诊治结束之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后心理干预组患者SDS与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要显著优于常规干预组患者(P均<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缓解病患的负性情绪,且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摘要: 对CT增强检查中应用造影剂出现不良反应时心理护理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随机分组原则对某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接受CT增强检查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CT增强检查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CT增强检查中应用造影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过程中可以发挥显著优势,是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降低的重要护理手段。
摘要: 站在疫情视角下,为了能够对护理工作人员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文章选择475名护理人员,综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因为高强度的护理工作,导致部分护理工作人员出现了焦虑以及抑郁等的心理问题。从中可以看出,相比较普通的护理工作人员,参与疫情护理的人员自然有着强烈的焦虑等情绪。为了能够保证护理工作人员保持健康的工作心态,那么自然需要对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处理。
摘要: 通过观察心理学内容,我们能够发现积极心理学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和其他心理学内容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个体内心,旨在激发起积极力量,进而克服消极情绪,因此,广泛应用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以及治疗工作之中,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是巨大挑战,心理咨询师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务必要重视青少年发展,树立心理问题观,确保青少年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激发青少年个体内部的积极情绪,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下面笔者重点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以此为基础分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以及治疗。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给未成年人带来了心理失衡,而且后疫情期的跨度会比较长,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对其他服务体系,目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存在社会各级政策落地效果较差、技术传统落后、专业人员参差不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所在单位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疫情背景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策略,为保障未成年心理健康提供路径。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环境发生变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被人越来越受人所关注,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针对性较强,而不能将该教育应用到所有小学生身上,使很多小学生很难得到心理干预,无法得到心理教育。而如果引入积极心理学之后,便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能疏导小学生心理。由于积极心理学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因此,就必须加强研究工作,那么便能解决当前心理教育因过于局限而引起的教学问题,以提高小学生心理教育效率与质量,促进校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
摘要: 目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人数相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态无统计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隔离病房护士挑战性-障碍性压力与职业获益感现状,并分析两者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挑战性-阻碍性压力量表、职业获益感问卷对73名隔离病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隔离病房护士挑战性压力条目均分为(2.04±0.95)分,高于障碍性压力的得分(1.86±0.72)分。隔离病房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隔离病房护士对职业获益感的总体评价是认同和满意的。隔离病房护士职业获益感与障碍性压力负相关(r =-0.462,P < 0.01),与挑战性压力呈正相关(r =0.473,P < 0.01)。结论:隔离病房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挑战性-障碍性压力是期职业获益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摘要: 家庭治疗早已经运用到不同的国家及民族当中,因具有独特的心理治疗效果而为人称道,被广泛应用到心理治疗方面,备受心理学解锁推崇。尽管家庭治疗已得到很好应用,但是却在思辨与观察方面理论性尚不够强。因此,还不能说很完善,仍需我们加深研究。本文重在探讨家庭治疗在中国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探索,结合中国家庭的生活习惯、方式等进行分析,选择以青少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并积极开展试验,以最终试验结果的方式来进行论证分析。
摘要: 人主要依靠声音与他人进行交流,而交流的过程中都会传递一些情感,不同的情感则就会有不同蕴藏着不同的讯息,对人能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语音情感识别则就变得十分重要,其是识别人情感变化重要“工具”,是加强人际交流的不可缺的基础。本文重在研究基于语音情感的心理咨询和性格分析算法,侧重分析情感信号识别处理、人类语音情感特征及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交流,并做出准确预测,最后在给出不同的相关的心理分析与建议。
摘要: 本次研究重在刀叉当事人改变发生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同时在原来的基础上了解当事人情感与认知方面的特征。研究方法:本次主要对20名已经成功改变关键点会谈的当事人相关资料来进行分析。结果: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提取了九个类属来进行分析,具体可参考系数分析。最终结论:在出现改变关键点以后,当事人的认知就会出现一些改变,认知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并且也彻底的接触了有问题所造成的伤害,并使得双方冲突减少,能友好相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双方矛盾与冲突。
摘要: 中国乃世界文明古国,其之所以在全球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研究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能够发现早在上个世纪,有关学者便意识到心理文化的重要性,它不仅为中国心理文化的瑰宝,同样为世界心理学作出贡献,因此,心理咨询师应当立足于中国传统心理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挖掘和当代心理学有关的内容,以便为今后心理咨询以及治疗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将重点论述国人具备的独特心理文化,并分析中国传统心理学的构成,以此为基础研究中国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咨询以及治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