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理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057

《心理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神经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的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效果比较 下载:132 浏览:1004
  • 吉向军 《心理学研究》 2024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在神经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6例神经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和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0.6vs4.1±0.8,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6.4±5.2vs68.3±4.9,P<0.05)。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在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在神经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中具有更佳效果,建议临床实践中采用综合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258 浏览:980
  • 张颖 《心理学研究》 2024年2期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通过对100例CKD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其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尤其在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和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方面。这表明,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CKD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建议在CKD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常规纳入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以全面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术中低体温的影响 下载:232 浏览:989
  • 穆晨阳 《心理学研究》 2024年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时间段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对象取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其中有50例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为观察组;另有50例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情况与术后的心理状态。结果:(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各时段体温水平要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2)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评估得分均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对于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于手术过程当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体质体温,且对患者心理状态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探索 下载:165 浏览:766
  • 赵嘉菱 《心理学研究》 2024年2期
  •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变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对自身造成多方面的问题。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索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实施建议。
  • 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下载:124 浏览:981
  • 杨洁 《心理学研究》 2024年2期
  • 摘要:
    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学业、日常生活、人际交往、职业规划以及经济负担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往往导致他们情绪波动,进而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疾患。针对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查阅文献、归纳提炼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重点探讨了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及其影响。
  • 应用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下载:154 浏览:978
  • 邵雪娇 《心理学研究》 2024年2期
  • 摘要:
    心理咨询是现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专业人员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困扰、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活动。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种种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用心理咨询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是解决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所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 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110 浏览:705
  • 刘洁 曲文杰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降低癌因性疲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完整的心理护理模式,可以分析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系统性需要,并且满足患者在护理周期内的有效性。
  • 优质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肋骨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174 浏览:1003
  • 赵克梅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期
  • 摘要:
    目的:肋骨骨折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干预在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影响评价。方法:本研究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8月期间选择在本院接受临床干预的70例患者为样本对象,对70例患者进行对比组和观察组的比较与分析。将常规护理用于对比组中,优质护理与呼吸功能锻炼干预联合应用于观察组中。两组患者需接受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与分析。结果:与对比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比组生活质量评价,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比组,P<0.05;针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与对比组更高,P<0.05。结论:联合优质护理与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缓解肋骨骨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更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让其享受优质的满意度的护理服务。
  • 影响消毒供应室护士心理状况的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 下载:142 浏览:674
  • 汪运永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期
  • 摘要:
    在本院消毒供应室护士群体中,进行一项详尽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一群体普遍遭遇身心疲劳和安全感缺失的心理健康挑战。这一现象归因于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如工作负担过重、任务责任重大、防护体系不完善导致的职业暴露风险增加、工作环境多变复杂以及心理健康支持与教育资源不足。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旨在多方面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举措,期望不仅能增强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满足感和归属感,还能从根本上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整体工作水平,为医院的安全运营和患者的优质服务提供坚实支持。
  •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54 浏览:999
  • 赵芳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期
  • 摘要:
    目的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手指爬墙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并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且能减少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值得推广。
  • 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65 浏览:977
  • 李霞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期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心理学的价值。方法 于2023年1月份-2024年1月份期间,选取我院门诊收入诊疗的病例,共计40例,依据乱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0,应用护理心理学管理)、对照组(n=20,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分析其护患纠纷、心理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方面,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情况基本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比较中,观察组生理机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各项指标提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水平、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宣教、环境管理各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心理学能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下载:174 浏览:1589
  • 陈佳艺 杨红红 蒙永彩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 摘要: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即个体不存在自杀意念状态下,损伤自身身体组织,导致身体出现轻度、中度损伤,其中主要为划伤、针刺等,社会并不认可接纳上述行为。NSSI问题的出现以青少年居多,加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十分必要,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生命教育等方式。针对青少年NSSI,应积极进行心理干预,避免NSSI变得更加严重。
  • 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154 浏览:1569
  • 张冬梅 史红珍 杜俊利 张俊珍 孟凌燕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接诊的49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诊的49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抑郁、焦虑评分以及预后影响较参照组有明显降低,有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患者的预后影响,值得推广。
  • 优质护理模式改善急诊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 下载:154 浏览:1872
  • 张菲菲 马皓媛 刘彩艳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模式改善急诊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0例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入组时间在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均匀分组,两组分别接受优质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评分(8.63±0.62)分,睡眠障碍发生率10.0%,护理后焦虑得分(12.82±2.14)分,抑郁得分(14.38±2.54)分,躯体功能(79.63±2.62),心理功能(78.32±1.45),社会功能(77.63±2.62),物质生活(79.32±3.45),护理满意度96.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评分(12.45±0.52)分,睡眠障碍发生率30.0%,护理后焦虑得分(17.55±2.45)分,抑郁得分(18.86±2.12)分,躯体功能(60.45±2.52),心理功能(63.62±1.52),社会功能(66.45±2.52),物质生活(65.62±2.52),护理满意度86.0%,研究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纠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145 浏览:1792
  • 杨帆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 摘要:
    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的高发疾病,该疾病的病情通常十分复杂且危重,且并发症相对较多,往往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颅脑损伤患者处于康复期时,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对其功能训练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本文通过介绍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期间可能会产生的常见性心理问题,并总结对应的心理护理对策,这些对策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依从性,为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干预方案制定提供有力依据以及新方向。
  • 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165 浏览:2002
  • 唐 媛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 摘要:
    探究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收治的150例血透患者进行浅析,按随机数字法表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两组皆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护理疗效、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80.00%,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分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165 浏览:1672
  • 陶慧娜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医精神科收治的13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5)采用常规护理与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n=6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92%(63/65)显著高于对照组87.69%(57/65)(P<0.05);2组SST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SPI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精神科患者康复中,可将护理效果显著提升,改善患者生活机能与社会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在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的研究 下载:147 浏览:1673
  • 田雅丽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 摘要:
    明确心理护理在小儿疝气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3.01-12时间段中于院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患者为分析对象,共计95例,对各个患者进行编号后采取随机抽取法设置成对照组(49例)、观察组(46例),分别以常规手段、心理护理手段实施两组护理干预,对干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值更低(P<0.05)。结论 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在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患儿因不良情绪引起的应激反应。
  • 正念练习培训对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 下载:165 浏览:1773
  • 汪建军 孙雯华 王桂梅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党建引领正念练习提升医院文化建设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8月江苏省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的92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卡巴金8周正念减压课程为训练方法,党建与专业深度融入,充分发挥医院心理专科特色,党建引领有正念培训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党员培训医务人员。正念练习时间为 8 周,1 次/ 周,每次80分钟左右,其中正念知识讲解15~20分钟,正念练习40~45分钟,交流讨论 15~20分钟。在开展正念练习前后采用满意度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医务人员进行测评。结果:正念练习后,医务人员满意度问卷、SAS、SDS评分优于正念练习前。结论:党建引领正念培训能提高医务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能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提升。
  • 韶关市献血者抗-HIV检测假阳性结果回告与心理疏导研究 下载:165 浏览:1776
  • 向庆林 胡烨 黄玮 霍宝锋 王莉娟 张国英 梁海燕 李慧文 张天弼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对HIV检测假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方法:2022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在韶关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中HIV检测阳性献血者60例进行分组实验,设定实验组进行设计好的心理疏导内容,设定对照组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回复,选取30例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30人作为对照组1,,从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0日选取30例作为对照组2,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自制的电话咨询反馈评分标准对HIV检测阳性献血者进行调研,了解HIV检测阳性献血者对心理疏导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中, 9-10分("非常理解,很满意")的人数最多,为12人;7-8分("能够理解,较满意")的人数为6人。对此感到"心里无奈,不太满意"及以下的人数总计12人,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中,5-6分("心里无奈,不太满意")的人数最多,分别为10人和11人,实验组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结论:适当的心理疏导对于抗-HIV检测假阳性献血者的心理帮助非常重要,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强化宣传教育、优化短信内容以及加强归队管理可以更好地保护抗-HIV检测假阳性献血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发展。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心理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6
访问量 160258
下载量 76521
总被引次数 723
影响因子 1.50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