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362

吴碧玉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给予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11月未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时收治的42例患者纳为常规组,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收治的42例患者纳为干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指标(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常规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下载:62 浏览:382

吴碧玉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给予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11月未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时收治的42例患者纳为常规组,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收治的42例患者纳为干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指标(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常规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集束化护理预防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下载:79 浏览:461

刘丹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将行常规护理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其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7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下肢疼痛发生率1.32%、1.32%、2.63%,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总体健康评分(35.20±1.10)分、(36.40±2.31)分和(83.64±14.53)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起到有效预防作用,且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预防性护理对胸部恶性肿瘤术后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458

吴文裕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探析预防性护理在降低胸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胸部恶性肿瘤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每组43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预防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15.97±2.88)d,短于参照组患者的(20.74±3.95)d,而生活质量评分(78.91±2.44)分和护理满意度93.0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1.72±2.87)分、74.42%,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3%,低于参照组的16.28%,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胸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能使患者的不良心态缓解,减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加快患者病情恢复。

预防性护理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1129

杜雨萌 《肿瘤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预防护理措施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便利抽取2019-2020年到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然后在术后7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结果 相对比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明显(P<0.05)。结论 将预防性护理应用于术后的恶性肿瘤患者中,促进术后的凝血功能恢复,促进正常的血液循环,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偏瘫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对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 下载:51 浏览:553

尹雪燕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梗塞偏瘫患者护理中以早期康复运动护理进行干预,对预防其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干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19.01至2021.12在医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50例,以数字奇偶法分组,将25例接受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观察组,病例数共25例,干预措施为早期康复运动护理,比对恢复情况、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肌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血液流速峰值及静脉血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以早期康复运动护理施护,有利于改善患者肌力及运动功能,增强其自理能力的同时,还能起到改善患者下肢凝血状态与血液循环作用,对促进患者康复及增加其满意度起着积极意义,临床借鉴意义较高。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290 浏览:3070

杨文侠 《肿瘤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其对预防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52例在我院接受肝胆胰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运用随机均分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人数各为26例。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其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发生率低,发生率差异有(p<0.05);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护理后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两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时,运用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价值大。

早期运动指导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价值 下载:165 浏览:2065

李冬梅 董婷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运动指导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70例(2019.01-2020.12),随机分成甲、乙组,各35例。前者、后者行常规护理、常规+早期运动指导。比对两组效果。结果乙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NIHSS评分低于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早期运动指导,效果优良,有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推荐使用。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 下载:173 浏览:2065

俄红霞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中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栓凝血功能更好,有较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2%,对照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14%,(P<0.05)。结论: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在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 下载:195 浏览:2560

俄红霞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中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栓凝血功能更好,有较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2%,对照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14%,(P<0.05)。结论: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在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对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193 浏览:2553

王莹 李志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探究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02月~2021年02月期间,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例数分别为试验组2例、参照组10例,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6.00%(48/50)和80.00%(20/50),以试验组效果更优(P<0.05)。统计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试验组(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8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栓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提高,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预防护理干预在肝胆胰外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7 浏览:790

朱海红 陈硕 刘林坡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减少肝胆胰外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和护理策略。方法 本研究严格选取了200名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肝胆胰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标准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以评估预防性护理措施在降低DVT风险方面的有效性。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5%,实验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减少肝胆胰外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积极作用。

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159 浏览:1689

李燕均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8期

摘要: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因此被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但其术后多存在多种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若治疗不及时易引发肺栓塞,导致患者猝死。对此,在患者术后临床人员应做好DVT护理工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