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下载:71 浏览:708

闫波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耕地保护的新要求和转型路径。文章首先明确了耕地保护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分析了耕地保护在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粮食安全与碳减排方面面临的新要求。随后,从本体角度、拓扑关系和科技助保三个维度提出了耕地保护的转型路径,并针对这些路径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于指导耕地保护实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对策 下载:72 浏览:754

郭珍珍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乡村振兴战略涵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五大方面,旨在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农业经济面临的结构调整、资源约束和农民收入问题,同时强调了城乡结合部发展、技术进步及生态保护带来的机遇。最后,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和改善社会保障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耕地土壤问题及修复措施探讨 下载:281 浏览:2901

程杰 《土壤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耕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目前耕地土壤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粮食安全,本文重点剖析了耕地土壤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耕地土壤问题对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

深松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及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 下载:98 浏览:736

冯亮 《中国土壤》 2024年5期

摘要:
深松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壤耕作方法,通过破除土壤硬盘层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渗透能力,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机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肥料,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且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因此,深松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尤其是对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成为了当前农业科研的热点。

耕地土壤理化调优对关中玉米产量影响的机理研究 下载:99 浏览:752

张国荣1 吴文元2 《中国土壤》 2024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耕地土壤理化调优对关中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玉米生长发育的响应以及最终产量的变化,本研究揭示了土壤改良措施对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土壤pH值、提升有机质含量、补充氮磷钾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以及优化水肥管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显著提高关中地区玉米的产量。本研究为关中地区玉米种植的土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城市回填土土壤呼吸日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273 浏览:2764

吴文元 《土壤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回填土土壤呼吸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通过分析昼夜变化特征和不同时间段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结合土壤温度、湿度及其他环境因子,揭示了城市回填土土壤呼吸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在昼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受土壤温度和湿度的非线性影响。大气CO₂浓度和植被覆盖也对土壤呼吸有潜在影响。本研究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弃耕完善策略 下载:271 浏览:2833

李金帅 《土壤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土地整治是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新增耕地和弃耕地的调整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然而,当前土地整治中存在着新增耕地与弃耕地不平衡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增耕地弃耕成因,提出完善策略。通过分析新增耕地弃耕成因,本文提出了完善策略,包括加强政策导向、发展产业、完善管理等方面,以促进土地整治工作的平衡发展,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民收益的增加。

探讨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制及对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下载:273 浏览:2800

赵冰 《土壤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目前,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无污染、有机性的肥料,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微生物肥料内容展开概述,分析其作用机制和对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下载:180 浏览:1570

张俊武 《中国土壤》 2023年2期

摘要: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分析方面的应用。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GIS的概念和作用,然后探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GIS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与分析、空间模型构建等。最后,我们将讨论GIS在土地规划与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展望未来GIS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下载:298 浏览:3049

刘明晶 《土壤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国内外实践表明,土地整治能够实现村庄资源整合和土地集约利用等多种功能,但传统单一要素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经难以解决村庄出现的用地低效化、无序化等综合问题,由此,以全覆盖、全要素、全类型为特点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本文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德国土地生态补偿实践对中国耕地生态保护的启示 下载:307 浏览:3148

杨龙 《土壤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提出要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耕地生态价值得到了重视。耕地生态保护的核心是耕地生态补偿,而我国目前关于耕地生态补偿没有形成明确的标准和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德国耕地生态补偿政策,体制机制相对较完善,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通过分析德国耕地生态补偿经验做法,以期中国耕地生态保护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新媒体与办公室新闻宣传工作的融合探究 下载:185 浏览:1840

豆粉粉 《新闻传播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可以有效拉近传播者和被传播者的距离,在办公室新闻宣传工作中应用好新媒体技术,对宣传工作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本文以新媒体与办公室新闻宣传工作为例,分析新媒体在办公室新闻宣传工作中作用,论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办公室新闻宣传工作的新要求,提出在办公室新闻宣传工作中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方式方法,以期探究办公室宣传工作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

土壤调理剂在高标准农田应用前景分析 下载:90 浏览:941

单玉琳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5期

摘要: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发展战略,旨在提高农田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调理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以改善土壤结构、增进肥力和提高农产品产量。然而,土壤调理剂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化学残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可能引发土壤污染等。本文将对土壤调理剂在高标准农田应用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农田土壤的呼吸分类及作用 下载:90 浏览:919

吴文元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4期

摘要:
农田土壤碳库是地球碳库主要组成部分,其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CO2剧烈变化。土壤碳库主要通过土壤呼吸的方式进入到大气中,土壤呼吸又可分为自养和异养呼吸,不同土壤类型中自养异养土壤呼吸不同,又以土壤异养呼吸占大部分。土壤呼吸又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环境温度、施肥、水分、耕作条件等因素。明晰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高效管理土壤,增加土壤碳固持,为健康高效利用土壤做贡献。

浅析污损土地治理和土地生态恢复 下载:86 浏览:953

曹锦雪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在工业、交通、生活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不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课题。本文先讲了造成土地资源污损的主要原因,污损土地治理和土地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生物炭在土壤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下载:121 浏览:1537

闫波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5期

摘要:
本文从生物炭在土壤质量提升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重点就土壤质量提升的重要性、生物炭的性质与作用、生物炭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土壤添加生物炭后容重、水分、养分、微生物等的变化,并对未来生物炭的应用研究要点进行了展望。

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下载:257 浏览:2583

冯亮 《新材料》 2023年5期

摘要: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土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土壤质量逐渐受到破坏和恶化。为了提高土壤质量,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土壤改良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土壤改良材料作为土壤改良技术中的重要手段,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等,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种类的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浅析农业耕地水资源配置对农田水利的影响与对策 下载:220 浏览:909

闫波 《农业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农业耕地水资源配置是影响农田水利系统效率、农业产量和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农业耕地水资源配置对农田水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水资源配置不当会导致灌溉效率低下、农业产量波动和生态环境恶化。为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推进农业节水技术应用、建立水资源监管体系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对策,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下载:278 浏览:897

朱玉尧 《农业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日益紧张,耕地保护成为了世界各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耕地面积虽然广阔,但长期以来,耕地质量和数量却面临双重挑战。耕地面积的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压力,正威胁着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近年来,耕地质量的下降已导致粮食产量的增长受限,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条件逐渐恶化。因此,如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耕地保护的转型势在必行,从政策到技术再到管理,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变革都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 下载:265 浏览:987

卢垟杰 代玉婷 雷震远 《农业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文探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如何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科学规划、合理选址、生态优先等原则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完善农业废弃物处理体系是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关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