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民法总则法源条款的缺失与补充 下载:86 浏览:478

于飞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我国民法总则第10条规定了"法律—习惯"二位阶法源体系。该体系会造成大陆法系实证法根本矛盾无法克服、法官不得拒绝裁判无法实现、民事诉讼目的无法达致的弊端。以上弊端无法以第一位阶"法律"中已包含民法基本原则来解决,弊端的实质思想基础也值得反思。为克服以上弊端,应将"依基本原则确立的规则"作为第三位阶补充性法源,在我国背景下该表述较之其他可能选项具有更大的优越性。适用该法源时,法官具有"确立规则的义务",并须在判决书中展示从原则到规则的推导过程,方法上应优先适用建立在平等原则基础上的类推。通过目的性扩张的方法论路径,可以在解释论上产生该第三位阶补充性法源。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新闻客户端用户行为和习惯研究 下载:74 浏览:392

匡文波 贾一丹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手机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无论是苹果系统还是安卓的移动客户端都被广大用户和消费者青睐和普及,而用户对于新闻资讯类的客户端的使用和需求也十分旺盛。本研究基于1986年Davis提出的技术模型理论,以新闻资讯类APP的用户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类客户端用户的接受使用行为和习惯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客户端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是用户考虑使用并接受的最重要前提,而社交压力和需求对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也起着显著的作用,这意味着新闻客户端的开发更应该重视用户的人性化体验和归属感设置。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新闻客户端用户行为和习惯研究 下载:72 浏览:373

匡文波 贾一丹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手机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无论是苹果系统还是安卓的移动客户端都被广大用户和消费者青睐和普及,而用户对于新闻资讯类的客户端的使用和需求也十分旺盛。本研究基于1986年Davis提出的技术模型理论,以新闻资讯类APP的用户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类客户端用户的接受使用行为和习惯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客户端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是用户考虑使用并接受的最重要前提,而社交压力和需求对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也起着显著的作用,这意味着新闻客户端的开发更应该重视用户的人性化体验和归属感设置。

藏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及融合 下载:67 浏览:394

苏雪菁 叶富成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藏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有互动也有冲突,其对国家法治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藏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及契合的基础,国家法"取材"于习惯法,习惯法向国家法靠拢,二者价值相似、功能互补。最后提出藏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互融互补的建议。

云南少数民族自治法规体系的完善 下载:45 浏览:391

陈慧妮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国家成文法的接纳度长期以来都处于较弱的程度,云南省也亟待解决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自治法规就此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十九大胜利召开的背景下,云南省在加强法治建设中必然需要完善少数民族自治法规的立法与司法。基于云南省自治法规现实状况的综合考量,应对云南省现有少数民族自治法规进行清理,突出云南自治法规的民族性,加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行使变通权的研究,提高云南省关于自治法规司法适用的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基于用电行为习惯的家庭节能用电策略研究 下载:55 浏览:345

张中超 叶伟灵 《电气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用电习惯的家庭用电策略,该策略把用户习惯作为首要考虑因素,首先统计电器的开、闭时刻信息,通过聚类算法求得用户对电器的n种用电习惯,根据聚类中的对象数量对用电习惯进行优先级排序;然后基于用电习惯构建用户满意度函数,结合分时电价环境下的费用函数制定用电策略目标函数,通过调节目标函数中电费和满意度的权重系数,对应生成多种节能效果不同的用电方案;最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找出用电方案中电器的最佳开启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明显减少用户的用电费用,同时结合用电习惯保证了用户对方案的满意度;该策略可引导用户用电时间向用电低谷段靠近,为电网负荷均衡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下载:36 浏览:391

李佳丽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2期

摘要:
3-6岁时,儿童各项行为习惯正处在养成的关键时期,但无论从教学还是生活来看,受父母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方式及社会环境的限制,使他们学前教育行为习惯养成了一大难题。为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从初中物理教学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下载:30 浏览:347

吕武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提出,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习惯离不开反复训练和规范,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意义重大。教师一方面要关注教学策略的改革及调整,另一方面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纠正不良习惯,保证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践行素质教育,并推动课程改革。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下载:55 浏览:487

宋家自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处境特殊,其学习习惯出现一些问题是最为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有科学的教学认知,科学分析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缺失的原因,还要给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深入展开学情调查、布设多种数学活动、强化家校联络互动、延伸课堂训练长度,都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学习帮助,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公租房小学生音乐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践 下载:393 浏览:1431

曹灵林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培养学生形成音乐学科教师定制的习惯,用音乐学科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让孩子们乐在乐中

基于幼儿教育培养小班幼儿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实践措施探索 下载:139 浏览:1341

杨颖慧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和他的情感表达、知识经验、交流技能以及思维逻辑等各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关联的,所以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类活动中,教师应该渗透语言教育,尤其是倾听习惯和能力,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于各类不同的活动中。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由于幼儿的年龄还小,其注意力较易分散,但倾听的质量和习惯则受注意力影响显著。中班幼儿的注意力开始发展,幼儿能注意倾听、理解他人意思,积极表达自己的主张。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情况,开展了如下活动并进行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从“做”“作”“有”与“make do own”比较汉英语言的构词特色 下载:74 浏览:452

陈雪欣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通常,制造具体东西,说"做"或用英语是"make";制作抽象事物,说"作"或用英语是"do"。"拥有"一般物件,英语是"own";"占有"重大财物、属性,英语是"possess"。但汉语和英语各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超出这一笼统区别,特别是这几个动词构成的"惯用搭配"中,两种语言分别具有"同字扩展"和"异字补充"的明显特色。

大学生养成教育:边界、内容及途径 下载:91 浏览:503

袁海军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2期

摘要: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对职业道德培养的迫切需求为价值取向,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习惯、道德情感习惯、道德意志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通过发挥高校德育主渠道的价值引领作用、推进专业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等多种途径,将大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品质优良、能够尽快适应职业道德生态、主动融入职场道德生活并努力成就自身事业的高素质人才。

深层引动视域下的阅读习惯培养 下载:47 浏览:469

蒋兴超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3期

摘要:
阅读习惯决定阅读视界,促成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深层引动视域下的阅读习惯培养路径有六:培养得空开卷的习惯,为路径一;培养宽阅读的习惯,为路径二;培养深阅读的习惯,为路径三;培养整本书阅读的习惯,为路径四;培养融通阅读的习惯,为路径五;培养摘抄笔记的习惯,为路径六。

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对冠心病发病率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分析 下载:83 浏览:797

孙婉婷 李想 徐芳雪 隋婉莹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以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科学依据。通过纵向队列研究和横向比较,我们研究了吸烟、饮酒、运动、压力、高胆固醇饮食、高盐饮食、高糖饮食以及健康脂肪摄入等因素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吸烟、高盐饮食、高糖饮食以及缺乏运动和高压力生活方式都与较高的冠心病风险相关。相反,适度的饮酒、健康脂肪摄入和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本研究强调了制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冠心病预防的重要性。

中考文综阅卷反思 下载:71 浏览:404

牛鑫然1 王金刚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12期

摘要:
反思往年中考试卷答题情况,分析考生失分原因,建议毕业班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考生作答质量:第一,加强对《考标》中考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第二,强化问题思考角度与答题方法两方面的训练,仅靠死记硬背应考早已行不通;第三,养成好的答题习惯,分层列点是防止意外丢分的好办法,此外还要注意规范学科术语;第四,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下载:20 浏览:218

徐雅芳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1期

摘要: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重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尤为重要,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还能提升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希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推动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使其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中国南海断续线在国际习惯法中的定位探索 下载:30 浏览:353

刘晨虹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在南海历史性权利之国际习惯法体系中,断续线体现了中国在线内历史性权利主张的具体内容,构成该国际习惯法内涵的一部分。断续线同时体现了中国历史性权利主张的长期性、持续性和统一性,并得到包括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默示同意,巩固了该国际习惯法的效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断续线限制他国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从线外到线内扩张,保护线内既有权利不被侵害,如此造成该国际习惯法优先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断续线以内的适用。

小学数学计算错题的整理分析和有效应用的研究 下载:71 浏览:848

陈锦婷 《计算数学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错题整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在做错题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巩固数学知识、技巧,并通过日常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探究实践 下载:66 浏览:720

李诗诗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节水教育,在幼儿环境教育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幼儿思维以模仿性思维为主,因此,幼儿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幼儿园教师基于幼儿的模仿性思维开展节水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继而培养幼儿的节水意识。本文将结合幼儿教育实践,来探究培养幼儿节水习惯的具体做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