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西部民族地区的“压缩型现代化”及其生态环境问题——以内蒙古阿拉善为例 下载:57 浏览:348

刘敏1 包智明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由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传统"靠天吃饭"的农牧业生计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危机,发展工业成为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然而,西部大开发以来,由于赶超心理和追求"跨越式发展",阿拉善的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一条时空高度压缩、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开发和重化工企业入驻来实现工业发展的"压缩型现代化"道路。"压缩型现代化"在实现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沙漠污染、草原破坏及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民族地区,需要反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建设模式,需要协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阴骘思想与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构建——基于哀牢山腹地刊刻《丹桂籍》的文献考查 下载:62 浏览:348

熊开万1,2 桂胜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丹桂籍》是一部明清以来流传很广的善书。清末至民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云南哀牢山腹地的南涧、景东、镇沅、新平都先后刊印过此书,涉及的民族有汉、彝、哈尼、傣、拉祜等。以哀牢山腹地新邑聚仙坛重刊《丹桂籍》事件为线索,这一历史过程表明,该书的刊刻是哀牢山腹地各族共谋和平与安宁的历史性活动,其过程蕴含了传统社会从善书到善行再到行善社区的行动逻辑。

博物经验与浪漫精神:英国自然写作传统中的多萝西·华兹华斯创作 下载:20 浏览:403

吴靓媛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多萝西·华兹华斯的自然写作突出表现了"博物经验"与"浪漫精神"这两大特质,并在其个人经历与创作风格的影响下产生了变异与融合:其创作在题材、思想和风格方面,上承吉尔伯特·怀特的博物写作之风,下启W·H·赫德逊、理查德·杰弗里斯的浪漫主义自然写作,其中蕴含的博物经验与浪漫精神一直绵延到当代英国新自然写作之中。本文将多萝西·华兹华斯的创作置于英国自然写作传统中,从博物经验与浪漫精神的角度揭示多萝西的自然写作被遮蔽的价值。

物流系统功能要素间效益协同机理研究:以鲜切花为例 下载:30 浏览:206

程士国1 朱冬青2,3 《当代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建立物流系统功能要素间成本投入数理模型,重点研究物流效益协同产生的机理,找出物流功能要素间成本投入满足效益背反与效益协同的条件和分界线,并通过算例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当模型最优解为内点解、物流系统功能要素间质量替代弹性足够小且产品价格质量弹性足够大时,物流系统功能要素间成本投入满足效益协同。其他情况下,则满足效益背反。对鲜切花物流系统的案例研究表明,其功能要素间成本投入存在效益协同,与理论预测一致,并依此提出了完善其物流系统的相关建议。

轮式移动机器人磁导航信号的野点识别与消除 下载:12 浏览:400

胥明瑞 杨光永 徐天奇 陈跃斌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野点识别方法中由于缺乏先验知识,难以建立准确的参考模型时出现的病态、收敛速度快速降低、难以在嵌入式系统上设计模块化程序包等问题,文中以最大三阶相关峭度为代价函数,设计三阶相关峭度反卷积逆滤波器,对磁导航信号进行盲提取,以识别并剔除野点。该实验验证以双向四驱轻量级轮式移动机器人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识别野点,收敛速度快,也无需准确的参考模型。

电动汽车用户选择充电站最佳经济途径的方法研究 下载:50 浏览:322

徐天奇1 冯培磊1 李琰1 曹富2 刘晓欣3 《电气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电动汽车将电能转化为驱动汽车的动能,绿色、环保且无污染。政府积极提倡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数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当电动汽车的电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时,要对其进行电量的补充。如何合理有效地选择充电站进行充电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区域内电动汽车用户如何选择充电站提出一种经济的选择方法。通过搭建电动汽车用户与各个充电站的信息交互平台,引入排队论数学模型,计算电动汽车到达充电站时间成本的同时,进一步计算里程成本。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在区域内电动汽车的充电站布局合理的情况下,确定单目标函数选择充电站,从而确定最经济的途径,电动汽车用户以经济成本最低来选择充电站进行充电。

多元文化视角下改革和创新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下载:240 浏览:2410

马笛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遭受到了流行音乐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强烈冲击,因此,振兴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工作已经到了最为紧要的关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实际,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谨慎,从师生关系、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来创新和改革,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出来的要求,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合格人才。

基于结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实践与探索 下载:59 浏览:493

盛兴林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结构主义理论着眼于事物之间联系的构建方法,主张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获取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效用前置性作业,构建逻辑演绎推理,采用由例及类等策略组织数学概念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理性思维,帮助学生学会构建概念之间联系方法的目标.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与策略创新 下载:36 浏览:499

陶艳 《历史教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不利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这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有效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后疫情时代下环境法治再认识 下载:154 浏览:2555

宋书琴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处理好人类生存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思考,也愈发意识到环境法治关乎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国家长治久安,同时也对环境法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环境法治深化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本文将通过对法治和法制的理解比较后明确环境法治的概念和含义,并对现代化环境法治加以分析,对环境法治存在的问题加以明释,进一步提出后疫情时代完善环境法治的建议,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刑法综述及反思 下载:156 浏览:2374

李海柔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环境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犯罪的问题,不断探寻完善环境犯罪立法的路径。目前我国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已经设置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专节,并通过刑法修正案的方式增加新的罪名,逐步的进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型环境犯罪。但是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完善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的建设。本文将梳理环境刑法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介绍环境犯罪的基础理论以及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历程,最后通过梳理一些学者的观点找出现有环境刑法规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改善与人民地位关系浅析 下载:168 浏览:1939

张清洪 张清贵 涂文艳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均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它。笔者从资本主义人民物质生活改善与人民地位关系研究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方法,论述资本主义存在其内在固有的、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得出资本主义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精英统治、缓和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维持劳动力所需。由此得出本主义的发展逃不出“两个必然”的历史结局的结论。

西方哲学中经验论到不可知论的走向 下载:156 浏览:1874

李若漪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17-18世纪形成和发展了英国经验论,这一时期英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哲学思想上把认识论作为哲学研究的重点,英国经验论者坚持把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基础和开端,他们的哲学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经验论的发展从洛克的不彻底性到休谟的彻底性而最终走向终结。本文以英国经验论三个代表人物洛克、贝克莱、休谟的经验论为主线,以经验论的原则为核心,阐述三者间的经验论内在逻辑和最终走向不可知论的历史必然性。

河南省南阳市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问题研究 下载:75 浏览:955

晏智贤 游月蓉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深化、生育率不断下跌,抚养系数不断攀升。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由于供给方和需求侧之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导致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不高,需求满足较差,造成资源浪费,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受限。本文选取河南省南阳市3县6村的老年人作为调研对象,深入调研了农村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的供需状况,发现农村老年人在社会养老服务方面有着各不相同的需求,并且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供需两侧不匹配的问题及原因,并从需求评估、统筹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措施等方面提出改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匹配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强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课程思政指导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拓展研究 下载:276 浏览:1888

​刘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在本科英语教学中,通过教材中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知识点,为学生作相应的拓展,同时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知识作一个对比了解。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培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浅探体育中考改革形势下初中体育训练的实践路径 下载:169 浏览:2005

苗金凤 蔡振峰 《体育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中考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也很注重考查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中考中加入体育科目的考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还能让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体育中考改革形势下初中体育训练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体育教学实效。

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下载:145 浏览:1531

罗丹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科学社会主义制度自发展以来,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制度保障。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自建国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初步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固定的适合各国的模式,需要通过不断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断发展进步,本文以苏联和中国为例,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关于高中潜能生如何提高地理成绩的策略研究 下载:168 浏览:1064

刘传晖 《地理研究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地理学科素养中,地理成绩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学生地理成绩的形成与发展,是当下落实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教师须着重于提升学生地理成绩,使学生在地理认知方面上升一个高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研究 下载:105 浏览:1047

宋书琴 《环境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是检察机关对环境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采取的通过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环境行政机关整改的程序,具有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职责,正确行使法律监督职能,有效节约司法资源等重要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诉前程序存在诉前检察建议可操作性较弱、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缺乏强制性保障、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衔接僵硬等问题,在实际的制度运行中应规范诉前程序中检察建议、保障诉前程序中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优化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来解决其运行困境,确保诉前程序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独立价值,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利益。

基于鲁教版新教材的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下载:209 浏览:1727

李嵘 《地理研究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2019版普通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努力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把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和谐观的培养贯穿始终,有机渗透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材整体呈现出“强、富、美、高、新、用”的特点。必修教材强调基础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选择性必修教材强调递进性、延伸性,选修教材强调拓展性、探究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