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选择——基于权力结构的理论剖析 下载:32 浏览:409

高丽媛1 张屹山2,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权力结构是从资源到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基本作用因素,社会主体的资源配置偏好和社会制度的赋存状态共同决定了经济博弈过程中各主体间的权力结构。由生产性分配权力、非生产性分配权力和权力倾向性系数构成的权力函数证明,非生产性分配权力对等是实现参与人收益最大化的条件。从长期分配过程看,倾向性系数决定社会主体对收入差距的容忍程度,一旦差距超出可容忍范围,资源短缺方便可能采取极端分配方式,继而造成产出效率损失和社会秩序失控。因此,制度的顶层设计应在保证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生产性分配权重调动更多社会主体通过生产投入提高个人收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进而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背景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下载:244 浏览:2438

马潇潇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民营企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关系到企业自身的长远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共同富裕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随后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历史演进,并用相关数据简要概况描述了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共同富裕背景下,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呈现出的问题和挑战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民营企业更好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视域下毛泽东经济正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下载:92 浏览:956

何容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毛泽东始终关注经济领域的正义问题,在继承前人经济正义思想的基础上,联系中国本土革命与建设实际,孵化出自己极具特色的经济正义思想。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问题,生产资料公有、构建制度基础,调整社会分配、反对两极分化,优化产业布局、协调地区发展是毛泽东经济正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毛泽东经济正义可作为方法论基础,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视域下 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 下载:184 浏览:2133

瞿磊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5期

摘要: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现实,对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共同富裕思想理论溯源、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关系和安徽省天长市高质量发展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与分配制度改革 下载:91 浏览:1794

李翔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2期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理解共同富裕内涵特征,优化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机制,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关键。

共同富裕理念下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下载:248 浏览:2854

李凤 《中国城镇》 2023年5期

摘要:
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梦想,也是农村地域群众的共同期待。我国尝试不同方法来践行共同富裕的理念。尤其是乡镇,加强村企合作、联合农户合作等模式不断被推出,这为农村实现富裕提供了方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共同富裕理念和乡村振兴路径之间的关系,探寻具体的路径与机制,希望对于共同富裕的愿景达成提供借鉴。

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究 下载:143 浏览:1569

公秀丽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12期

摘要: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追求共同富裕,是当前党和人们一直以来期望和不懈奋斗的目标,在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有助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工作和共同富裕有共同的出发点、落脚点。在乡村振兴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国众多农村地区依然发展较为缓慢,面临着产业发展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地区缺乏人才资源等严峻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和挑战,在后期乡村建设中相关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快产业建设、多方法缩小城乡差距、利用政策帮助吸引人才流入乡村,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帮助乡村振兴并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招远市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探索 下载:146 浏览:1447

孙涛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5期

摘要: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农村仍然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乡村振兴的实施使农村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但是农村地区自身存在的制约因素影响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克服制约因素,探索农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于推动共同富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下载:196 浏览:1976

卜思沅1 黄秉杰2 刘东斌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7期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亿万民众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在当代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就必须彻底消除贫困,最大限度地缩短收入差距。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难点仍然在农村。为此,必须牢牢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产业融合步伐,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把广大农民引入共同富裕的快车道,以此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客观上加快经济崛起与民族复兴进程。

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 下载:125 浏览:780

黄元彰 李灵珠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党和国家推动共同富裕进展的节奏也进一步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凭借其广覆盖性、强渗透性和高数字化的优势,具有鲜明的普惠特征,与共同富裕思想内在一致,必然要服务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层面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了测度,以2011年至2020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中的影响,为推进共同富裕提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 下载:88 浏览:1216

盛旭晨 《财会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旨在探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分析数字经济如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和分配的公平性。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绿色金融如何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下载:132 浏览:1126

谢春华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正遭受严重挑战,实现绿色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我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也为绿色金融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本文从政策设计、农村战场、农业阵地和广大农民四个层面,就绿色金融如何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

农业保险服务浙江山区26县推进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下载:243 浏览:1133

林胜 《农业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通过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切实做到保供促产,持续性激励农户经营农业高质量生产活动,扩大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实现农村农民“双增收”;聚焦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为山区提供更广覆盖面的风险保障;同时,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项目为契机,加大山区26县党建联建,提升区位优势,推动村集体旅游休闲经济发展,提高村集体收入水平,助力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路径探讨 下载:205 浏览:2069

陈清煜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共同富裕作为我国的发展目标,其发展的路径需要不断针对当今的发展背景进行规划。数字经济作为当今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推动共同富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究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这两个主题,解释了这两个主题的内涵,又对中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汇总梳理,最后针对我国目前利用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提出了意见。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 下载:115 浏览:1670

​许越 李瑞青 张孟超 李袁锋 黄雄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2年8期

摘要:
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促进了当代的经济发展,为政策“共同富裕”提供了新动能。本文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