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互联网经济下城市社区快递投送点空间形态与空间联系——基于大学校园的实例分析 下载:73 浏览:391

张祚1 卢新海1 罗翔1 周敏2 陈昆仑3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互联网经济繁荣背景下,网络购物和快递行业快速发展,改变了大众消费行为特征,甚至重塑了消费过程中的人—空间关系,推动了城市社区景观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变化。以武汉市一所兼具综合社区功能的大学校园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数据采集与调研,从不同空间尺度与维度分析了校内快递投送点空间分布与空间形态、快递收件人所在地与快递来源地空间网络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校园内快递投送点在夹缝空间中快速"生长";2)网购与快递投送改变了校园内及其周边的人—空间关系;3)网购过程弱化了中间环节与距离因素,也影响了个体对于传统实体空间关系的认识。最后,提出建议:无论校园还是社区都亟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科学空间规划与管理控制措施,同时相关部门应重视互联网经济下地理—赛博空间逻辑关系的改变,加强商业空间规划布局的更新、功能升级以及对赛博空间的管理。

税收规避能影响企业现金持有价值吗? 下载:81 浏览:424

郑宝红1 曹丹婷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2008-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税收规避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全样本中税收规避没有增加企业现金持有价值;在管理者代理成本低组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低组,税收规避增加了企业现金持有价值;在管理者代理成本高组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高组,税收规避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披露质量高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在税收规避与现金持有价值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以上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企业税收规避行为以及如何提高企业现金持有价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 下载:58 浏览:350

王楠子1 吴霁峰2 何云3 王欣怡4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管理能力在企业经营活动风险控制中占据重要位置。建立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具有高相关性和高维性等特点之上,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与Logistic分析相结合的危机预警方法。运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能力的6个主成分综合因子,构建科学合理的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决策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变量信息丢失情况下实现多变量的降维处理,同时解决原始数据各变量之间彼此高度相关的不足,对于预测企业经营失效与否具有很好的识别预警和推广能力,为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制定后期发展战略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BIM设计人员行为挖掘研究 下载:60 浏览:358

张立茂 吴贤国 王欣怡 伍方芳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BIM技术越来越多的使用导致计算机生成大量的后台数据,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从设计过程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机会。以BIM设计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BIM设计流程特征和流程挖掘需求,利用过程挖掘技术构建了三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并进一步构建了动态共同工作社会网络;采用"自顶向下"即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方法,对BIM设计人员社会网络进行分析;通过深入研究社会网络中心性对BIM设计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机制提出共同工作社会网络中心性对BIM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正向影响的研究假设;通过对研究变量进行测量和整理,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假设成立的结论,表明应正视团队中派系的存在,引导派系共享成员,加强核心人物的培养并发挥其作用。

房建工程事故行为致险链作用机理研究 下载:62 浏览:343

周新宇1 郭聖煜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深入理解不安全行为对于事故的影响,通过复杂网络探究房建工程事故行为致险链的作用机理。结合房建工程相关标准规范等,形成不安全行为列表;收集近些年房建工程事故案例,提取行为致险链,利用Pajek软件构建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的度和累计度分布,描述网络特性。结果表明,入度值和出度值高的节点分别反映事故的常见直接和间接行为原因,行为致险链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特性。研究揭示了房建工程事故的行为致险机理,在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发展上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施工安全事故致因机理与案例数据统计 下载:65 浏览:377

张伟 朱双娜 曹春香 吴贤国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仍然较多,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仍存在较多不足。为强化施工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以系统思想和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分析施工安全事故致因机理并结合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资源保障、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5个方面,对施工安全事故致因进行归纳和分类。通过收集2005~2016年间我国571起施工安全事故案例报告和相关资料,分析各起事故发生的原因,统计各项事故致因出现的频数和频率,划分关键、次关键和一般事故致因。揭示了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存在缺陷最多,违规作业最易诱发事故等规律。并针对关键致因提出了相应对策,可为改进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Akt抑制剂MK-2206清除衰老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实验研究 下载:55 浏览:390

李芬1 周琦1 丁丽丽2 刘爱国1 杨燕1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Akt抑制剂MK-2206清除衰老神经母细胞瘤细胞IMR-32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极光激酶A抑制剂MLN8237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IMR-32,利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状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组蛋白磷酸化和甲基化情况评估细胞衰老状况。CCK-8检测不同浓度MK-2206及MK-2206与MLN8237联合对IMR-3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状况。Western blot法检测MK-2206与MLN8237联合用药对IMR-32细胞Akt、pAkt、STAT3和N-Myc表达的影响。[结果] MLN8237作用IMR-32细胞后,细胞核体积明显增大,细胞呈现大而扁平的衰老状态,细胞蓝染数显著增多;组氨酸H3 Ser10磷酸化水平和组氨酸H3 K9甲基化水平显著性升高。Western blot显示衰老IMR-32细胞内磷酸化Akt和STAT3蛋白显著性上调。10μmol/L MK-2206干预衰老细胞72h和96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0.13±5.30)%、(74.29±4.06)%,较不干预衰老细胞组显著性下降。在MK-2206与MLN8237联合作用下细胞出现明显凋亡,凋亡率为(15.70±0.97)%,而不干预衰老细胞组细胞凋亡率为(8.81±1.33)%。同时两药联合组胞内pAkt、STAT3和N-Myc蛋白显著性下调。[结论] MK-2206可能通过抑制衰老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内pAkt,下调STAT3和N-Myc蛋白的机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清除MLN8237诱导的衰老细胞目的。

临床活动评分与眼眶核磁共振T2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炎症活动 下载:55 浏览:375

章姚丽1 李新宇1 张菁2 罗班1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评估临床活动评分(CAS)与眼眶核磁共振T2 Mapping检查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炎症活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对180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CAS和眼眶核磁共振T2 Mapping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CAS与眼眶核磁共振T2 Mapping平均眼外肌T2值和平均眼外肌横截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 01)。眼外肌平均截面积以及其与平均T2值的联合对于诊断TAO活动期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其中29例CAS为0分的病例中有11例MRI提示眼外肌或眶脂肪有炎性水肿表现。结论与CAS相比,眼眶核磁共振T2Mapping结合CAS相较于CAS可以更敏感以及更准确地检测患者眼外肌或眶脂肪的炎性水肿。

纳吸棉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53 浏览:352

王芳芳 刘荣 马剑晴 艾俐 李莉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纳吸棉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n-DC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110例(118只眼)鼻泪管阻塞患者,按术后首次复诊时间分为A、B两组,每组各59只眼。两组手术方式均为En-DCR,术中均使用纳吸棉覆盖泪囊鼻腔吻合口,并填塞鼻腔。A组患者术后2周首次清理鼻腔,B组术后4周首次复诊,之后毎2周复诊1次直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纳吸棉吸收、吻合口通畅及黏膜上皮化情况。结果术后第2周纳吸棉成糊状,易吸除,第4周纳吸棉呈硬壳状,部分已吸收。随访至术后3个月,两组吻合口通畅率及黏膜上皮化完成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吸棉可应用于En-DCR术中吻合口及鼻腔的填压,于术后2周或4周清理鼻腔均可,复诊时间可根据患者吻合口等情况决定,给予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提高手术疗效,保证患者满意度。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下载:64 浏览:385

陈瑞 杨丽 张小茜 周洋媚 王雅丽 丁燕鹏 张孟贤 《肿瘤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成人最常见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颅内原发肿瘤,其侵袭性强、进展迅速。尽管现已有标准的手术加放化疗综合治疗策略,但其预后效果仍然不佳。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方法有望应用到胶质瘤患者中。全文将对现兴起的GBM疗法——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engineered T cells,CAR-T)疗法进行详解,并对其应用到临床GBM患者存在的问题作一总结。

42例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初次临床诊断分析 下载:43 浏览:339

姜利军 朱思娴 陈歆 刘飞 刘东伯 孙伟 刘顺芳 《肿瘤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初次临床诊断特征,以期提高肿瘤的初次诊断率。[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断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类型、病理类型和影像学资料,研究治疗前临床诊断的特点。[结果] 42例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中,40例初次临床诊断为肿瘤相关性病变,包括19例影像学诊断(47.50%)、14例临床表现诊断(35.00%)、7例辅助检测诊断(17.50%);影像学诊断生殖细胞性肿瘤的敏感性为45.24%。[结论]对于出现特异性临床表现的青少年患者,应结合异常血清学指标,辅助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诊断,可提高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初次诊断率。

汪曾祺小说中民歌的叙事功能 下载:62 浏览:381

万莉 《中国文学》 2020年1期

摘要:
阅读汪曾祺小说,尤其是反映民风民俗的小说作品,从其行文即能闻其行云流水般的动人旋律。其作品中的丰富民歌元素,是作家在广域的乡土世界范围里集中捕获的生活体验和深刻认识,同时,民歌也直接参与了故事建构的过程。在事件叙述过程之中,民歌用以塑造人物形象、构建故事情节、营造环境氛围、增强语言特色。通过民歌,汪曾祺小说作品的表现力得到更有力的展示,小说意蕴更为凝厚,其民间意味更突出。

机器与现代性:马克思及其之后的历史与逻辑启示 下载:56 浏览:431

赵泽林1,2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对现代性的全面揭示和充分理解是超越"现代",绘就新的时代的前提和基础。17世纪,尤其是18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近代科学的指引下,传统生产实践中的部分工具逐渐突破人的自我局限,人的自我力量"伞射"为以现代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全面变革,并塑造出具有现代性的新社会。现代社会中机器与资本的结合,使人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让位于机器,并加速了人的自我的主体性退让。自我最终淹没于机器大生产、消费等所产生的各种拟像与迷雾之中。马克思及其之后,整个机器与现代性的实践历史展现的是人的自我力量的"伞射"并消失为无限递归而后自我突破的历史。现代性也因此表现出从自我出发走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这种现代性最核心的特征是"伞射性",而并非仅仅只是传统认知的时空线性。因此,人机共存的现代社会所要超越的不只是一个新旧更替的时空线性命题,更是人的自我力量与各种实践关系实现当代重构的"伞射性命题"。

认识的极限及其超越: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前沿问题 下载:55 浏览:390

欧阳康1 姜权权2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对于认识极限及其超越的探讨是人的自我认识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认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我们的认识论研究主要关注人们的常态认识活动,而缺少对于认识极限问题的专门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梳理哲学史中对于认识极限的多重分析,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相关论述,探讨认识极限与有限认识的关系。本文认为,认识极限在总体上指的是人类在认识活动一定阶段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就个体而言则指个体主体在一定时期的最高认识能力及其实现的最高水平。对认识极限可以从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中介及其相关性中加以综合性探讨,并通过对认识极限的探讨寻求超越认识极限的必要条件与可能途径。

从“统物”到“通物”——王弼哲学中“无”的两个层面 下载:55 浏览:438

白辉洪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异类具存"是王弼论证"无"之必要性的重要依据,即经由无而生成万物,充满差异的万物由此被统合起来以建立整体的秩序;这一点也历来受到重视和讨论。然而在王弼看来,"统物"只是论证无的必要条件且有着局限。实际上,除了统物,"通物"也是王弼所揭示的无的另一层面。而且通物居于无与统物之间,具体指明了无如何统物,是连接两者的实质性环节,从而是王弼讨论无的更为充分和根本的路径。这意味着需要重新界定和廓清王弼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为在新的问题视域中阅读王弼著作和理解其哲学提供路途。

被遗忘的起源——梅洛-庞蒂对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的解读 下载:56 浏览:389

王亚娟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胡塞尔晚期在对几何学起源的追问中将理念性问题主题化,其关注核心在于理念性如何实现从主观起源到客观性的转变。梅洛-庞蒂聚焦于这种转变。在胡塞尔那里这种转变根源于先验主体的构成能力,而梅洛-庞蒂则认为逻辑构造对经验起源的排除隐藏了否定,这使人们遗忘了语言从言语实践到书写沉淀的转变。梅洛-庞蒂在语言的起源中追问理念性的涌现,这使起源的追问聚焦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深度交织。梅洛-庞蒂由此肯定交织在存在根源上的真实性,而不再像胡塞尔那样以绝对自我为源泉。因此,在对《几何学的起源》的解读中,梅洛-庞蒂转向了与胡塞尔不同的存在追问与世界论点。

康德纯粹理性概念“演绎”初探 下载:63 浏览:372

张廷国 罗正东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分为形而上学演绎和先验演绎,从而实现了对"真理的逻辑"的论述。与此相应,康德在对纯粹理性概念所进行的演绎也隐含了这一演绎结构,即纯粹理性概念的演绎同样分为形而上学演绎和先验演绎两部分。其中,形而上学演绎旨在分析理性自身的能力,以便从中探寻纯粹理性概念的起源;而先验演绎的目的在于使我们能够正确地把握和使用纯粹理性概念,以免陷入"先验幻相"中。在康德看来,通过对纯粹理性概念所进行的演绎,不仅能够阐明"幻相的逻辑",也能够揭示人类理性的最终意图,同时又标志着纯粹理性批判的完成。因此可以说,对纯粹理性概念所进行的演绎不仅是康德知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关系到他的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建构。

隐没的文学审美问题——以“道德理想主义”反思为起点的张炜文学思想重审 下载:47 浏览:334

陈星宇 ​ 《文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道德理想主义",在1990年代曾以抗击世俗主义的姿态,在"人文精神"讨论时掀起一场标准与价值之争;张炜、张承志并称即起于这个时期。相较于张承志,张炜实际更倾向也更擅长从灵感(而非观念)中提炼价值的对象,他这样做,几乎必然地会将书写的引导权交予主体感受,走向一条以直观通达本初的道路。在张炜1990年代的作品中,不难看到对作为行为动力的心理感受的描摹、对构成心理机制的主体认知的析分,以及对精神现象之间关联与互动的刻画,这些不仅不中"道德理想主义"之义,反而表现出对产生于农耕文明的儒家道德标准,和对产生于工业文明的资产阶级道德标准的双重悬置。

准东煤灰的矿物转化及熔融机理 下载:78 浏览:426

龚宇森 许天瑶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准东煤在燃烧过程中严重的沾污结渣倾向对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危害。通过TGA-DSC综合热分析确定煤灰矿物相变的特征温度,并对不同特征温度下的灰样采用XRD和FSEM-EDS分析手段,得到了煤灰中主要矿物的相变和转化过程。研究表明,部分钠矿物以霞石的方式存在于煤灰中,因此留于煤灰中的Na在高温段以蓝方石的形式存在;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灰中矿物晶相向多元系发展;相同元系数的矿物元素价态越高,其高温稳定性越好。煤灰的矿物转化伴随着物理相变,煤灰熔融宏观变化是灰中各矿物微观转化过程的大量积累结果。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自利性”农民形象的剖析 下载:46 浏览:360

吴都保 ​ 《文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通过农民"猫腻"行为的描写,展示出物质贫乏年代"下属群体"出于生存本能的"物质自利性"的自我保护行为。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农业合作化运动试图通过"农业技术"提高物质生产来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以此解决农民意识中"信仰"与"物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作家也因其矛盾与冲突而陷入"道"与"器"写作立场的抉择困境,从而建构了"自上而下"的"显性"叙事和"自下而上"的"隐性"叙事两种叙事模式,折射出政治场域的理性真实和文学场域的感性真实两种不同的历史记忆。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